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11点,孩子还没完成作业,要不要继续逼他完成?

发布时间:
2025-04-27 11:19
阅读量:
1

说一个真实的案例。

某娃从小学开始,就是妈妈在负责学习监督和辅导。

小学一年级刚开始写,娃第一天的作业,很快就写完了,妈妈甚是不满意,认为虽然写对了,但写得不工整,不好看,擦掉,重写。

于是,重复擦掉,重写,擦掉,重新……

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妈妈才恨子不成材的,放过娃,让娃去睡觉。

第二天,重复第一天的内容………

一直重复………

然后,某天,娃写得又快又好,妈妈一看,才晚上八点半,来再加一张试卷………

娃迅速完成。

妈妈一看,才晚上九点,再加一张试卷……

娃在不断的加试卷中,崩溃了,一直写到晚上十一点……

后来,娃的作业开始怎么都写不完了,哪怕到晚上十一点也写不完………

再后来,晚上十二点也写不完………

从此,娃的小学家庭作业再也没有完成过。

初中是寄宿制,娃周末回来的作业,到周日返校也写不完。

一直到初二第一学期,娃的周末作业就从来没有写完过,从周五晚上到周日下午,一直都在写作业。但就是写不完。

成绩嘛,总分760分,能够拿个400分。

转机出现在初二,由爸爸管娃的学习了。

爸爸对妈妈就一个要求,他管学习期间,发生任何事情,妈妈都不得干涉,包括考零分。

爸爸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娃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明确周末学习、吃饭、睡觉、玩的时间。四个到点,到点起床,到点吃饭,到点学习,到点睡觉。作业写不完,也睡觉。

爸爸管学习的第一天,娃十点睡了。作业肯定没有写完。妈妈急得在客厅团团转,差点没把把爸爸打死。

但是,爸爸抗揍啊,死扛。

娃还是十点睡了。

一个月后,娃周日返校的时候,妈妈问,作业写完了吗?

娃说,写完了。

妈妈不信,检查。还真写完了。

又过来一个月,周六中午吃饭,妈妈问,娃作业写多少了?

娃说,写完了。

妈妈不信。饭后检查,真写完了。

于是,妈妈立马不淡定了,马上网上下单,给娃买了一堆强化训练资料,要求周日加练。

收到这些强化资料,爸爸问娃,做不?

娃气的眼泪直转。

爸爸说,这些资料买了,不用白不用,还是要发挥作用的,垫桌子怎么样?

于是,娃和爸爸一起拿着妈妈买的资料,愉快的把书桌垫高了。

期中考试,娃的成绩首次突破600分。


小学,初中的知识并不难。

但是,孩子智力发育有早晚,现在不会,不等于将来不会。

孩子天资有差距,这个差距,是非常明显和巨大的。对孩子的期望值,要与孩子的天资相匹配。你没有给娃一个天生的高智商,却逼着娃用后天的努力去弥补先天的差距,还认为是理所当然,力所能及的。这就是父母智商不在线的表现。

娃的生活习惯是第一位,学习习惯是第二位的,学习方法是第三位的,学习能力是第四位的,学习成绩只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当娃有好的生活习惯,你们相处,就会很和谐。

当娃有好的学习习惯,你们抓学习,就不会很累。

当娃有好的学习方法,他就会自己摸索学习和提高。

当娃的学习能力提高了,他的成绩才能和同龄人比拼。

但是,父母扪心自问一下,你的生活习惯好吗?你的学习习惯好吗?你的学习方法好吗?你的学习能力强吗?

作为父母,不是告诉娃要努力,而是要告诉娃怎么努力。

娃对努力的结果和未来,没有感性的认识,怎么可能有理性的理解。

对娃强调努力的必要性,纯粹是扯。

但是,父母可以把怎么努力,变成一个个日常行为,一点点要求,帮助娃自己去努力。

然后,千万不要见不得娃闲着,千万不要见不得娃玩。

娃是人,不是机器。

每天必须要有放松的时间,让娃自己选择放松的方式,只要不影响身体安全健康,不违法乱纪,不违反公序良俗,其他的就无伤大雅,无所谓啦。

有一天,妈妈突然很惊奇的问爸爸,都说娃这个年龄是叛逆期,怎么我没有发现他叛逆呢?

但是,孩子过得开开心心的,没有叛逆的需要,干嘛要叛逆呢?


