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重庆谈判?

发布时间:
2024-10-09 13:49
阅读量:
3

极限拉扯的根本原因是,教员当时对军事上战胜老蒋并无十足把握,但有信心在武装自卫的基础上通过合法政治斗争获得生存空间,甚至通过纵横捭阖掌控国家政权。所以,教员煞费苦心地写了《论联合政府》,就是要在政治上占据主动权。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心,是因为经过整风和抗战之后教员相信国党在政治上完全不是我党的对手。我党在根据地展现出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政治操作水平远非帮会式的国党可比,国党的统治从来没能深入县级以下的基层。同时,周公在国统区又吸引了一大批中间人士。所以,教员相信只要留有足够的自卫能力(底线12个师)和基本盘(北方根据地,选举票仓),再加上团结中间势力,跟国民党在国会斗法完全不输下风。

对老蒋的所谓和平诚意,教员没有多大兴趣,但他知道老蒋怕老美,此时老美是希望国党和我党联合的。所以教员才说老蒋虽然反动,但他去重庆要帮老蒋洗脸而非砍头,实际抱着很大的和谈希望。同时,苏联一方面与国党媾和拿到了大量好处,另一方面对我党的信任和信心也有限,因此力促我党和谈,在国会占据一席之地(如西欧共党例),苏方在后面可以两头下注,彼此牵扯。国党统一中国投靠老美固然非苏方所愿,而一个红色的新中国也不是苏联乐意看到的,毕竟我党独立性太强了,谁也不知道能跟苏联走多久(后面事情的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相对而言,还是国党更好拿捏一点。

最重要的是,此时教员对军事上打倒老蒋并没有太大信心,毕竟当时国军气势汹汹,并且老蒋个人威望也达到了顶峰。所以,教员已经做好了跟国党联合的准备,甚至一度计划将中央迁到淮阴,以方便去南京开会。当然,虽然我党想和,但按常理毛蒋见面也应该在双方谈得差不多了,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二人出面签字即可,完全没有必要亲涉险地。只是迫于苏联压力,教员不得已而为之。教员说他去重庆是准备坐国党的班房的,这固然符合他一贯尖锐的语言风格,但其中也不无对苏联的幽怨。相对于苏联,我党更愿意相信老美对老蒋的约束力,因此才要美方保证教员的安全,并由赫尔利随机陪同。

三国四方,只有老蒋一个人真正想打,并且老蒋从来就没想和过。老蒋从黄埔时期就对我党的“顽固性”和鼓动能力有清醒的认识,知道如果建立联合政府自己根本无法控制局面,再加上跻身四巨头后对自己的军事实力产生了严重的高估,自信过头,只想一次性解决问题,以为三月戡乱足矣,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国党本身漏得像个筛子,国军派系林立彼此掣肘。老蒋本人胸怀大志,坚韧不拔,对下属也不错,动不动跟人拜把子,善于笼络人心,但缺乏彻底改造国家社会的理想信念和雄才大略,不要说捏和国党(反观延安整风),甚至连自己夫人和孔家少爷都摆不平,当个军阀,偏霸有余,碰到教员这样改天换地的天纵之才就显得力道不足了。蒋作为曾国藩的信徒,教员说他“独裁无胆、民主无量”(参考曾国藩剿灭太平军后不敢自立主动撤蕃),确实把他看透了。

如上所述,教员当时对军事战胜国党并无十分信心,所以在老蒋撕破脸皮以后苦思冥想数个昼夜,最后才下定决心,把烟一拧,打!撤离延安时,教员亲自盯着把和苏联的来往电报都烧了,就是怕万一打输了这些材料落到国党手里做文章、泼脏水,到时百口莫辩。身边工作人员说这都是珍贵的历史记录,劝教员挑一些保留下来,教员说你不懂……这就是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

那些说教员45年就想和老蒋正面硬刚甚至预测到国党几年之后即将崩溃的毫无疑问是站在上帝视角,至少受到了影视作品浪漫主义的影响。实际上教员后来也承认,和国党彻底决裂是他一生最艰难的两个决策之一,另外一个是抗美援朝。教员在重庆谈判,刘邓在山西开打,只是为了展示我党自卫能力,把老蒋逼回谈判桌,打是为了不打。四平血战,前方三虎都觉得打不下去了,教员始终不许撤退,就是为了顶到最后签定和平协议,尽量保住我党基本盘,以增强将来在联合政府中角力的砝码。当时给部队的动员令是和平前夜最后一战,打还是为了不打。只是最后三虎眼见要拼光了,还没得到中央授权就带着队伍跑了。

总之,重庆谈判时老蒋想打,最后却打输了,教员不想打,最后却打赢了。美方没想到老蒋垮得这么快,苏方也没想到我党竟然这么猛,都想着先看看再说,这么大个国家怎么还不得打个十年八年的,先处理眼前的柏林危机要紧,结果还没等双方制定明确的对华策略,这边已经打得差不多了。解放青岛,美军舰一炮没打就走了,上海也没咋折腾,该撤侨撤侨,该撤兵撤兵。南京都解放了,美大使也不走还想和我党接触一下。苏联教员48年就想去,行李都打点好了,大林说先别来了。淮海刚打完大林就让人给他搜集相关资料,只是单纯的好学吗,想简单了,那是大林一看这“人造黄油”要飞起呀,得认真对待赶紧制定对策了。三大战役都打完了,大林还想让我党划江而治呢!国民政府迁到广州,苏大使还跟去了。最后的结局是美苏我蒋四方都没料到的。

