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父喜欢看《大明1566》,第一次见面,应该送些什么礼物?
首先,进门不要搭理他,换上拖鞋,一边往阳台走一边说:“练得身形似鹤形,千竹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然后头也不回,把准备好的茶叶递给他,扭头告诉他:“这是明前龙井,是晚上刚发芽时采的,实属不易。给岳母和媳妇每人备了两斤,您委屈点儿,一斤”。如果他提买房的事,你就说:“岳父不体谅小婿的难处。这房子我是买不起了,苦一苦您女儿吧,骂名我来担”。 如果他对你印象好,说不要彩礼,你就说…
《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为什么一直和严党唱反调?
官场上自古以来最无解的死局就是,你的上司逼你违规怎么办? 就人民的名义这部剧里,出现了多少次这种死局了? 李达康命令强拆大风厂…… 没出事儿,拆迁队拿赏金。 出事儿了,拆迁队全员蹲号子。 …… 李达康命令赵东来挪用维稳资金, 赵东来直接表示,你给批个条子,将来上面追究,证明这件事是你李达康让我干的。 赵东来靠山够硬,以辞职为威胁,迫使李达康让步 …… 李达康命令孙连城一地两卖,孙连城不答应,于是被撤职,发…

《大明王朝1566》中严嵩有没有贪?
鄢懋卿巡盐回来,给老严嵩写了一本厚厚的帖子。 严嵩:看不清了。你告诉我,这一次一共收了多少税银。 鄢懋卿大着嗓门,接着举起左掌伸出两根手指:阁老!二百! 接着又举起右掌伸出三根手指:三十万两。 严嵩:二百三十万,补今年京官的俸禄和各部衙门的开支应该够了。宫里的呢? 严世蕃:放心吧!宫里的埋伏早就打下了。这二百三十万是给国库的,还留了一百万我收到了工部。五十万年前送进宫去给皇上赏人。剩下的五十万两,过了…

为什么《大明王朝 1566》里面,解决不了财政问题?
因为一切财政危机的背后一定是更深刻的政治危机,财政危机不过是原本政治体系被破坏后显露出的表症罢了,这是任何朝代都无法回避的铁律。剧中自然也不例外,此时大明的财政危机是这台运行了快二百年的庞大机器即将出现系统性崩溃的前兆。而要明白剧中财政问题为什么无法解决,你首先要明白封建帝制时代的政治体系与其相配套的经济体系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商鞅变法,说到了商鞅变法成功的本质是: 它迎合当时君…
《大明王朝1566》和《是,大臣》哪個更深刻?
更新一下, 很多人没意识到我为什么反对《1566》,的确,它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君主专制体制。 但是让我觉得搞笑的就是,他把海瑞抬出来了。就这一点我永远也不能觉得它有多么深刻。 因为民众渴望青天大老爷的心态,其实就是嘉靖皇帝能够一直为所欲为的根本。 皇帝是好的,派了个海老爷来救我们。 这句话就是胡扯。 整个《1566》,最深刻的地方只有一句话, “任何人答应你的事情都不算数,只有自己能做主的才算数。” 只有当吉姆哈…

为什么大部分人看不懂《大明王朝1566》?
这部剧就是给普通人看的。因为普通人如果来到这部剧中,也就能活到第二集毁堤淹田时,就被搞死了。根本没有机会弄明白为啥自己种田好好的,官兵忽然要来踩自己家秧苗? 很多人看历史剧时都喜欢代入,但究竟代入谁才是正确的,这个很有学问。首先,紫禁城里那群人千万不要带入,他们和我们是天上到人间的距离。其次,那群地方大官也不要代入。胡宗宪是军区一把,郑泌昌、何茂才是省级政要,马宁远是杭州知府,要祖坟冒青烟才能爬…
陈宝国在《大明王朝 1566》饰演的嘉靖怎么样?
说白了,这么多电视剧,这么多古装片。 什么昏君,明君,暴君,庸君都被演过无数次了。 什么历史正剧,宫斗剧,穿越剧,架空的,搞笑的,各种类型的。 你把中国几十年电视剧里面所有的皇帝划拉一块。 除了大明王朝以外。 你找不到一个剧里面的皇帝演出那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你有可能觉得电视剧里这个皇帝英明,有可能觉得他残暴,有可能觉得他人情味儿足,有可能觉得不够光明正大。 但是,他们电视剧里所有的行为,所有的话语…

《大明王朝1566》中,严党最后关头怎么会那么傻只分给皇帝一百万,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别的电视剧表现贪污,是朝廷拨款500万赈灾,一层一层贪下去,到灾民手里的时候,可能只剩下100万两。 这个剧的剧情反过来: 底下盐商上缴500万两,一层层贪下去,到皇帝手里的时候,只剩下100万。这是把皇帝当灾民看,所以嘉靖非常愤怒,觉得吃亏了。 严嵩当然知道皇帝心中,自己一党跟皇帝的分赃比例,即嘉靖说的: 他们拿四成,朕忍了。但严世蕃不知道,冒青烟不知道,所以拿走了八成。 从严世蕃给胡宗宪吃闭门羹可以看出,严…
你最喜欢大明王朝1566的台词是什么?
胡宗宪痛斥马宁远的那段台词:“平时叫你读读《左传》《通鉴》,你不以为然;我叫你读一读王阳明的书,你更是不以为然,还说什么半部《论语》可治天下。现在我问你,孔子说的‘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什么本意?孔子是告诉世人,做事时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毁堤淹田,伤天害理,上误国家,下害百姓。这也叫知不可为而为之?” 剧里的经典台词能摘抄一箩筐,对这段台词印象很深,接地气,又很有人情味。“做事时不问可不可能,…
《纸牌屋》和《大明王朝1566》哪个权谋更深刻?
总统不是皇帝,大明“破家县令,灭门府尹”,而现在美国总统想这么干难度太大了,对平民百姓,他们没理由,对于富商巨贾,他们又做不到悄无声息。 其次,看《大明王朝》只看出来权谋,沾沾自喜于本国权谋水平的高明,我只能说思想配得上自己的苦难,别忘了,权谋水平再高,也挡不了清军入关
《大明王朝 1566》里,陈洪明知道是被嘉靖帝当刀使唤,他为什么不思退?
实话告诉你,陈洪已经思退了,而且用看似拙劣的表现赢得了生机。陈洪的策略就是公事公办,私事私办。 陈洪取代吕方后,虽然狠,但是那是对官僚阶层,但是对帝王,包括裕王和王妃,那是相当的卑躬屈膝,表现出了家臣该有的样子。 结果就是裕王和王妃知道陈洪忠于皇权,忠于朱家,清流也知道,裕王和王妃也知道裕王一旦登机,也需要太监制衡清流,毕竟清流不是裕王的家臣,只是合作者。

《大明王朝1566》哪段对话最让你记忆深刻?
锦衣卫朱七和淳安灾民老丈的对话: “老丈,放粥了你老还不去领?”锦衣卫那头挨着老丈蹲了下去。 那老丈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慢慢睁开了眼,却不望他,目光中满是警觉:“你是谁?你不是本地人?” 锦衣卫那头一诧,仔细端详着那老丈,这才发现老人是个睁眼瞎,连忙赔着笑说道:“我是做丝绸的客商,从北边来,听说贵地遭了灾,生丝便宜,想来买些。” 那老丈听他这一番介绍反而更加警觉,大声说道:“我不管你说从哪里来,你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