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产普遍焦虑?

发布时间:
2025-04-27 11:21
阅读量:
0

人在顺风顺水时,总觉得世界是自己掌控的。尤其是中产们,手里有套房,腰里有点钱,背后能贷点款,头顶还有几张股票票,春风得意,脸上都快飘出“成功人士”四个大字。可惜,他们没读过经济学,更没读过人性,他们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康波周期给的,一刀一刀也会在康波周期里收走。

人类文明发展几千年,从刀耕火种到芯片编程,有一样东西从未缺席,那就是“周期”。你家种地的有丰年荒年,你上班的有裁员涨薪,国家经济也有它自己的节奏。康波周期,这个听上去像俄国老头名字的玩意儿,其实就是资本世界呼吸的脉搏:一吸一呼,一涨一缩,每五六十年一个循环,把人类按阶层分层打包,一轮轮地往上抛,再一脚踹下来。

而中产阶级,就是被康波周期玩得最惨的一群人。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产的本质,是没有安全感的富人,和自以为有钱的穷人。他们是站在沙滩上的房子,外表看着体面,一场金融海啸来,全给你冲得精光;他们是泡沫的守夜人,坐在高楼里幻想安稳,却不知道自己正站在爆炸的引信上。

康波周期不是闹着玩儿的,它不是说说股市涨了,房价跌了,而是整个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系统性洗牌。当新技术打破旧平衡,当信用扩张变成信用危机,它不是温水煮青蛙,它是直接把锅端了,把锅里的蛙都扔市场上拍卖:谁还值钱,谁就能留下,不值钱的,就去送外卖。

中产最怕这事,因为他们有车有房有贷款有孩子。他们的“有”背后,全是债,全是未来的收入预支。康波上行的时候,他们过得像人模人样,买得起进口牛排,周末能带孩子去博物馆打卡,还能刷出一整年花不完的信用卡额度。

可一旦进入下行周期,他们的每一样“资产”都在变成“负担”。房子卖不出去,车子掉价,孩子教育支出直线飙升,工作岗位缩减。更讽刺的是,这个时候真正的穷人倒是更安全:他什么都没有,也就什么都不怕;而中产却在房贷车贷和面子焦虑中,一夜回到解放前。

中产有个很致命的盲点:他们相信规则。他们觉得只要遵循体制,努力工作,买房买保险,孩子上好学校,退休有养老金,人生就能平稳过渡。

但康波周期的残酷之处就在于:它就是规则的破坏者。

它来了,就是让你“相信一切都好”的错觉破产。你信的房价稳如泰山,一下跌三成;你信的稳定工作,一夜裁员三分之一;你信的医保养老金制度,被高通胀吞得干干净净。你连逃的路线图都没有,因为你从来不觉得自己会需要逃跑。

中产的软肋还在于:太怕“跌落”。他们为了不掉队,宁愿负债装阔;为了维持体面,宁可假笑硬撑。你看一个“伪中产”家庭最怕什么?不是没钱吃饭,而是孩子读不起国际学校,老婆没法去美容院,朋友圈不敢发旅游照。

他们拿自己当商品经营,却又以为自己是人。他们拿人力资本换信用杠杆,再用信用去换负债消费,这整个链条只要一个环节断掉,整个人生就断电。你不是房子的主人,你是银行的房奴;你不是体制的参与者,你是博弈桌上的鱼。

更荒谬的是,他们被教育要“相信未来”,要“长期主义”。问题是,长期主义是给掌控系统规则的人准备的。就像赌场的老板才配谈“长期盈利”,赌徒谈这个,是笑话。

康波周期其实很公平,它从不针对谁,它就是系统的“新陈代谢”。它要把过剩的信用杀掉,把低效的产业淘汰,把虚假的财富一一清算。而中产,是站在“虚假财富”顶端的塔尖一族。上一轮靠房价升值和城市红利赚到的钱,这一轮全得还回来。你以为你升职了、资产增值了,其实只是站在风口上的猪罢了——风一停,摔得比谁都惨。

而你连叫都不敢叫,因为中产最大的特点是“不吵不闹”。他们是制度的“稳定器”,怕的是动荡、怕的是对抗,怕的是真实。他们相信KPI、绩效、五险一金,相信HR说的“你很优秀,只是这次名额有限”,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但康波周期不信这些,它只看你的生存价值。

这个时候,你是个能生钱的实体?留下。你是个只会报表管理的中层?滚蛋。

你没发现吗?现在被裁的,都是月薪两三万的“伪精英”。他们不上不下,上不如资本家能开公司搞资源整合,下不如外卖员能抗压送单。他们不生产价值,他们生产幻觉。

他们在办公室里扮演“中层管理”,其实就是传声筒加打鸡血的复读机;他们靠话术和Excel混饭吃,却不懂真正的价值是能拉订单、能控成本、能搞流量、能带现金流的“硬功夫”。康波下行,是对“空转中产”最彻底的清算。

而最让人唏嘘的是,他们还沉浸在“时代不会亏待努力的人”的美梦中。他们没意识到,这个时代根本不奖励努力,它只奖励价值。你努力了一辈子,如果你的努力不产生直接的现金流、资源占有和市场控制能力,那对不起,你只是一个“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灯泡”,最后连电费都没人给你报。

康波周期最戏剧性的一点是,它让“上升通道”变成了“陷阱电梯”。中产以为自己在升,其实是在被诱导负债、增加杠杆、锁死选择。你越往上爬,责任越重,风险越大,最后就是连跳楼的勇气都没有。

而真正的赢家,是那些看透周期的人。他们从不相信体制能救自己,也不靠单一收入。他们投资自己、布局现金流、操控信息差,甚至在下行周期主动引爆泡沫、压价收割。他们冷血、现实、精准、果断,是典型的“周期猎人”。

相比之下,中产就是周期的“肥羊”。被牵着走,还感恩戴德。

你看那帮“985中产”,一边在大厂加班到夜里两点,一边在网上转发“30岁前要买房”的毒鸡汤;一边被高房价绑死,一边骂年轻人“不努力、不吃苦”;一边失业恐惧症,一边还想着贷款买第二套房收租金当“包租婆”。

这不叫努力,这是自我消耗。

康波周期之下,最危险的不是穷人,而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中产。穷人知道自己没退路,反而激发了野性;富人资源多,也能扛住周期;唯有中产,既没资源,又没野性,还幻想着体制会保护他们的“稳定”。

醒醒吧,体制不是你爹,资本不是你朋友,规则不是为你写的。

在康波的浪潮里,能活下来的,不是学历最高的,不是最努力的,而是最灵活、最现实、最会变通、最早觉醒的那一批人。

你能否跳出中产陷阱,不在于你读了多少书、熬了多少夜,而在于你有没有从心底里承认:这个世界是冷的,是丛林,是一场没有剧本的游戏。

认清这一点,你才配重新设定人生脚本。

要不然,你就是康波周期里的祭品,媒体里被消费的“人间故事”,城市里被一脚踹出三环的“中产弃子”。

你以为你是故事的主角,其实你只是“经济学现象”的注脚。

康波周期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