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放大电路?
从我的文章中截取一部分,关于三极管应该写了几篇,从各种角度做了思考。
(部分视频和动图点链接进入专栏文章查看)
注意看完这一小节,一定要看3.4 (对三极管放大和为什么C极串电阻做了剖析)
前言
电是水,看不见的水!
三极管是理解电路的一只拦路虎,大部分会卡在这里,因为我们书本的解释就是不清不楚,悬在半空中解释,对大部分来来说,一开始就讲解微观的三极管内部的电子运动是有点拔苗助长了,适合学习能力超强的同学,但不适合大部分人,我们继续类比学习。
开车看导航,入门问向导。
三极管是小阀门控制大阀门的器件
Ib 处的来点小水流(电流)顶开阀门 Ie 到Ic 这个大水管 就可以过很多水了。
三极管分两种基本型号,一种是 NPN,一种是 PNP,注意上面这个模型对应的是 NPN 型的三极管。
三极管符号:
NPN 表示实际就是这个水管只能从C 流到E端 ,PNP 就是水从E流到C端(看箭头方向),
比较难于理解的是三极管在电路中工作起来有三种状态(饱和、截止、放大)。
按照书本的方式和网上大部分的解释,我们会越看越蒙圈,所以我们直接用动图的方式来观察,三张图就能明白。
三极管饱和状态(水路动图模拟)
- 蓝色为主通道电流
- 绿色为小信号控制电流
00:24
三极管截止状态(水路动图模拟)
00:15
三极管放大状态(水路动图模拟)
00:24
这样小水柱就可以控制大水流,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并不是小水柱突然变大了,而是一边是小水池连到小水柱控制,另一边还有个大水池连到大水管供水。这就是双电源供电一个大水池,一个小水池。小水流控制大水流 就实现了,这实际就是三极管放大作用 。
★★★
三极管不是凭空把电放大了,而是说: 小的电信号(小水流)把另一个通路的大电流(大水流)的阀门打开了,后面的器件能够感受到这个大电流, 所以是放大了。
对电来说 实际有两个电源供电的,一个是小电源,一个是大电源!
拓展理解:
下面这个图对应的是PNP型三极管
大家想着是一小段水柱顶着一个大水管的阀门,这个小水柱水抽走越少阀门关闭越多,大水管流的水就越少,抽走的水越少,B点电压越高,EC电流越小,当小水柱水被抽走越多阀门打开的越多,大水管水流越大,抽走的水越多,B点电压越低,EC电流越大
三极管饱和电路动图
(以下先不要看,饱和截止电路需要修正,评论区有朋友指出问题,图保留是为了引以为戒)
注意,此电路用于演示,真实电路为了避免电流过大烧毁三极管,会增加其他元器件。
00:07
三极管截止电路图
三极管放大电路动图
00:15
先形象理解,具体的三极管电路待学习完电阻、电容、电感等器件后再拓展。
参考理解
向导:第一节 电 电流 电压 电路 基本电子元件
3.4 电阻 三极管多级放大原理 水类比动图
向导
控制风险的试错是最好的成长方法
34 人赞同了该文章
前言
电阻与水阻
电阻是粗细不同的水管
电阻的作用是限流限压,大小不同的河道、水渠作用是一致的,让有限的水流通过。
后面的水路需要多大的水流,我们就需要给它提供多大的水流。
后面的电路需要多大的电流,我们就需要给它提供多大的电流。
最简单的实现方式就是增加电阻控制。
电阻的水类比动图
三极管如果通过的电流太大,会造成三极管烧毁,河道如果水流太大,会造成溃坝。
参考: 向导:3.2 三极管 水类比动画
所以我们增加水阻,这样就限制了水流的大小,看动图:
00:12
如果电阻仅仅做到这个,就是大材小用了,如果把电阻和三极管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简单的三极管电路,我们会看到神奇的现象。
下面会解决一个课本上总让人迷糊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三极管CE极主通道打开了,C极电压还降低了,为什么三极管B极和C极电压变化是反比的关系(B大 C小,B小 C大)。
认识下,我们的水路三极管:
先看三极管截止时,电阻为三极管做了什么。
00:11
因为三极管是截止的,所以C极的地方形成个小水池,完全阻挡了电池来的水流,所以最终水流积累到灌满,无法流动,这时候水池四壁的水压和水泵(电池)的出口压力一样。
以上水路对应的电路:
如果CE完全打开,水阻足够大,这个小水池的水很快释放掉,因为水阻(电阻)的作用,微小水的水流对小水池四壁的压力无限趋向于0,也就是C极电压为零。
00:13
注意观察,这个时候B极来的控制水流(绿色)足够大,完全推动滑块将三极管主通道打开。
这里引出一个问题,三极管有电压放大的作用,B极电压变化控制C极电压变化,C电压变化的范围是受到C极电阻的大小影响的,如果B极电压变化速度过快,电阻的作用会导致C极小水池的无法灌满,那么C极电压会达不到需要的电压。
以上水路图对应的电路图:
划重点:B极的电流变化是控制C极小水池的变化,C极小水池的状态就会反映出B极的变化。
实验发现发现很难控制滑块的运动,水流的速度和大小很难控制,电阻只加C极的不行,多次测试最终再增加三个电阻,如下图:
电阻是什么?电阻就是大小不同的通道(管道)。
下面把电路进行拓展,三极管和电阻组成的放大电路基本原理,我们通过类比理解它!