由此,也不得不佩服教员为核心的第一代,因势利导火中取栗,硬是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假如说,万一塔山阻击失败呢?万一粟裕没有坚持上陈呢?万一老美陈兵江上呢?当时苏联是决计没有意志跟老美在远东碰一下的,这从后来的朝鲜战争就能看出来的,单靠我们当时能打过长江吗?退一万步讲,苏联大军真开进来跟老美顶上了,我们还能独立吗,要么就是南北朝,就算统一了也是傀儡政权。确实沾了地缘政治的光,如果我们在东欧大平原上,美苏绝对不会这么犹疑不决,那么一切真不好说。远离美苏争霸最前沿,躲在角落里猥琐发育一击致命,是我们的幸运。

***

补更:

回头去看,老美二战后的对华策略始终很迷。初,在国府占尽优势的条件下畏手畏脚,不敢亲自下场,整天想的给老蒋换脑筋,把他引到“民主”的康庄大道上。等解放大军都渡江了,华府两党开始互相指责对方丢了中国。随着金一打过三八线,老美又亲自操刀下场,倒像是对丢失大陆的一种补偿心理和补救行动。甚至到后来的越战,无不显示这种纠结心理,明明食之无味,却又弃之可惜,最后丢下几万具尸体仓促离场,还把国人打出了心理忧伤。

大鹅对我党也是扭扭捏捏,既怕兄弟吃苦,又怕兄弟开路虎,念念不忘划江而治。之所以这样逡巡踟蹰,背后的原因就是美苏对他俩雅尔塔协议的结果都很满意。大鹅策动外蒙独立、驻军旅顺大连、经营中长铁路、渗透新疆西域,老美协定中美通商、经营长江航线,你好我好大家好。两方都没有意愿也没有准备在东亚对抗,都盯着东欧前沿呢,要不马歇尔咋不计划计划东亚,光计划欧洲了。

只是他俩同时看错了两个人:一个是老蒋,太拉了;一个是教员,太猛了。中国有中国自己的逻辑,毛蒋二人一番操作,完全超出了美苏的预判,一不留神海南岛都解放了。大林本来不敢让金一动,结果一看你老美原来这么怂啊,那要不打一下试试,打下来算我的,打烂了算你的。老美一看,教员猛就算了,你个营长也来?也太不拿村长当干部了,打!没想到在朝鲜遇到的还是同一个人。

回头看解放这段历史,真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毛蒋二人可谓联手撕开了雅尔塔协议的铁幕,创造了一个独立的新中国,二人但凡操作配合没那么默契(包括蒋从辽沈前线专机飞回上海给自家夫人和孔家少爷灭火这种义举),战线再拉长几年,结果都很难讲。如果蒋是个彻头彻尾的傀儡,让老美咔咔一通思想手术,政治、经济、军事一通改,反而不好办了。偏偏蒋是个民族主义者,求包养又要独立人格,还是个犟种,坚持微操百折不挠,我有自己的想法,你们说的都对,听我的……三年以弱胜强统一中国,历史仅见。

***

再补:

其实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有意引导和利用我们的地缘政治优势。太平洋很大,容得下两个大国,此言不虚也。远火打不到,二踢脚不敢用,彼此的防卫能力又决定了一两艘军舰、百十架战机解决不了问题。鹰酱整天吵吵把火,好像对熊猫讲的不听不听,其实对这一点也很清楚。前几天这边往太平洋放个二踢脚庆祝生日,那边显示消息已读,一点也没有应激反应,因为他也知道那玩意儿就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打的。陆上也是,相隔万里,中间隔着中东一锅粥,洋大人染指西北也难,挺好。反观大鹅,就是离北约太近了,一波远火就能覆盖莫斯科,哪来的安全感,对方也是。只要大鹅还是一个独立的核大国,他和北约就太平不了。

对熊猫来说,周边是关键,不能把邻居彻底推到对方阵营去,如乌克兰例,打不死的小强让人最难受,甚至最后能拖垮你。该敲打敲打,该让利让利。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目前地缘短板在湾湾,如果真成了别人的跳板,那平衡可就维持不住了。但是也别急,教员教导我们,矛盾无处不在而又相互转化,量变总能引起质变,攻守易形了再说。湾湾又不会跑,鹰酱骨子里是商人,他能为了湾湾干那种“一亿玉碎”的蠢事?什么时候他觉得得不偿失了,什么时候湾湾就回来了。对岛上的独派来说,恐怕最可悲的就是湾湾是个岛而不是船,不能漂到夏威夷。肯定是要做出一定的让步的,但只要读过历史,知道燕云十六州对北宋意味着什么,就知道我们的底线在哪里。核心利益不容侵犯,鹰酱也知道,要不他咋不往湾湾驻军呢?只不过他是装糊涂的高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