「老外听到“I love cat”会被吓坏」的说法是真的吗?

发布时间:
2024-07-31 08:31
阅读量:
8

不要小看第一语言的自动纠错功能。


如果你能理解“我不说中文流利”、“我不喜欢东西辣的”、“我将会到达晚”这类的说法,英文第一语言者也能理解你支离破碎的发言。什么Does和Is混用,没有过去式,不加第三人称单数变体,Turn on the switch说成Open the switch,都是小事情。


尤其在国际都市的人,什么腔调的英文没见过?中式英语、印式英语、还有日式、韩式、拉丁式,不仅有人是发音用第一语言的模式,他们更会带来自己的谚语、用词,除了刚才说的Open the switch的情况,一个更有名的例子是Long time no see。甚至Lost face也变成了一个概念,以至于出现了社会学的Face Negotiation Theory(面子协商理论)——它是一个被严肃对待的理论,社会学的课程上一群美国人正经地研究面子确实让我很难绷住,如果没有口罩,其他人应该全程看到我一直保持着某种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我没开玩笑,一群美国人(而且不是亚裔)严肃地分析什么是面子,怎么给面子,怎么保留面子……


这种文化多元的好处是:每个族裔都会将语言不同导致的思维模式不同的多元带入美国社会。我认为,语言构建了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当一个人记忆某件事情的时候,往往是用第一语言记录;当一个人推理某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也是用第一语言推理。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等于学习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乃至于历史、文化等等,所以很多美国的大学都要学习一门英语之外的语言。(留学生就不用担心了,留学生往往自动满足了这个要求——英语国家的留学生除外。)没准还能找到“外语搭子”,互相帮助对方学习自己的第一语言,建立友情、爱情什么的。


说回语言,在美国最困难的情况不是和英语熟练者讲话,反而其实是和不熟悉英文的人讲话,如果你英语不好,然后比如说你遇上了同样英语不好的第一代韩裔移民,这才是真的谁也不明白谁,全靠比划的情况。或者如果一个日裔移民把日文的语法融到英语里再说给你听,你说中式英语人家再按字面意义上理解,喜欢猫还是喜欢吃猫都是小问题,没准你会让对方觉得是猫吃了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