三极管一级放大动图
00:21
如果没有绿色电信号,实际上以上电路就是靠R1 R2 为三极管建立静态工作点,实际上就是让C B极提前灌上一些水,让开关正好处于半开的中间状态,再来控制信号时,C极的水流变化正好反映出B极的控制电流变化。
对应的电路图:
到此我们解决了一个三极管电路和电阻的相互作用,但是我们用两个三极管组合成两级放大电路才更好玩。
三极管多级放大动图
00:45
划重点:第二个三极管B极的电流是主通道(电池)电流分出来的,
而不是原始的绿色信号,原始电流变化控制第二级自身的电流大小变化。
然后是第三级、第四极不断放大,组成多级放大电路。
以上很关键,解决三极管电路中第二个比较容易迷糊的问题,就是信号传递的到底是什么?
原始信号可能是无线电波、传感器信号、外部控制信号等等,第二级开始,实际上B极的信号已经变成了自身通过电阻限流的一条通道的电流变化!!!
对应的电路图:
00:11
继续理解:
三极管C极是关键
对于NPN型三极管 C极的变化是关键,我们经常觉得理解了,实际上还是不行,细节程度不够,这就是很多电子工程师经过大量实践之后才能顿悟一些基本原理,所以真正理解内涵,才能真正理解电路,似通非通、半懂不懂实际上还是没有入门。
00:45
R1 下方 C极小水池是关键,B极水流的动态变化控制C极小水池的变化 ,实际上B极因为信号非常弱,100倍放大的真正理解是,B极 1mV 变化 C极100mV 也就是0.1V变化,三极管放大是小信号放大,而不是B 1V C 100V,这种三极管基本上不存在,所以需要多级三极管组合才能获取到我们需要的信号。
另外要注意R1上端的电流电压变化是不受B极控制的,这也是电阻的作用 只要电阻足够大 一端的信号变化,对另一端的影响就很小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电路中10K、4.7K之类的上拉下拉电阻,它不影响电源,只影响信号,这里又出现了新名词,需要解释!
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
关于上拉电阻,下拉电阻真正的内涵可以参考:
向导:一张图就明白什么是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
另一个名词也出现了,继续解释,电压符号是V 单位是伏特(V)1V=1000mV, 它类似于我们说的锅炉压力、压力表
水压力符号?_39符号大全
水压力符号?
①水压代表水的压力,压力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
②由于Pa太小,工程上常用其倍数单位MPa(兆帕)来表示
③1MPa=1×10∧6Pa,
④1MPa=10kgf/cm2,
⑤0.1MPa=10mH2O,
⑥1kgf/cm2=10mH2O
式中kgf/cm2是公斤,1MPa(兆帕)的水压就相当于10公斤水压。
电压伏特这个单位刚刚好,我们大部分时候用它,但是小电流信号可能是mV uV,1V=1000mV=1000000uV,这里提前了解。下面是电压表是不是与上面的压力表类似:)
水流与电流很类似,有部分朋友不建议用水类比,实际上个人认为类比的方法不对,我们类比是为了解决初学者建立初始印象的过程,实际任何流体都有共性,水流、电流宏观是一种理解、微观又是另一种理解,能解决部分问题就是好方法。例如牛顿的部分定律不一定符合现代科学,但是在某个范围领域内就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最快的方法。学习中不要以偏概全,没有统一的定理公式,只有适合于某个领域、某种情况、某个时间段、某个空间的定理和公式。
到这里我们理解三极管放大了吗?还有问题,C极变化上面用动图解释了一遍,但是还是有个模糊的问题。看下图,这是我初学电路时深恶痛绝的一张图:)
上过高中的同学对正玄波图形不陌生,但是又很陌生,以前我认为填鸭式很不好,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发现这是当教育资源受限时的最好方法,因为我们学习阶段被填鸭式的灌输了,一位老师面对一堆学生,先让大家有了基本的素养,但是突破就要靠个人了,填鸭没有领进门但是起码是给了我们梯子,很简单的说,当我们说起正玄波,没法为小学生讲的太细,因为没有这个梯子,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如果我们能把它和实际结合起来,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能够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同学们理解起来更快些,这样最好,也是我们不断写入门知识的初衷。
