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基层干部会不通情理,不会事急从权嘛?
别说基层干部了。
我大一的时候接手党支部工作,学姐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我们大四的这帮人,你要注意,成为预备党员也好,转正也好,必须让他们到场,别找人替代,也不要没到场的给他们敷衍过去。如果你这么做,你会发现一旦这个流程过了,什么思想汇报,什么材料签字,他们都不来理你,你求爷爷告奶奶他们发发善心才慢吞吞来一下,你自己要累死。
事实果真如此,大三大四一共有100来个人,一时心软放掉了3个,这三个无一例外全部不回短信不接电话,原因就是思想汇报还缺,材料上签字还缺。让我等到了暑假,火大!
而且我在的三年里被说的最多的,确实也是这几个字:
你怎么这么不通情达理呢?。。。。。
怎么你就不通融一下呢?。。。。
鉴于大家关注说一下更多看法。
我当时大一,说实话其他辅导员基本都比较年轻,也没想到一个大一的负责这些,所以暗中确实也是袒护自己班里人的,我其实抹不开面子的,加上我们自己辅导员也就是支部书记也是条“泥鳅”,人情只能做一做,真是两面看脸色的。只有到了大二了,气势出来很多,毕竟后来这些发展的人都是我签的字,党课都有很多是我上的,还是很配合的。(嘚瑟下)
不过我一直把这个事情当作很严肃的事情,只是有些不可抗力以我能力范围内不能解决吧。
其实出了社会后发现这一套是真的管用,有时候热心肠导致的结果就是承担责任,至少是责任共担,我在工作中不止一次的体会到背刺的不好的感受,奈何我是一个容易商量的人。但是关键问题关键工作,真的不适合开口子,也不适合走特殊。
事急从权其实在很多时候是可以用的,我这点上是觉得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比如说:
工作中我遇到有个客户因为一个和第三方共同推进的合作的事宜,第三方一直没有明确回复,我们在沟通中也存在比较困难的地方。他是直接从重庆拿着样品过来,然后找到我们,可否审去一些步骤,走个特殊,形成的加班费他出,和第三方存在的利益纠葛他去兜底,让我们放心大胆些(不违纪违法哈),那我们看这么诚意的,肯定就直接全公司支持了。
但是也见过有个脑子不太好的,有个对接的人每天打电话说事态严重,什么通融一下的,但是主负责人视频会不露面,电话经常不通畅,你说能有多急呢?唬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