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餐 50 / 位,为什么吃不倒闭?
我曾经在一家自助餐厅工作过,餐厅规模不小,80张台。
老板常说:“我们店68一位,别说是人了,拉一条狗来吃,只吃肉也吃不回本!”
老板这话虽带着点幽默,其实也有道理——自助餐的赚钱方式,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当时,我是那家自助餐厅的厨师,买菜、验货,成天和各种食材打交道。
你是不是觉得自助餐那么便宜,食材肯定是又便宜又糟糕?别急,告诉你个小秘密:便宜归便宜,真要经营得当,还是有得赚的,吃亏的往往是顾客不知道的那些“幕后操作”。
不信?那就继续往下看。
自助餐背后的“省钱”
其实,餐饮行业的最大开支并不是食材成本,而是那些看不见的账单——店铺租金、人工费用、水电煤气费,还有那些在厨房和餐厅里神秘消失的食材。
所以,自助餐厅能便宜的背后,有着一套精巧的“成本控制系统”。
要知道,餐厅的选址就是一门学问。
最好的位置肯定在热闹的商业圈,但这地方租金可不便宜。一些聪明的老板就把眼光瞄准了工业区,或者那些周围有工地的地方——你懂的,工人们收入有限,来吃个自助餐,图个便宜,也不会挑三拣四,吃到撑了就行。
所以这些地方的租金就便宜得多,有时一月租金不到市区的一半。
比如我曾经见过一家自助餐厅就开在一个工业区,周围有几个大工地,晚上地上还散着些灰尘,看起来五十步笑百步,但生意倒也还不错。
大概是有些人,哪里便宜就往哪里挤。租金便宜,你总得吃点亏吧?
当然了,工地的自助餐厅也有短板——比如遇到那种特别能喝的客人,有时三四个人能喝掉四五十瓶啤酒,或者一顿光吃海鲜,那就真的不赚钱了。
这种情况不常见,一个月就碰上三四回,没办法,大家吃得爽,老板也只能苦笑。
当然,自助餐厅最聪明的选址还是写字楼、高校附近。这些地方地段不错,租金比商业圈要低,反而能保证餐厅的利润。
比如那种一楼租金超贵的地段,老板就宁可选择2楼以上,这样能节省一大笔租金。
人工费用,成本控制大师
咱们再说说自助餐厅的“人工费用”——说白了,餐厅最重要的,除了食材和租金,还有那些忙得像陀螺一样的工作人员。
一般的餐厅,厨房里总是需要一堆厨师,楼面上服务员也得来一波,人工成本,那可真不是小数目。
我在广东这边待过不少餐厅,基本了解一下中餐厅的人工成本,不得不说,真的挺高的。
像我以前工作过的中型餐厅,总厨的工资大概在1万到1.5万,炉头(炒菜的师傅)工资差不多在9000左右,二锅、三锅的工资也在6000~8000之间,配菜工的工资从4000到9000不等,洗菜洗碗的阿姨也有3000块左右。
你再看自助餐厅,别的餐厅一进厨房就感觉能组成个小型“战斗团队”,在自助餐厅,这个“团队”要小得多。
以我以前工作过的自助火锅店为例,11个人就能搞定一切:一个总厨、一个炉头、三个配菜、一个洗碗工,外加经理、收银员和服务员。
这样一来,人工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因为自助餐的菜品基本上都是客人自己“自取”,所以对服务员和厨师的技术要求也没有那么高,真正能节省一大笔人工费用。
自助餐厅也不需要像传统餐厅那样进行高强度的服务,不像五星级酒店那样还得每个顾客都微笑服务。菜自己夹,酒自己倒,大家也都挺自觉的。
低成本的秘密武器:冻货
说到低成本,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食材。
大多数自助餐厅的食材不可能是每天新鲜配送的那种高端货。特别是那种38一位、68一位的烤肉自助或者海鲜自助,想吃到高品质的食材,那就得给它“打个问号”了。
你得知道,大多数自助餐厅提供的肉类和海鲜,很多都是冻货。
为什么?因为便宜啊!
你以为新鲜牛肉、鲜羊肉,还有那堆螃蟹、皮皮虾啥的,能一顿就吃回本?怕是想多了。
尤其是那种新鲜的牛肉,动不动就60块一斤,鲜羊肉50多,哪怕一个人只吃一斤,价格也贵得吓人。
你想,一群顾客都在拼命吃,谁也不肯轻易放过那一片片大肉,那餐厅怎么可能赚到钱?所以,他们就得选择冻货。
比如说,冻鸡翅、冻鸡腿,啥都能拿到便宜货。冻鸡胸肉,每斤也就5块钱。羊肉串,一箱就能有300串,价格也才250块,平均一串才1.2元。
而且,有些冻货直接是从国外进口的,像那些冷冻鸡爪、鸭脚,价格便宜得很。
更有一些自助餐厅的“肉类”,其实并不是牛羊肉。那些鸭胸肉,加点香料、淀粉、色素啥的,做成牛排、羊肉串,看起来像个真货,其实是假的。
不过,最惨的是那些便宜的牛排,有些连鸭胸肉都没,根本就不是牛肉,而是混合肉,里面有很多淀粉和调料,你吃不出来?那就真是冤枉了。
海鲜丸子?你以为真是海鲜?