啰嗦了,继续
正玄波是二维图形,实际上要用三维图解释会更清楚,
我曾经尝试用动图解释信号放大,但是个人对动图的制作也是刚刚突破,原始的动图比较简陋,会继续调整尽量更形象些。
参考理解:向导:1.13 电路基础--三极管
电阻的符号
参考理解
向导:第一节 电 电流 电压 电路 基本电子元件
开车看导航,入门找向导。
五、二极管
二极管 实际是单向阀门, 意思就是说 水只能从一头进另一头出 。 二极管就是这么个作用,它只能从一边过来的电能通过,
从另一边过来的实际就过不去,记得电看成是水。
这个就是二极管的符合,很形象,右边有个竖杠,很明显,从左边来的电能流到右边,从右边来的就被挡到了。左边来挡片冲开,右边来抵死。
二极管在电路中的特性与水路中的单向阀基本原理一致。
加强理解:向导:3.1 二极管 水类比动画
二极管 实物图
下面以油路单向阀为例也是一样的。
单向阀就是这样的,进油口看成进水口推动球可以把阀门顶开,然后就从出油口出去了,反过来顶不开这就是单向阀。
再来一个(止回阀/单向阀)
虽然无法验证,向导极度怀疑,下面视频的结构,就是稳压二极管(反向施加一定电压,能够反向导通,流过部分电流,正向直通)的抽象放大机理
六、三极管
三极管 实际是个小阀门控制大阀门的器件。
Ib 处的来点小水流(电流)顶开阀门 Ie 到Ic 这个大水管 就可以过很多水了。注意这个模型对应的是NPN型的三极管
加深理解:向导:3.2 三极管 水类比动画
再来看一张图,下面这个图对应的是PNP型三极管
三极管 大家想着是一小段水柱顶着一个大水管的阀门,
这个小水柱水抽走越少阀门关闭越多,大水管流的水就越少。
(抽走的水越少,B点电压越高,EC电流越小)
当小水柱水被抽走越多阀门打开的越多,大水管水流越大,
(抽走的水越多,B点电压越低,EC电流越大)
这个可以对应常见的共基极PNP型电源控制开关
这样小水柱就可以控制大水流,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
并不是小水柱突然变大了,
而是一边是小水池连到小水柱控制,
另一边还有个大水池连到大水管供水。
这就是双电源供电一个大水池,一个小水池。
小水流控制大水流 就实现了,这实际就是三极管放大作用 。
三极管不是凭空把电放大了,而是说: 小的电信号(小水流)
把另一个通路的大电流的阀门打开了,
后面的器件能够感受到这个大电流, 所以是放大了。
对电来说 实际有两个电源供电的 一个是小电源 一个是大电源
咱们的收音机,实际就是天线,接收到空气中的小电流,你可以理解为毛毛雨。 这个毛毛雨到了三极管的一个脚上打开阀门,
电池供电通过另外两个脚流动,再打开一个后面的三极管,
一级级的这样不断打开,一般收音机最早的时候是三管收音机、六管收音机,
就是这么个意思一直到这个水流大到能够推动喇叭就发声了。 打开一个三向阀 再打开一个 。。。
过大水流 三极管放大就完成了
看看下面的收音机电路图,是不是一下子就理解了:)
再深入一点理解三极管看这个链接:
向导:1.13 电路基础--三极管
绿色是信号,是从天线来的电信号,往后,实际到了第一个三极管的后级,再往后传递的都是电池提供的电流(蓝色),并且蓝色的电池电流,只有大小变化,都是从上往下流的。
关于三极管大坝结构参考下这个链接:
向导:一张图就明白什么是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
下面就是三极管符号:
NPN 表示实际就是这个水管只能从C 流到E端 ,PNP 就是水从E流到C端(看箭头方向)
七、电阻(讲了电阻 下半部分还有三极管说明)
电阻实际是粗细不同的水管
为了让水流的小一点,慢一点,这样后面的器件,不至于受到大电流冲击搞坏了 。
电阻无方向,电阻就是阻碍电的流动,
你可以想象一个水管里有水垢,水垢越多,电阻越大 水阻越大。
这里电阻结合三极管理解下:向导:3.4 电阻 三极管多级放大原理 水类比动图
直接放下面,容易阅读
电阻与水阻
电阻是粗细不同的水管
电阻的作用是限流限压,大小不同的河道、水渠作用是一致的,让有限的水流通过。
