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比90后少了4700万,大家对生孩子为什么越来越抗拒?

发布时间:
2024-12-30 17:07
阅读量:
4

韩国这本书讲的很好,家,没用了。


大趋势是家族所掌握的一切都被工业社会解构了

只要一个人能凭借个人努力去挣工资

他不用再看家人的脸色,不用再维系亲属关系,不用关心宗族势力

如果族长不喜欢你,你就少亩地这种事不会发生了

你爸不喜欢你,不耽误你进字节跳动年薪百万


家人原本承担的生活成本分担角色,被生产力进步解构了

家里人搭伙捡柴火做一灶饭才够一家子十几口吃上热的。

如果你一个人根本捡不起来这么多柴火,就算捡起来了,烧你一个人的饭生这么一堆火也浪费

今天这算个事么?你自己开个煤气或者出去吃顿饭会怎么样?


历史上家人原本承担的教育照护角色,被给钱就能购买的服务解构了

你需要族里的秀才教你读书么?——学校

你需要家里的老人帮你治病么?——医院/药房

你需要家里的父母来服务你的衣食住行么?衣服帮你缝,吃得帮你种,房子帮你盖,出远门帮你找个人找个照应——衣服直接买,吃的直接买,房子直接买,出门不是飞机就是高铁还带着手机

你需要家庭来帮你度过战乱吗?——不打仗了


那么,家庭主义的继承还剩什么?

还剩惯性,还剩牵挂,但生活的重心明显不在家庭上了。

得重塑

但重塑需要时间

《教父》系列电影中,老教父的妻子会在家里祈祷,请神宽恕教父为家人所犯下的罪孽。在当时的意大利,大家普遍认为家庭是高于社会的。

到了美国迈克成为教父那会儿凯特压根不认这一套了,只要认定了迈克是罪犯,那就堕掉他的儿子,和他离婚,法治和社会规范已经远远高于家庭并且深入人心了,光这个过程就长达50年。

到了《速度与激情》系列中开始强调we are family,强调家人之间的奉献,牵挂和恩义,已经2010年往后了。——又是40年。

东亚没有这个时间。

中国人用30年走完了西方人200年的路,比韩国人还快

那么这种现代性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压缩,有什么代价呢?

家庭主义概念失去了继承意义但来不及重塑,在一代人的时间中濒临解体了。

传统、现代和后现代元素之间的激烈竞争、碰撞、脱节、衔接和复合的代价,就是原子化的个人不再需要家庭,孩子成为一种负担,大家急着挣钱。

而以尊重、自由、牵挂,恩爱为基础的家庭概念,还远远没能建立起来,精神上和物质上都不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