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回应美 104% 关税,称「中国人民正当发展权利不容剥夺,继续采取坚决有力措施」,释放什么信号?
再次确定时间线来到了1930年。
这次我们拿的是英吉利的剧本。
大家都知道,在特朗普之前,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敢“向列强宣战”的猛人是慈禧太后。
那第二个猛人是谁?
是1930年的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
1930年左右的世界,跟2025年其实非常相似。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被打成了一片废墟,百废待兴之下,只能一切都依靠当时唯一远离战争的工业大国美国支持。
欧洲各国从最基本的粮食和布匹,到各种日常用品、工业机械甚至于娱乐产品,很大部分都是从美国进口的。
这就导致一战结束后的十年里,欧美贸易中,美国是大顺差,几乎每年都能从欧洲赚回来金山银山。
但是随着一战结束后那一代小孩逐渐长大,劳动力逐渐充盈,欧洲各国的生产力在这十年时间里又逐渐恢复了过来。
到1928年时,欧洲已经可以反过来向美国出口农产品了。
本来这就是个此消彼长的正常贸易竞争。
但人类的劣根性在这个时候爆发了。
所谓升米恩,斗米仇。
过去十年欧洲人让美国人通过农产品出口,赚钱赚的太容易了,现在这个钱突然不给赚了,美国国内一下就炸了。
1929年4月,犹他州参议员里德·斯穆特和俄勒冈州众议员威利斯·霍利在美国国会直接跳了出来,表示过去十年,美国的农民只要随便种种庄稼,日子就能过的很富裕,每个月只用工作14天,剩下16天都可以用来消费和娱乐。
但是随着欧洲不断减少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先不说那些举债扩大经营的的农场主们,马上就要面临资不抵债的风险,就连那些红脖子农民伯伯都开始不快乐了!
人人在原先的好日子里,都提前预支了大笔的贷款用来喝酒跳舞,现在这个钱怎么还!
欧洲农业复苏是要毁了中国足球,哦不美国农业吗?
所以必须要对欧洲各国增加关税!让欧洲的粮食进不来,同时逼迫他们继续大批量进口美国粮食!
好巧不巧,就在这俩人不断在国会上蹿下跳的时候,1929年10月24号,纽约证券交易所“黑色星期四”,美股突然一路狂跌,就像海啸一般,迅速席卷美国经济的各个领域。
这下,里德·斯穆特和威利斯·霍利一下成了先知一样的人物!
两个人在国会发言都硬气多了,表示你们要是早听我的,早半年就开增关税,这么会有这档子事!
深感悔不当初的美国国会议员们迅速跟上,开始纷纷鼓噪,一方面要求政府尽快同意里德·斯穆特和威利斯·霍利提出的这个旨在增加关税以躲避金融危机的《斯姆特—霍利法案》,另一方面不断要求在这个法案中,增加其他行业种类。
反正就是家具类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了,就有议员要求将家具产品加入制裁名单,汽车行业不景气了,就又有议员要求将进口汽车也加增关税。
随着美国大萧条席卷几乎所有行业,《斯姆特—霍利法案》的制裁名单也变得越来越长,最后基本上就是全覆盖了。
在美国议员们的疯狂鼓噪下,美国民众也基本被洗脑了,朴素的认为现在为什么自己没有工作,赚不到钱,全都是因为关税太低,被外国抢走了就业机会。
总之一切都怪欧洲人。
现在我们只要我们提高关税,把“小院高墙”给筑起来,一切经济问题,将统统迎刃而解。
在国会和美国民间的巨大压力下,尽管号称“商业总统”的时任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明确知道加征关税无异于是在饮鸩止渴,但作为一个政客,他最终选择了向现实低头。
先过了我的任期再说!
1930年6月17号,在反复犹豫了两个多月后,胡佛最终在《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上签字,将2万多种进口商品关税提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平均税率达59%。
法案一出,跟今天的情况一样,马上天下大乱。
加拿大、瑞士、西班牙、古巴、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相继采取了反制措施。
只不过当时大家都是第一次打关税战,都有点不知所措,所以反制措施也显得有些杂乱。
主要就是对等增加关税和扩大征税品类这两招。
关键时刻,专业恶心人数百年的老阴比大莺出手了。
他敏锐的发现了美国的命门:所谓大萧条,实际上就是产能过剩嘛。
你美国自己的内循环连自己的国内产能都消化不了,即便没有进口产品进来,只要你产品出口不畅,你就是个死。
所以要整你丫的,最关键的不是增加关税,而是禁止美国产品出口。
为了系统应对美国的关税战,1932年英国正是通过了《进口关税法》,一方面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征收远超过产品成本的高额关税,等于是彻底放弃了自由贸易;另一方面则在英联邦内部建立起帝国特惠制,凭借着英联邦的地大物博,自己建立起了一套内部的贸易体系。
一句话,完全不带你美国玩了,我不准备往美国出口产品,也绝不进口你美国的一件产品!
在英国的启发下,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也相继建立起了一个完全摆脱了外国进口商品依赖,自给自足的内循环经济体系。
这下美国人彻底尴尬了。
他们本来的如意算盘是,通过加征高额关税,一方面将进口产品完全挤出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再以减免关税为谈判条件,让欧洲各国能大量进口美国产品,帮助美国国内消化产能。
但现在的结果是,外国产品彻底进不来了,自己的产能也彻底出不去了。
1929年,美国出口贸易总额为54亿美元。
1930年《斯姆特—霍利法案》签署后,当年进口贸易总额骤然降至21亿美元。
到了1932年大英帝国出手后,美国当年进口贸易总额只剩下了可怜的7.8 亿美元。
3年腰斩了85%的出口份额!
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整个世界经济彻底进入了大萧条时期。
美国国内5000多家银行倒闭,1400万名工人失业,8万多家企业破产。
“胡佛屋”成为了这位总统任期内最显著的政绩。
当然,再往后,就是大萧条之下,有一位落榜的艺术生进了啤酒馆,另外一群低级参谋们开始认真钻研东北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