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 日我国存量房贷利率再度大幅下调,释放了怎样的经济信号?2025 年房贷政策会如何变化?

发布时间:
2025-01-03 17:08
阅读量:
10

再次强调,这叫重新定价,2023年10月和2024年10月调整的叫做存量利率统一加点下调,是合同外的调整,1月1日的调整是合同约定内的重新定价,主要是市场贷款参考的利率(lpr)下行后,到了重新定价日期就要求进行调整,而去年的lpr下调幅度是60bp,1月1日重新定价的群体,去年一年都没有享受到的lpr下调的利好,得到今年1月1日才可以享受这部分的调整。

之前存量利率调整时,看到很多人还是不清楚算法,这里再重新普及下:

执行利率=LPR+加点,重新定价日期后调整。

加点是合同签订时就确定的(2019年10月之后),也只经历2023和2024年的两次普调,第一次大部分城市加点为0,第二次大部分城市的加点为-30bp。

2024年10月25日的存量利率普调,主要是调整加点,而LPR部分取决于重新定价日期,这就导致了当时有人下调到3.9%,有人到3.65%,也有人到3.55%以及极少数幸运儿直接下调到3.3%,对应关系是下表,不过这种差异只是暂时的,会在自己的重新定价日期到了以后,都调整到3.3%,假设不继续降息的话。所以今年1月1日重新定价之后,大部分城市的大部分人,执行利率都会来到3.3%

过去的重新定价周期就是1年,如果合同规定是1月1日重新定价,那么每年执行利率就是上一年12月的lpr+加点,直至明年的1月1日重新定价,再看今年12月的lpr,比如如果你还选的1年重新定价,那么今年的执行利率一年都是3.3%,哪怕今年lpr下调,也得到明年1月1日才能更改。

也不要觉得绕,因为我国的房贷利率经历过几次大改了,基准利率+上浮下浮,转化成LPR+加点,有经历过两次加点的调整,不同城市加点下限还不一样,最近又改了重新定价周期,总之各种情况确实比较多,但基本执行利率生成是确定的,就是重新定价时的LPR+加点。

觉得复杂也没关系,有一个基本的特点:

1)知道执行利率下行就可以,多数时候是银行自己调整的,你只需要看客户端app上的执行利率就可以了。

2)可以选择的重新定价周期,尽可能的选择短的(3个月),政策不确定性很大,越早享受降息周期的让利越好,哪怕百十块钱,省的不就是赚的么,至于担心加息,那都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以前的重新定价周期就两种,一种是合同签订日期,另一种是1月1日,而现在就五花八门了,但最低是3个月一调整,注意是合同内的重新定价,而不是像2023年10月和2024年10月的调整方式,下调仅仅是市场利率下行带来的执行利率下行,是合同内的义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