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当年富到什么程度?
北疆就是小华北实锤了,看到题目就能猜到,一群油田的、兵团的、国有厂矿的尤其是中下层干部子弟,在这怀念09年之前的好日子。
当年托拉斯中下层干部子弟口中的“好日子”,一边是基层尤其南疆本地人极端的贫困、一边是油厂矿兵团各种臃肿腐败的国有企业,因此才拥有相比内地也高得多的福利。
很难说是09年导致托拉斯子弟们“好日子消失”,还是嚣张跋扈的托拉斯子弟一定程度上应该为09年负责。
近十几年的维稳和天量资金投入,对老少边穷地区就业、生活的改善是巨大的--这才是新疆近年变得“安全”的根源。
近十几年反而充分展示了,过度搞建设真不如发钱养懒人,南疆贫困地区社招一大帮闲职,一人一个月发6000,他们就真的能往市场上花6000,一个城镇的经济都能带起来。
而油厂矿大院等垄断大企业,在近十几年的效益降低、生活质量下降、灰色空间压缩,主要责任也并不在近十几年的维稳。因为内地华北油厂矿大院,不维稳也一样效益不佳,一样在砍福利。
早些年去新疆淘金,在山河四省算是个小潮流,但只有托拉斯子弟们,现在会把那会的新疆形容成“日子好”。内地回来的但凡开个车去的,能在基层走走,都说不出这种话。
去过的亲戚口中来说,城市疆一代疆二代的托拉斯子弟们,声称自己“月入数万纸醉金迷”在商场里疯狂消费的时间,南疆不少地方处于极端的贫困,工资甚至在300元以下。而不会汉语不离开农牧业的真基层老百姓,处于基本脱离现代生活的状态。
现在由于大量转移支付、社招维稳岗位,继而实实在在的把钱流到了市场上,而不是在“大院”里内部窝吃窝拉。反而造就了新疆土著基层生活最好的时代,没有之一。
包括华北的油田城市、厂矿城市,也都经历过类似的过程。
以前是月入1000,农民啃着煎饼,看油矿大院里发米面油奖金一个月上万。
现在油矿大院寄了,农二代读个大专打工月入3000,院二代读个本科打工月入5000--后者在观感上,比前者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