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哪天樊振东以个人名义申请参加大赛,吴敬平做他的教练,张继科做他的陪练,成绩会怎样?
如果三大赛和WTT允许个人名义参赛。 世界前五十名单都要被大洗牌,到时候八抬大轿都要请东哥回来镇场子。 乒乓球这东西好就好在它自称是“想要”商业化,实际上是严格通过协会控制参赛自由的。 另外就是21岁以后想要换协会则会触发三大赛终身禁赛。 很多人听不明白这事啥意思,换成劳动力市场: 21岁想要跳槽,全行业上游业务封杀只能从事下游业务喝点汤可以,吃肉不行。 所以这玩意根本不是纯粹的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现在篮…
《人民的名义》到底真不真实?
这个剧你把所有人降一级,所有违和感立刻就消失了。 赵立春不是省委书记晋升副国级大佬,而是原本一个市委书记,退休前一年升到省政协当副主席,目的就是给他一个副部级的退休待遇。 所以他儿子搞美食城捞钱很正常, (要是纪委知道副国级的公子去干餐饮业,肯定会觉得这个官员清廉的不像话,都懒得去调查他。) —— 京州的原型南京市,去年财政收入是1620亿元,区区0.45亿的大风厂安置费,需要多个单位摊派才能挤出来,甚至搞…
《人民的名义》中有哪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
高育良在家宴请侯亮平,旁敲侧击要求侯亮平放弃对祁同伟的调查。在高育良的饭桌上,侯亮平吃着螃蟹,还喝了不少茅台酒。侯亮平在午饭结束后也没有休息,跟吴慧芬闲聊了一会,然后就开车回家了。 此时此刻,身为省委政法委书记的高育良应该立刻通知省公安厅长祁同伟,要求省公安厅紧急部署开展酒驾等交通违法行为百日严打行动,完全可以在路上拦下侯亮平,对其进行血液酒精浓度检测。然后以霹雳手段迅速拘留候亮平,纪委监委介入…
如果汉大帮胜利了,《人民的名义》故事结局会怎么样发展?
(注:以下任免均能找到近年的例子,不是天方夜谭般的想象,比如赵做cw)如果觉得好,可以写后续,交待其余人物的情况和高相应的执政思路。 已更新第二章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阳和启蛰。又一个冬天过去,新生的喜悦绽放在神州大地,春日的暖阳更照耀着汉东省——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 三招汉东省委别墅内,竖着背头的老人脱下了穿了半年的羊毛马甲,感觉周身上下无比轻快。他眉宇间一扫往日的拘束和负担,换上了崭新的夹克。 饮…
为什么现在人民的名义中,孙连城的风评正逐渐变好了?
部分人以为的懒政:116事件当晚,孙连城在家看星星,不愿意到现场,被李达康怒气冲冲的喊过去。 实际上:孙连城已经在现场,配合警察维稳。 部分人以为的懒政:李达康:孙连城你去接一下陈老。 孙连城让人通知陈岩石自己骑电瓶车过来。 实际上:孙连城自己去接。 部分人以为的懒政:李达康摊派的大风厂安置费,孙连城没有完成任务。 实际上:孙连城按实按数完成。 部分人以为的懒政:接待日区长失踪,或以各种其他理由拒绝、躲避…
如何看待《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
祁同伟有一个优良的生活习惯:每天早晨六点半,准时来到健身房,把各种器械练一遍。七点二十分结束锻炼,冲一个凉水澡,到隔壁粤式茶楼吃早餐,然后坐接他的奥迪专车去公安厅上班。这么早去健身房有些不可思议,但他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锻炼时间。身为公安厅厅长,他白天忙得抽不出空,晚上又要接待应酬,还常常开会,加班处理突发案件,只有早晨锻炼。健身房老板是他朋友,为他特事特办,还专门指定一位美女健身教练早早开门迎接他…
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的风评为什么下降了?为什么孙连城的风评上升了?
你去看zjw网站通报的那些干部落马的罪名,里面有很多条都能跟李达康靠的上,比如: 1、家风不正,对配偶不管不教。 这不用多说,李达康的老婆欧阳菁长期腐败,直至事发时,李达康还试图送欧阳菁潜逃,严重违反组织原则。 2、不忠诚不老实,长期瞒报个人有关事项 李达康的女儿长期接受王大陆资助留学,对此李达康有没有向组织如实汇报?我估计是没有的,李达康也不敢。即使他不知情,是欧阳菁在操作,那么又回到了罪名1。 3、履行…
如果刘省长和高育良联手对抗沙瑞金,是不是人民的名义这部剧会更精彩?
会是会,本地二三把手如果同时报团对抗一个空降的一把手,那确实能让沙寸步难行,政令不出办公室。 但是,这就意味着这地方出了割据,不听中央命令了。真敢这样搞,轻则本地帮被调离查办,吃个盒饭价格优惠了我都能给你算进去。 重则调军队平叛了。
如何评价《人民的名义》中的孙连城?
五年后,沙瑞金调去了全国人大,ZY空降了位新的省委书记石延安来到汉东。 省委书记石延安到任后在省纪委书记陆民强的陪同下在省内调研,在京州市少年宫发掘了德才兼备的救火英雄孙连城。在省模范企业新大风厂的土地置换问题爆雷后返回京州。在其召开常委会上表示:“孙连城同志多年来老实能干,成绩有目共睹,但就是因为没有政治资源,被个别同志所排挤,被发配去了少年宫。这反映出了我们汉东的政治生态,我建议把孙连城同志摆…
如果我不小心得到了李白所有失传的诗歌,然后学范闲,以我的名义在网上发布怎么样?
其实题主这个设问是有明确例子可以作为参考的: 敦煌遗书简单说来,就是斯坦因发现的莫高窟藏经洞文献中,有着大量的诗词文本,而这些文书曾经长期失传;也就是说,这些敦煌诗词并没有参与进后世文人大量的注释、校勘、润色,更没有被选入类似《唐诗三百首》这类读本里,作为经典出现在启蒙教育中,因此我们面对这些诗词就可以更加从语言/诗词功力上着手,而不太能受到后人的“古人说的每一个字都是有深意不能妄言”的滤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