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明妃?
明妃,藏传佛教中上师或喇嘛的性伴侣,也叫做「事业女」,是「空行母」的一个类别。
空行母起源于印度教性力派,是湿婆神之妻「伽梨女神」的女侍,属鬼神类,由莲花生引入西藏之后,受藏地宗教文化的影响而有演变,如:种类增多,有佛母、金刚瑜伽母、金刚亥母、度母、智慧女、明妃、事业女、天女、鬼女、夜叉女、罗刹女、女信差、供品……等。
而这些看似复杂的角色与功能中,最重要的是:配合男性喇嘛修双身法。
从藏传四大派对空行母的选用条件及培训过程可知:空行母只是诱发淫欲、完成双修的性工具。
因此,须寻访年轻貌美、有弹性之女性,再施以密法、空性、密戒、灌顶及性技巧的训练,并授与智慧空行母之美名,让她们在民众中有崇高的身分及优渥的生活,而乐于提供与喇嘛行淫,并幻想透过双修过程中喇嘛的加持,也能「即身成佛」。
然而,事实上这些女子如奴隶、如物品,被男人们送来递去:弟子将她们献给上师,上师用完又将她们交给弟子使用。
一段时日之后失去新鲜感,则弃而不用。
喇嘛对这些女子只有道具与祭品之意义,而不可有任何感情,所以「空行母」在无上瑜伽中,只是被利用的「工具」。
由于空行母在藏传双修法中扮演的是「满足男子」或「提供女性能量」的两种角色,空行母只是宗教的虚名,女体才是欲求的现实,在男权主宰的政教合一环境中,女性的身体与心灵是被侵犯、被利用、被欺压、被掠夺的。
空行母初始的人权已失落,最终的命运更可悲,在牺牲个己的人身自主与心智成长以成全喇嘛的淫乐及成佛妄想之后,终究被遗弃─因为,每一个色身都是无常的,有使用期限。
而喇嘛对空行母的需求量极大,且乐于品尝不同类型的女性,既然藏传佛教的女性行者皆附属于男性喇嘛,有予取予求的使用权,那么,被物体化、工具化的双修女性,在男上师的逻辑中,「用过就丢」「迎新弃旧」则是必然的结论。
若就其以佛法名相为包装的邪谬妄想—欲贪为道、双修成佛—而论,藏传无上瑜伽双身修法,始终不离欲界贪、不真持菩萨戒、不得根本定、不断我见我执、不证第八识如来藏,三学六度皆不成就,又如何次第进修而成佛呢?
既不能成佛,则施设整套的理论、名衔、条件、培训,逼诱女性扮演佛母、明妃以配合双修,最后是修行落空,两败俱伤,成了一场庸俗的骗局。
在男性还能终身受用,在女性则是全面丧失人格。
这个喇嘛教的骗局,在西藏过去千余年或许被神话与政权刻意的覆盖了,在今日全球化的文明发展与人权关注下,则必须被如实揭开并重新审视。
空行母,乃梵文Dākinī(荼吉尼)的意译,本是一种介乎天人之间的女性神灵、夜叉鬼之类,她有大力,可于空中飞行,故名。
有人认为,Dākinī的词源可上溯至早期(雅利安入侵印度之前)印度西南部达罗毗荼人(非梵语)的女性崇拜,他们将喜马拉雅山区「24个圣地」视为(人身、鸟兽头)空行母的居处;雅利安人接管印度之后,将这些空行母指派给了湿婆(Siva)神。
在Sir Monier-Williams 编纂之《梵英字典》(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1899;)中,即认为空行母的梵文字义「Dākinī 」,是指「啖人肉」之「伽梨女神( Kālī )的女性侍从」。
