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画成这样是不是天才?

发布时间:
2024-10-09 13:36
阅读量:
16

我不是来解决题主的问题的,

我是来质疑高赞回答的,

目前问题下排在第一位回答的答主 @球状闪电就是我 很可能是在撒谎:

13岁画成这样是不是天才?

一开始我没有觉得他撒谎,

我只是很好奇他准备艺考为什么要找韩国人当美术老师,

因为这种刻意把画面虚实对比夸张化、把小石膏画成巨物感的素描是标准的泡菜国艺考风格,

而且这个作画角度也是标准的泡菜国艺考石膏经典考题,

感兴趣的可以去他们的论坛逛逛,

以这样的作画思路产出的画面在这里面要多少有多少:

▒ 石膏画 - Fine Arts (daum.net)

找一个韩国人当艺考老师,还在他们的体系内画得这么好,

我真的很好奇他一开始是不是准备去报考韩国的美术院校,

于是我怀着好奇心点进了评论区,

结果发现这位答主将评论区锁了,设置为自己筛选后展示,

我就开始觉得不对劲了,

然后我就拿图去识图了,

找到了完全一模一样的图:


果然是韩国风格的素描,而且我应该是找到了“他的其他作品”:

不知为何他这么谦虚,明明有一套,却只放一张,

画得这么好,不多放几张吗?

记好这张作品

根据水印,我找到了出处,是一家韩国的画室,叫永恒的微笑:

영원한 미소 미술학원


官网页面出现同款logo

同时我也找到了上面这张作品的落款版本:

确实用英文著名了永恒的微笑

再找他们画室之前老师的画面风格一对比,

这种划分出触感般的小面块且每一个小面块都用不同方向去排线最后呈现出精雕刻般的肌理感的画面,不难看出应该是该画室的一位名为김경국老师的作品:

김경국的作品,左上角有留款

김경국的作品,左上角有留款

好了,也就是说这位答主的声称他自己画的这幅作品:

其实可能是韩国永恒的微笑画室里的一位名为김경국老师的作品。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个意外,

例如他14岁在韩国的这个永恒的微笑画室里跟김경국老师学习过一段时间,

深得김경국老师的精髓,还产出了一系列素描作品。

或者他在14岁在韩国干过一段时间的兼职,

他就是김경국老师本尊。


@球状闪电就是我

要不你自己出来解释一下吧,

毕竟,你也说了:

还有,这年头为啥只说自己是北影艺术系出身?

为什么不说自己具体是北影的哪个专业?

包括你说比你更有天赋的“牲畜们”,直接用炭笔刮刀降维打击,

这更是谬误,

能驾驭不同材料并不代表作画者更有天赋,

何况炭笔刮刀都是烂大街的常见画材,

你是不是画得不太好啊?

为什么会对有天赋的作画者产生这种粗浅的误解?


还是正面回应一下这道题目,

在当代艺术领域,谈造型天赋已经很局限了,

我见过很多画得很好的孩子,但有些人已经多年没有握笔了,

在我教的学生当中,只有两类人我会觉得有艺术天赋:

1.欲望驱动:精力旺盛,有着非常强烈且旺盛的表达欲和表现欲,并不是每次创作其都喜欢,但一旦其投入想要表达的创作内容时,极其专注且废寝忘食,欲望也会驱动其在画面内容上的创新。

2.热爱过程:热爱创作本身,热爱表达本身,哪怕做得并不好,但把创作和表达当成了一种享受,且融入生活之中,能够长年累月坚持下去,长时间不去创作会觉得不自在。

这两种人的共性在于,艺术有望能够融入其生命之中,令其找到自我,滋润余生。

此外,哪怕画得再好,毕业后再也没拿起画笔的人要多少有多少,

原因就是这个唯造型至上的美育观念,

我们教了他们怎么去表达,让他们学会了表达的方法,

但我们没有教他们如何去发掘自己表达的欲望。

我们教给他们的是工具,

却忽略了美育的终点是人本身。


这个问题下面,很多人都以毕加索儿时精湛的造型技术为例,

这当然是他天才的第一步,

但是拿毕加索儿时作品去佐证他后来的成就则显得非常局限,

一旦忽略了毕加索其实是一个表达欲无比旺盛且无比热爱绘画的人,

就无法说明他为什么能这么高产,

就无法理解为什么开宗立派的会是他,而不是同时期的其他人。

放一幅我很喜欢的小作品进行佐证


以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