后面的水路需要多大的水流,我们就需要给它提供多大的水流。
后面的电路需要多大的电流,我们就需要给它提供多大的电流。
最简单的实现方式就是增加电阻控制。
电阻的水类比动图
三极管如果通过的电流太大,会造成三极管烧毁,河道如果水流太大,会造成溃坝。
没有水阻(电阻)的情况
参考: 向导:3.2 三极管 水类比动画
所以我们增加水阻,这样就限制了水流的大小,看动图:
如果电阻仅仅做到这个,就是大材小用了,如果把电阻和三极管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简单的三极管电路,我们会看到神奇的现象。
下面会解决一个课本上总让人迷糊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三极管CE极主通道打开了,C极电压还降低了,为什么三极管B极和C极电压变化是反比的关系(B大 C小,B小 C大)。
认识下,我们的水路三极管:
先看三极管截止时,电阻为三极管做了什么。
因为三极管是截止的,所以C极的地方形成个小水池,完全阻挡了电池来的水流,所以最终水流积累到灌满,无法流动,这时候水池四壁的水压和水泵(电池)的出口压力一样。
以上水路对应的电路:
如果CE完全打开,水阻足够大,这个小水池的水很快释放掉,因为水阻(电阻)的作用,微小水的水流对小水池四壁的压力无限趋向于0,也就是C极电压为零。
注意观察,这个时候B极来的控制水流(绿色)足够大,完全推动滑块将三极管主通道打开。
这里引出一个问题,三极管有电压放大的作用,B极电压变化控制C极电压变化,C电压变化的范围是受到C极电阻的大小影响的,如果B极电压变化速度过快,电阻的作用会导致C极小水池的无法灌满,那么C极电压会达不到需要的电压。
以上水路图对应的电路图:
划重点:B极的电流变化是控制C极小水池的变化,C极小水池的状态就会反映出B极的变化。
实验发现发现很难控制滑块的运动,水流的速度和大小很难控制,电阻只加C极的不行,多次测试最终再增加三个电阻,如下图:
电阻是什么?电阻就是大小不同的通道(管道)。
下面把电路进行拓展,三极管和电阻组成的放大电路基本原理,我们通过类比理解它!
三极管一级放大动图
如果没有绿色电信号,实际上以上电路就是靠R1 R2 为三极管建立静态工作点,实际上就是让C B极提前灌上一些水,让开关正好处于半开的中间状态,再来控制信号时,C极的水流变化正好反映出B极的控制电流变化。
对应的电路图:
到此我们解决了一个三极管电路和电阻的相互作用,但是我们用两个三极管组合成两级放大电路才更好玩。
三极管多级放大动图
划重点: 第二个三极管B极的电流是主通道(电池)电流分出来的,
而不是原始的绿色信号,原始电流变化控制第二级自身的电流大小变化。
然后是第三级、第四极不断放大,组成多级放大电路。
以上很关键,解决三极管电路中第二个比较容易迷糊的问题,就是信号传递的到底是什么?
原始信号可能是无线电波、传感器信号、外部控制信号等等,第二级开始,实际上B极的信号已经变成了自身通过电阻限流的一条通道的电流变化!!!
对应的电路图:
继续理解:
三极管C极是关键
对于NPN型三极管 C极的变化是关键,我们经常觉得理解了,实际上还是不行,细节程度不够,这就是很多电子工程师经过大量实践之后才能顿悟一些基本原理,所以真正理解内涵,才能真正理解电路,似通非通、半懂不懂实际上还是没有入门。
R1 下方 C极小水池是关键,B极水流的动态变化控制C极小水池的变化 ,实际上B极因为信号非常弱,100倍放大的真正理解是,B极 1mV 变化 C极100mV 也就是0.1V变化,三极管放大是小信号放大,而不是B 1V C 100V,这种三极管基本上不存在,所以需要多级三极管组合才能获取到我们需要的信号。
另外要注意R1上端的电流电压变化是不受B极控制的,这也是电阻的作用 只要电阻足够大 一端的信号变化,对另一端的影响就很小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电路中10K、4.7K之类的上拉下拉电阻,它不影响电源,只影响信号,这里又出现了新名词,需要解释!
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
关于上拉电阻,下拉电阻真正的内涵可以参考:
向导:一张图就明白什么是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