此处的伽梨女神,乃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主司破坏的天神湿婆(Siva)之妻,是印度教性力派崇奉的主神之一。
啖人肉的空行母,在性力派中,是湿婆神之妻「伽梨女神」的女侍从,属于鬼神类,这是空行母最早的由来。
「女侍」的本质是事事听从主人的指示而配合执行,在主人事业中没有自己独立的主体思想,是主人的附属品。
印度的空行母传入西藏之后,又有了夸饰附会的发展。
空行母的藏文为「mkha'gro ma」(或音译为「Khandroma」),mkha 意指「虚空」,'gro 则表示「行走、步入」之意,ma 是一般泛称女性的字尾,整个字词合起来的意思,是指「空中的女性行者」。
藏传佛教的空行母(荼吉尼)源于印度性力派,并且是喜好吃人血肉的夜叉、罗刹女鬼。
「空行母」一词在藏传佛教中,具有多元且甚深的象征意涵。
就修行层面而言,空行母是佛、法、僧三宝的内相「三根本」(上师、本尊、空行)中,负责护持佛行「事业」的根本(root),是女性的佛母、成就者与大护法等的集合名词。
但这仅是分类上的方便归属,空行母也可以是上师:如伊喜措嘉、玛姬拉卓……等女性的传承祖师;也有属于本尊类别的绿度母、金刚亥母、妙音佛母……等。
这些互涉、错综的关系,除了使其在名相或专有名词上的定义不易外,也增添了不少相关定义上的模糊度。
若依词面,空行母只限生活于「空中」之女性天人或鬼神;然而,藏传佛教的「空行母」形象,除了沿用印度教原有的意涵,入藏之后又演化、增添了多重意义,在藏传佛教中的角色与功能极其复杂而重要,泛指一切与修行有关的女性,可以是传法者、上师或法主(佛母)、救度者(度母)、证悟者(智慧空行母)、上师或喇嘛的性伴侣(明妃、事业女)、护法天人、鬼神、佛菩萨与凡夫间之信差、密续之守护者等。
「从大量的史籍可以看出,男性是一切宗教活动的积极倡导者和参与者,在佛教的流传过程中起过主要作用。但是,这并不能抹杀妇女对藏传佛教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主导方面,广大劳动妇女备受冷落、贬抑、鄙视,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另一方面,一是为了宗教需要(如女神崇拜、藏密双修理论) ,妇女的地位受到重视。」
藏传佛教以男性为主,在宗教的传播过程中女性只是配角,但在藏传佛(密)教的形成、发展及修持中,女性(身体)所提供的特定功能(。。。),被认为是获得最高成就所必须的决定性角色,藏传佛教若缺少空行母,就无殊胜秘密之处;可以说,空行母关系了藏传佛教的命脉,她们屈从于男性传法者(上师)的教导与安排,牺牲了身体的自主权及宗教的选择权,而成就了许多密教修行者的「佛果」。
由于空行母的角色功能涉及藏传佛教无上瑜伽、男女双修、乐空双运等核心的「Y乐」理论,若对此议题以隐喻的方式带过,则不能彰显藏传佛教「欲贪为道,即身成佛」的特殊与错谬之处。
回复私聊,直接在这里再更一波。。
根据多数文献分析所得的整体结论是:
藏传空行母的角色定位、必备条件及修行内容,几乎都「附属」于男性(上师),「升降与夺」操之于男性,在男性的需求与设计下献身舍命的配合,被动成全了男性的「实修」,却无暇顾及自身的道业;到最后,她们是否获得了预期中(与男性等价)的成就与利益?