我得跟你说一个心酸的事实——海鲜丸子,其实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天然”。
那些所谓的鱼丸、蟹柳、鱼饼,哎,实话说,基本都不是用纯鱼肉做的。
你以为是鱼糜做的,其实,很多自助餐里的海鲜丸子是用“鱼虾杂鱼边角料”搅碎了,再加点玉米淀粉、大豆蛋白、弹力素啥的,这玩意儿能弹能滑,吃起来口感不错,可跟大海的“鲜味”沾不上边。
再说那种“高档”海鲜丸子,不是用鱼糜做的,而是加了淀粉、大豆蛋白、肉味香精、复合磷酸盐、卡拉胶等几十种食品添加剂,这不仅让口感超级Q弹,吃到嘴里味道香得不得了,还能保证让老板的利润从你嘴里往外“喷”。
你想吃真海鲜丸子?哦,别傻了,便宜的那种你是吃不到的。真正的牛肉丸,每斤得60块钱,低得能做出“肉”来吗?不是梦!
那些自助火锅里的“牛肉丸”,你猜是什么?大概率是鸡鸭肉或者猪肉糜,再加上香精、淀粉、焦糖色、牛肉味“骨髓浸膏”这些神奇的调料。
吃了也不一定能知道,反正吃完不饿,老板开心。
海鲜能放心吃?吃了你就知道!
那么,海鲜呢?你以为自助餐里的海鲜就是真的好货,吃起来爽吗?
告诉你,想得美。别看自助餐上摆了一堆看上去新鲜的海鲜,实际上,可能大部分都没那么“鲜活”。
从我做的那家自助餐厅说起,当时我们店里海鲜种类不算多,但多数都是从海鲜农贸市场买来的。
你看,蛏子、花甲、虾蟹,水龙鱼、黄腊丁、小黄鱼这些都还行,吃上一口,味道是不错的——鱼鳅端上桌还能蹦起来呢,是真的鲜!
不过,这些海鲜的采购价格可是逐年攀升。比如,花甲一度涨到二十几块一斤,利润真的不高。
为了避免亏钱,我们开始买冻货。你可能会问,冻货能行吗?冷冻八爪鱼、花螺、梭子蟹什么的,买回来的价格都很便宜——比如冷冻八爪鱼一斤4块钱,冷冻梭子蟹才10块钱一斤,堪称物美价廉!
你可以尝试一下,肉眼可见的新鲜海鲜和这些“冻品”到底有什么差别,吃了你就知道。
饮品,也是生意的一部分!
你以为自助餐里随便喝的饮料,价格是不是都跟外面差不多?我告诉你,很多时候,你喝的那些可乐、雪碧、芬达啥的,标明无糖,可里头可不简单。
别忘了,这些饮料中有不少是勾兑出来的。比如那经典的酸梅汤,你喝得津津有味,其实这酸梅膏兑了25倍的冰水,口感酸爽,却是老板精心设计的“营销术”。
至于如果是罐装的饮料,那货真价实不便宜,可你们知道吗?大部分的饮料,实际上在批发价上可能才几块钱一瓶,拿到手再加点费用,你就已经喝到这些“营销”出来的饮品了。
经营策划的“玄机”:让你吃得多,花得少
要是你以为自助餐仅仅靠便宜食材就能挣钱,那可大错特错。真正的商场里,经营策略才是王道。
比如,你会发现自助餐里的“饱腹产品”,总是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什么蛋挞、寿司、油炸食品、甜点之类的,都是高能量的食品,一上桌就能让你眼花缭乱,胃口大开。
你瞧,蛋挞放在那儿,一拿起几个咬几口,嘴巴里甜滋滋的,结果一不小心多喝了几口饮料,吃得饱饱的,还让你没有力气去吃那些高价的食品。
再来谈谈水果,特别是香蕉和柚子这类高饱腹感的水果。你可能没注意到,吃了这些水果之后,你胃里的空间就被占了,什么海鲜、牛肉啊,都成了“口袋里的梦”。
最有趣的水果是西瓜,水分大到让你连鲍鱼都不想碰。
有些自助餐,开始是想让你尽量不浪费,所以设计了个看似“复杂”的系统。比如给你发一张优惠券,或者规定每人只能拿一份特别的食物。
你一看“特别”,就会觉得这东西可能不一般,结果去排队,拿到后才发现,味道也就那样。
可是已经吃了,肚子也满了,谁还会再跑去吃那些高价的海鲜呢?
夹菜的秘密:不要让老板笑到最后
然后还有个不得不提的“小秘密”——夹菜。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自助餐里的夹菜盘,都不大?为什么呢?
就是为了让你夹得少,吃得多。客人进来,一开始想着自己吃个八分饱,结果一夹上盘子,哎呦,盘子看着空,心里想着“不拿点多点,岂不是浪费了”。
于是夹得更多,结果最后吃到撑,还不舍得浪费,咬牙坚持,吃到十二分饱。
你猜,老板笑不笑?当然笑得合不拢嘴。
总的来说
自助餐虽便宜,可它背后的“经营策略”可不少。每一份食材,每一个位置,都有精心设计,生意的精髓也藏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中。
想知道便宜的自助餐到底凭什么盈利?除了低价食材,更多的是巧妙的“操作”和经营理念。
当然,市场上也有一些高质量的自助餐,那类价格可能会贵些,但保证你吃得不心酸。
不过,大多数自助餐,毕竟是便宜的“群众基础”支撑起的。能吃的,不一定是最贵的,能玩的,才是最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