辈分高是怎样一种体验?

发布时间:
2025-04-10 13:18
阅读量:
0

哎呀,这个我有体验。


曾祖父,生了3个儿子,我爷爷最小。

他跟大哥差17岁,跟二哥差15岁。

等我爷爷娶妻生子的时候,他大哥的孩子比他小5岁。

爷爷经常说,长兄如父。

那可是真的。

惹火了,爷爷还挨过揍呢,不是爹妈动手,是他大哥。


到了我爷爷,又生了六子一女。

当年因为各种因由,爷爷和奶奶分开了十多年。

所以,前面三个儿子年龄相近,后面三个儿子,年龄相近,但老三和老四之间,隔着15岁的差距。

我父亲35岁上,我才出生。


算算,这才四代人,辈分是不是就岔开了?

还是一个曾祖父呢。


奶奶79岁大寿,按规矩是要操办的。

我爷爷大哥家来人吃席,见到我,说了一句:这是谁家的?几岁了?

我奶奶答了一句:老四的大女儿。

我那时刚刚5岁,人家顺手从兜里掏出两只棒棒糖:大姑奶奶吃糖,吃完了还有。

我站在那里,心里想吃,又惧怕奶奶,不敢伸手。

那时我只见过别人的孩子吃棒棒糖,自己没吃过,馋得很。


奶奶发话:你算起来跟他爷爷同辈,拿着吧。

说完摸出个红包递给对方。

母亲给我解释,按照辈分,头一次见,长辈要给小辈红包的。

我自然没有,奶奶代给了。


我接了棒棒糖,却扯不开糖纸。

他蹲下身帮我,又拉着我仔细看:大姑奶奶真白,就是太瘦了。

奶奶鼻子里哼一声。


后来,我去镇上读初中,好嘛,班主任就是他!

头一日就被他拎去办公室。

那样子很是兴奋,一边搓手,一边踱步:早就听人讲你功课好,你给我记住了,初中继续努力啊?

别给我丢脸。

我蔫头耷脑站在那里。

他站在讲台对着全班人已经讲了一节课了,估计没过瘾,拎着我,再“加餐”。



我功课好,班长兼任学习委员。

凡是班里有点风吹草动,这位“孙子”班主任,就把我拎去他的办公室。

但我一直端不起“姑奶奶”的款儿,尤其在他办公室,简直度日如年。

你说,要没要这层关系,我能每周去班主任办公室两三回吗?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爷爷,我是孙子呢。


私下里,这位孙子班主任经常叫我去他家吃饭。

说我太瘦了。

其实是因为那时青春期,怕我早恋。

找个借口看住我。

一般在校园里见到我,他都是一本正经招手:王小玉,你过来一下。

等我走近,他三言两语,把事情说完。

因着在学校,他只字不提“大姑奶奶”这几个字。


好在我嘴巴紧,从来不肯告小状。

同学们也未曾发现。


惊胆战过完上学期,想着再熬完下学期就好了。

正常到了初二,都会换班主任的。

谁知还是出了幺蛾子。

问题出在他家的小儿子身上。

因为要教规矩,不能坏了辈分,所以,在他家,他的小儿子都叫我“太姑奶奶”。

简称“太姑奶”。

有一回,他懒,就派儿子来叫我。

他家就在学校边上,那会儿还是学校的宿舍。

小屁孩一进我们课室,就喊:太姑奶太姑奶,我妈今天做了猪脚姜,你快些来。

我赶紧站起来。

总有人眼尖耳朵灵,早就听到了。

那个年龄段的小男生淘气至极,怎肯放过这样的机会?

马上站起来学嘴:太姑奶,太姑奶。

然后,全班哄堂大笑。


整个初中阶段,都有男生背后叫我:太姑奶。


等到了高中,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么年轻的太姑奶奶,终于可以完美隐身了吧?


有一回,去食堂打饭。

学校里管宿舍的阿姨,三四十岁模样吧,盯着我瞧了又瞧,欲言又止。

我还以为,自己脸上沾了米粒饭渣呢。


过了两日,等我再去食堂打饭,这位宿管阿姨一语惊天:大姑奶奶?

我差点没把腿给摔折了。

我瞪大眼睛,没有出声。

人家干脆的很:你爷爷和我老公的……是兄弟,论辈分,你跟我老公的爷爷是一辈的人。我该叫你大姑奶奶。哎呀呀,你看看你,真的不好好吃饭,啧啧啧,竟然瘦成这个样子。


不消说,肯定跑回去四处打问过了。

我滴妈呀,有个孙子班主任,就够尴尬的了,这会儿又来个孙子辈的宿管阿姨?

简直尬出天际线。

死活拽着我去她家吃饭。

好在她家远,那会儿又不怎么方便,还有,他们两夫妻的厨艺真的不咋地。

我根本吃不下她家的饭菜。

如此,去她家吃饭的事算是作罢了。


但挡不住她那张大嘴巴啊?


今日下雨,她急吼吼跑来:大姑奶奶?你加衣服了没?

明日刮风,她又急吼吼跑来:大姑奶奶,你那床上的褥子厚不厚?我们家晒的萝卜干不错,我给你拿了些。

她人倒是不坏,就是嗓门大,还有,做事瞎七搭八的。

嘴上说着我衣服穿少了,下一句话就是:下回你奶奶大寿,我也去吃席。

因为性子急,找不到我,就在我课室外大声嚷嚷。

非要把我叫出去,亲手将东西递在我手上,方才罢休。


好在小地方,大家见怪不怪。


我委婉提醒她,同学们听见了不好。

谁知她瞪大眼睛说,高二哪个班哪个课室,某某某是哪个班主任的太爷;又谁谁谁是教务主任的小叔公……

足足提了七八个人。

我悬着的心,算是放了下来。


哦,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尴尬啊?

如此甚好。

怪不得,她在课室外大喊大姑奶奶的时候,其他同学若无其事呢。

想是也有类似的尴尬吧?


好。

大哥莫说二哥,脸上的麻子,大家是一样多滴。


等我毕业选择深圳落脚,想着这回好了吧?


有一天公司前台找我:说是有人打电话,什么什么亲戚,明日下班让我等他。

倒是一直记着,下班的时候,客户说,方案不行,退回来让重新改。

我垂头丧气的。

此时,前台美女大声嚷嚷,王小玉有人找。


我出去一看:一年轻男子,玉树临风,肤白貌美,一双大眼睛咕噜噜直转。

见我出来,张嘴就喊:姨婆。

前台美女笑的花枝乱颤。

哎妈呀,我这条老腰啊。

论了半天,是我母亲大姐夫家的某某某,如今来深圳找工作,希望暂时借住的。

熟了,他嫌弃喊我姨婆不顺嘴,又说他看过外婆的老照片,说我跟他外婆有三分相似,觉得喊我小外婆比较好。

久了,小字去掉,直接喊我外婆。

他小子开了一视频号,经常拍我背影,炫耀“外婆”如何如何年轻。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在修仙呢。


瞧瞧,又添了一枚跟我年龄差不多的“外孙”,打工生涯,更加酸爽了。


你问我:辈分高是怎样一种体验?

哎,说起来全是泪呀。

尤其是小时候,不能跟其他小朋友打架吵嘴。

一有纷争,人家就会说,你是长辈,需得让着点儿,怎么能打架呢?

加上我不爱说话,身体瘦弱,所以,大多数时候,就只能自己乖乖坐在那里看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