这涉及了佛法修证与男女平权的议题,不论在宗教领域或现实社会,都不可忽视。
从佛教法义以检视密教「男女双修、即身成佛」的理论与事实。
从男性主权意识以观察空行母在密教体系的「附属」性及「工具」性。
并从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
无上瑜伽「双身修法」绝不可能解脱、成佛,而以此前题而施设的「空行母」之角色与功能,就成了上层男性集团假宗教之名对女性所作的骗局。
空行母的来源与演变:从印度到西藏
空行母,是从印度到西藏密教的一种特殊形象,与这两个文化区域的女性崇拜有关。
密教金刚乘的女神中,又有各种智慧神、方位神、保护神、舞神、门神、光神、兽面神、瑜伽女、荼吉尼(空行母)等等,……这些神的造像或铜雕石刻,或泥塑彩绘,大量出现在石窟、庙宇里,为修行者的观想修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并吸引了众多的善男信女,是密教金刚乘一时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
……密教主张以方便(悲)为父,以般若(慧)为母,因此便以双身佛相拥交合作为「悲智和合」的表征。
……特别要提一下荼吉尼,她们是以妇女形象出现的象征物,在修习时对她们进行冥想。
她们通常面目狰狞,饰物骇人,与印度恐怖女神难近母一脉相承,常不穿衣,有的只有独眼、独腿。
然而她们由于认识到「空」而从尘世中解脱,翱翔在精神领域的高空,为秘密知识的传授者。
密教在印度鼎盛的时期,曾有着为数众多的女修习者。
在密教中她们常被冠以用于女神的尊称。
……称之为荼吉尼则是认为她们犹如空行母一般,由于认识到「空」性而从人世间解脱,在悟得正道的精神领域中自由飞翔;
……(密教、印度教的性力派)认为宇宙是由女性的创造力产生的,因而女性的力量从本体论上说就是原初的,第一位的,而男性的力量则是派生的,从属的,故而男性在社会关系以及仪轨关系上都应依从妇女。
密宗发展到无上瑜伽部时,女性神佛数量空前,地位日升。
她们当中,有些女神一直是重要的佛母或菩萨;有些女神在刚出现时原本地位较低,而后发展成为教派崇拜的中心;还有的女神曾经是男主神的明妃,后来地位逐渐提升,最终占据了怛特罗坛城的中心,而其男性伴侣反倒受到排挤。
这些密教金刚乘的女神,多数起源于古印度(雅利安人入侵之前)母系社会的「生殖」崇拜,后来在印度教中发展为性力派,从「生殖」本能的迷思,转为对女性(神)及其X器官的崇拜,再透过「X交」与她们合一,并分享她们的能量(性力)。
传入西藏之后,这种性力又掺杂了「苯教」巫术的魔力,并附会了「佛教」空性的思想而自称为藏传的佛教。
印度教性力派(Shaktism)与左道密教
印度教以梵天、毗湿奴、湿婆等三大神为主;湿婆是毁灭之神,也是生殖之神,由对于湿婆神之威力崇拜,而引出生殖力及女神的崇拜;林伽(Linga )是湿婆的性器,生殖则由其妻卡利(Kālī)担任,故而分化出女神的「性力」崇拜。
印度教的湿婆派,崇拜男性的生殖力量,而坦特罗派即性力派则与其相反,它崇拜女性生殖力。
该派认为,做为最高实在的湿婆神,同梵天大神一样,是不具有什么活动能力的。
而他的配偶们却具有极大的力量,即性力。
女性的生殖力(性力)是世界的根源,世界只有性力的开展,依靠性力可获得救赎。
该派以崇拜性力女神为特点。
崇拜湿婆的配偶难近母、卡利,毗湿奴的配偶吉祥天女,梵天的配偶辩才天女等。
该派修持特殊的瑜珈,采用秘密仪式,对卡利等女神供奉酒、肉、鱼、谷物,甚至人身。
深夜,男女实行「轮座」即按宗教规定男女杂交。
……该教派的目的在于寻求悟性,通过对X爱的深刻体验来亲证神明,以达到超越。
……用《奥义书》的话说就是:「当一个男子和心爱的妻子拥抱时,不知道哪里是里,哪里是外;那么,当他和理智的灵魂(与其交合的明妃、佛母、空行母)拥抱时,也不知道那里是里,哪里是外。」
该派不信业报轮回之说,……信徒只能不停地祈祷和贡献牺牲,才能避祸得福。
对女神的崇拜,印度民间早已有之,印度教摄取民间信仰后,使这种崇拜理论化了。