娃的爸爸经常说一句话,带娃嘛,就是坑蒙拐骗哄,采取各种手段,让娃心甘情愿的去做一些事情。

娃上初中了,住校。按照约定,按照每餐多少伙食费,娃的妈妈负责以周为单位存到餐卡里,娃自主调配使用。

过了一段时间,娃说,不够吃,要求提高标准。

一切似乎很美好。

然而,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

某天,娃说,伙食费吃超了,周三就没有钱了。娃的妈妈赶紧充钱。持续了一个月。

娃的爸爸无意间知道了,首先怀疑被人霸凌勒索钱款了,因为综合餐标太高了。

于是打电话给班主任,班主任乐了,说还真没人霸凌他,是他自己吃个不停。

于是,调出消费清单,惊呆了,午餐一顿在食堂吃了70多块。

周末回家,强制称体重,发现一个月长了足足30多斤。

这时候,娃反应脚痛。

去医院,发现是痛风,尿酸高达600多,还有脂肪肝。

娃的爸爸立即接管伙食费管理,将一周打一次钱,改为按顿打钱。总算控制住了娃的体重疯狂增长的趋势。

经过一段时间,娃的爸爸忙起来偶尔会忘记打钱,于是娃就得在付钱的时候,给爸爸打电话,要求充钱。

某天晚上,娃的爸爸脑袋灵光一显,坏笑着跟娃说,你想不想赚钱?

娃愣住了,咋赚钱?

娃的爸爸说,这样,每周六晚上把每周的伙食费打到卡上,下周六晚上结算,结余的伙食费,转入娃的微信余额,由娃自主支配。

娃一愣,立即答应,嘴巴乐得合不拢嘴。

从此娃开始节衣缩食的日子,第一个星期竟然将伙食开支压缩到原定标准的50%不到。

周六结算,娃的爸爸非常爽快的把费用转到娃的微信余额。娃立即下单了自己喜欢的游戏周边。

这个制度就坚持下来了。

娃的体重也在逐渐不断的下降,然后稳定在一个数字。

当娃的体重稳定在一个数字的时候,他的身高反而长高了十公分。

困扰了很久的体重控制问题,尤其是因为吃带来的体重困扰,在此基本迎刃而解了。


娃的爸爸辅导娃的数学时,惊呆了。

120分的总分,不到50分。

看到娃做数学题,给了一个总结:娃做数学题,不是算数,是算命。

因为娃做数学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填空题,都是估摸一下,就写个答案。完全没有计算和作图的过程。草稿纸是啥,没听说过。

娃的爸爸从辅导数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拿了个衣架,站在身后,要求娃首先把书桌整理好,清空桌面,然后把习题摆正放在左边,准备好草稿纸放在右边,每道题都要在草稿纸上有过程,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

一次次,一天天强调这些习惯。

半个学期后,娃的数学考到了98分,总分120分。

然后,在某天晚上,娃和爸爸在书桌前,相对而坐有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娃:爸爸,你知道我以前在学校一个晚上晚修,做几道题吗?

爸:几道题?

娃:2道题。

爸:晚上7点到9点50?一共2道题?数学题还是物理题?大题吗?这么难?

娃:不是,英语,选择题。

爸:…………那你都做什么了?

娃:我也不知道,也就那样了吧。

爸:所以,你的课后作业,在学校晚修就从来没有做完过。这就是你数学最低考12分的原因?

娃:最低不是12分,是9分,总分120。

爸:………哦,好吧。

娃的爸爸心想,还好,现在数学基本稳定在98、97分了,总分120分。


有人质疑成绩变化,那就贴个图



前面2张图,分别是初一第二学期的成绩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了体育,总分增加了60分。

第3张图是本学期最近一次月考成绩,其中生物是生物和地理两科的平均成绩,是初二参加中考的成绩,地理是94,生物是80。

成绩还是不怎么样,考个好高中有困难,但是每次考试都有进步。还有2个月中考,娃和爸爸的心态是,尽人事听天命。

现在每周六上午,娃还是有3个小时的玩游戏时间。

娃的爸爸始终认为,人活着总是要有点乐趣的,再苦,也得有个盼头吧。周末的游戏时间,是娃每周最大的期盼,也是娃当前最大的乐趣,也是娃自己认为现在生活中最大的意义。所以,就这么滴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