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有钱人不爱请保姆?

发布时间:
2024-07-18 09:55
阅读量:
8

要想仆人对雇佣者保持忠诚,关键是要和其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

很多欧洲贵族的管家和仆人,一家人都住在贵族拥有的庄园或城堡里,丈夫是管家,妻子是贵族夫人的侍女,子女是贵族继承人的玩伴。17世纪以后,很多大贵族平时不住在乡下住在城里,或者有多处庄园,庄园的日常管理都交给了管家。例如《傲慢与偏见》里,达西一家不在家时庄园是Mrs. Reynolds管理的,她接待了到访的伊丽莎白一家。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农民暴动期间,很少有贵族伤亡,因为很多贵族不住在乡下,农民冲进城堡后只找到了贵族的律师和管家

这些仆人,有些从小就长在庄园里,他们的社会关系网和被服务的贵族家庭紧密相连,贵族家庭对他们来说不只是被服务对象,也是引导他们成长的长辈、年幼时的玩伴、从小看着长大的晚辈。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共同相处,让仆人深入地嵌入了大庄园的社会关系网,把庄园当做自己的家,把贵族家庭看做是自己的家人。《飘》里斯嘉丽家的黑人女佣,《活着》里福贵家的长工,《白鹿原》里白家的长工鹿三,都是这样的“住家仆人”

贵族家庭对这些核心仆人也不会颐指气使,而是把他们看做是自己的亲信、助手,依靠这些核心仆人充当管家、女管家、贴身女侍/男仆、家庭教师、乳母等要职,并委托他们打理各类杂务、管理其他仆人。拥有许多仆人的贵族家庭里,底层仆人的工作同样十分辛苦,并且常有仆人行盗窃等苟且之事,但管理仆人的职责被转交给了核心仆人,主人不用操心有的没的。另外,仆人中也有晋升制度,表现好的仆人获得主人的赏识后可以从底层往上爬,成为上层仆人

仆人中地位较高者,社会地位并不低,他们的收入比工业无产阶级高得多,消费低得多,生活条件好得多,他们接受过一定的教育(管家肯定得识字识数),穿着体面,能出入上流社会,要人们都对他们礼貌相待,掌握各类秘辛。他们的子女有更多实现阶级跃迁的可能,能通过教育翻身成为中产阶级。庄园的管家、律师和中产阶级无异,区别只是他们的服务对象只有一个而已

为什么国内花钱雇不到称职的保姆?因为保姆行业不稳定,保姆可能只是无聊出来上上班,把她辞退了也无所谓,主家也不一定打算长期雇佣保姆。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难免会出现零和博弈:保姆想尽办法消极怠工,多吃多占,被主人批评就想着找麻烦;主家对保姆严格提防,不信任,还总是衡量自己花的钱究竟值不值。你就想,企业里是不是员工整天想着摸鱼躺平,老板和经理总是思忖着怎么压榨员工的价值

即使保姆兢兢业业,短期雇佣也有很多不利的地方。人和人的生活习惯差异是很大的,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才能给雇主和保姆充足的时间互相适应,了解彼此的喜好和习惯。短期的雇佣关系很容易激化矛盾,雇主认为保姆屡教不改,保姆认为雇主仗势欺人。另外,国内多数有钱人都是富一代,充其量富二代,从小不习惯有人在周围随处服侍的氛围。传统贵族沐浴更衣时也不避讳同性甚至异性仆人服侍照顾,国内的很多雇主在保姆面前依旧有很强的隐私意识,甚至有衣服都只愿意让保姆洗一部分的。这个问题下很多答主觉得保姆没有距离感,问题是除了那些贪小便宜的,很多保姆干涉你的私事和个人习惯其实是和你亲近的表现,特别是对那些年长的保姆来说,不熟的人他们才懒得管你有的没的

稳定的社会关系也不一定要靠人情关系来实现,也可以依靠金钱关系来实现。比如福尔摩斯租的房子的房东太太、《巴比伦柏林》里男主同事的遗孀都会同时担任租客的保姆。在那个时代的欧洲,很多寡妇或从良的风尘女子会用积蓄买下一栋楼,自己住一间,把剩下的租出去,用租金维持生活。这样,房东太太和租客之间有稳定的利益关系,房东太太为了留下阔气的租客,会负责提供家政服务。HK的菲佣也是这样,菲佣的家乡太穷太苦了,在HK当保姆是她们能找到的最好的职业之一,她们除了当保姆也没有别的出路了

国内的低端服务业很难建立起这种彼此需要的关系。对保姆来说,到哪打扫卫生不是干,在餐厅、酒店搞卫生也是搞卫生,当保姆也是搞卫生,保姆的主家基本不会给保姆提供工资之外的溢出价值。而国内的有钱人,除了特别有钱的,住的房子也就一栋别墅或者大平层公寓,也不需要养一大群仆人,高附加值的家政工作人员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用,毕竟他们没有庄园要管理,有几个人固定上门搞搞卫生、做做维护就行了

当然,还有第三条路,就是社会化抚养,或者国企办社会,所有人都把小孩送去托管,把家里打扫卫生的工作包给别人,不过这也算不上“保姆”了,因为这种情况下家庭私域已经被彻底公共化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