湿婆、女神、性力、杂交、祈祷、供献……这是从原始崇拜与吠陀信仰承袭而来的神灵、属性及宗教行为,多半被归类于婆罗门─印度教,与「佛教」的教义及修行毫不相关,虽然后来两教之间有局部的渗透、混淆,而形成所谓的佛化密教或密化佛教,但是,从流溯源,仍可分辨彼此「根本」的不同,这是特别要确认的。
性力崇拜是印度性文化的一大特点。
性力崇拜的代表性力派崇拜女神,认为性是宇宙间的根本动力,是智慧和力量的集中表现,男女交合、双抱双修才能获得精神解脱和无上福乐。
这种修炼不同于尘世的淫乐,主张追求更高超的目标,他们边交媾,边口念真言,使男女达到完美的结合,这说法就是修行者以性乐而达到悟道的目的。
在他们看来,性不是成佛的障碍,相反,性的神力修炼是成佛的必由之道。
……受性力派的直接影响而产生的密宗,与性的密切关系主要在于其修炼方法,即「密宗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这是修炼方法的四个阶段,也反映了密宗发展的四个阶段。
无上瑜伽部的最大特点,是利用女性作“乐空双运”的男女双身修法,在男女交媾中去悟空性,这是以欲制欲、以染达净的修法,没有「根器」的僧人上师是不传授的。
事实上的无上瑜伽,即是金刚乘法,即左道密教,也就是世俗化的大方便的实际行为。
左道密教的「大乐思想」,来源于印度教的「性力派」。
它以恣意的肉欲为侍奉女神和崇拜女神的方法。
以此而被摄入密宗的无上瑜伽,再加上「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的观念,就用明妃来相应,以交媾为修行了。
性力派以女性生殖力为「宇宙的根源」的想像与崇拜,可说是远古部落时代的原始思惟或巫术行为,虽不碍为民间信仰,但在文明的进程中,被部分宗教人士以象征性理论将这些习俗重新包装,夸大推演,而成为一种正式的教派;之后,随着相关经论的编造(非佛说),又发展为「左道」密教。
一般来说,坦陀罗分作左道派和右道派,它们关注的都是瑜伽、咒语和衍多罗等。
……左道仪式打破了印度教和早期佛教的所有禁忌与规约,一些修行者形成一个小团体,聚集到寺庙或某个秘密地点,也常到火葬场或坟地,围绕着曼陀罗坐成一个圆圈。
加入到这个圆圈,也就是仪式中的所有人都不再有种姓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或高低,大家一律平等。
在对神灵和魔鬼进行了祭祀之后,他们便沉醉于饮酒、吃肉和X爱之中。
……左道中的「左」(vama)字在梵语中意为女人或女性,在印度神话传说中,女神总是坐在男性神的左边,所以,「左」便成了女人的代名词。
就此而言,左道也可以说是女人之道,……是指男人借助于女人进行修行,离开了女人也就没有了左道,因此,在左道修行中,女人是受到崇拜的对象。
再者,「左」还有「爱欲」之意,在印度古代文化中,女人总是和爱欲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密教左道的修行实践总是离不开女人和性爱,密教为此而大受非难:
理论上是沉溺不返,实践上是享乐荒淫,与它比较起来,似乎任何淫秽的东西都会显得纯洁了。
至于性力派左道与佛教的关系如何?
所谓左道密教,是对以《大日经》为主的纯密或右道密教而言。
……由中国而传到日本的密教,仅及于金刚界及胎藏界的纯密,未见到最后的无上瑜伽之行法,所以日本学者称它为左道密教。
……此派既以恣意的肉欲为事奉女神及崇拜女神的方法,所以在他们集会崇拜之际,即以一个裸体女子为崇拜的本尊而围绕,先饮酒(Madya),再食肉(Māmsa) 、食鱼(Matsya)、期待性交(Maithuna),最后即以男女乱杂之欢乐(Mudra)为终结,合称五摩字真言。
他们将此集会密称为圣轮(Gri-cakra)。
最后的X交,乃是最秘密最紧要最神圣的仪式。
以此而被摄入密教的无上瑜伽,便配上了「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的观念,就用明妃来相应,以佛母来相应,以X交为修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