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感觉《天官赐福》怪怪的?

发布时间:
2025-04-15 18:00
阅读量:
1

抄文学作品当然不算抄,顶多算“借鉴”,只是没借鉴到位就尴尬了。

mx说她在大学期间一年读300本书,阅读量是很大的,那么或许她读过这样一本书。

苏童《我的帝王生涯》,最早发表于《花城》第二期。

此花城非彼花城,他是一本文学杂志。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名叫端白的暴君,他有一个不离不弃为他而死的少年爱人叫燕郎。(燕郎是个太监)

从小锦衣玉食,皇帝端白毫无疑问也是一个金枝玉叶的贵人。

而在《天官赐福》中,花城的小名似乎就叫三郎。

《天官赐福》的往事剧情中,仙乐国发生旱灾,灾民郎千秋来到皇都,见到了太子谢怜,谢怜“没有驱赶他”,给了他一颗红珊瑚,然而郎千秋解下包裹,露出一个死婴的尸体。他不仅不领会谢怜的恩惠,反而造反起义,将仙乐推翻,谢怜于是前去镇压。杀得非常快意。

↓新修版谢怜杀人被删了,所以我拿了一个知友的图

灭国后,谢怜流落民间,以胸口碎大石的杂技为生,获得了内心的宁静和自我成长。期间风信和慕情作为下属跟随左右。而花城某种程度,也算是跟随他不离不弃,为他而死,虽然谢怜不知道。

而《我的帝王生涯》中,燮国发生蝗灾,灾民李义芝来到皇宫,揭开白布,露出了黑蝗的尸体。端白没有杀他,将他放走,认为这是天大的恩惠。可李义芝不仅不感念他,反而组建了“祭天会”,开始农民起义。于是被端白血腥镇压。杀得非常快意。


(对了,这个“祭天会”和天官的“上元祭天游”又有什么关系呢?)

后面燮国被推翻,端白被逐出王宫,流落民间,以走绳索的杂技为生,逐渐找回了自身的人性,获得了自我的成长。期间燕郎一直作为属下跟随他不离不弃,为他而死。

如果真的借鉴了这本书的话,那么谢怜的人设怪异就完全可以解释了。

首先是天官为何只有一个太子的问题。

因为原文的端白是个少年皇帝。

如果是皇帝,当然只有一个。

其次是为什么仙乐灭国,亡国太子谢怜却没有被直接砍头而是流落民间。

因为原书中的王朝覆灭,是一个很复杂很渐进的过程,端白在灭国前,就先被自己的皇兄篡位夺了权,皇兄出于心软放了他,他成了前朝皇帝,这才避免了亡国之君的命运。

mx在写的时候估计写不了这么复杂,所以简单粗暴地捏合了这段剧情,直接把灾民起义和灭国连在了一起,导致了谢怜人设上的不合理。

最后,就是为什么谢怜作为一个爱民人设却要杀永安民众,甚至对杀戮这件事本身,有一种奇怪的兴奋感。

因为……端白就是这么个人啊!

只不过,原书中的端白本就是一个被皇权扭曲的,因内心软弱而残忍嗜杀的傀儡暴君。他的即位,只是源于一纸伪造的圣旨,源于太后干政的野心,他能力不足,被推上了皇位,又被迫沉沦于权力,只得虚张声势。他残忍嗜杀,镇压农民起义,逻辑上是合情合理的,可谢怜不是。这个人设被直接拿过来,难免水土不服。

哦对,顺便推荐一下这本书,名家轻轻一卖,比那些原耽好看多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