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让你的孩子接受美国那种所谓的“快乐教育”吗?
盲生们,我必须说一个华点。
之前很多年里,中国人拼命学习的原因,是“我爷爷吃了没文化的苦,我爸爸吃了没文化的苦……”
如果你问美国人,他们从祖辈身上学到的教训,你往往听到的是:“我爷爷吃了老实本分的苦,我爸爸也吃了老实本分的苦……”
如果我们说的是“快乐教育”,而不是“快乐的不教育”,那么其实事情不是外观看上去那样。
比如美国电影里常出现的一种“英俊的傻子”角色,这里面当然有对美貌的嫉妒,但也表现了一种中产家庭常见的类型:
- 他们数学不好,作业糊弄,家里有各种游戏机。
- 他们从小3点放学,除了足球篮球冰球,什么课外班也不上。
- 他们从15岁开始谈恋爱,周末趴体到凌晨。
- 他们上野鸡大学,然后通过父母的关系实习。
但同时:
- 他们身材健美,营养学知识远超健身博主。
- 牙齿整齐,是爸妈花一万多美元给他整的。
- 运动全能,特别是美式足球和棒球。
- 笑容阳光,在低智商攀谈领域完全控场。
- 恋爱经验丰富,面对异性不怯场也不猥琐。
他们22岁以后,不去考研。
他们去干销售。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发现,从事科研、制造业、工程业,不能让一个人买大房子、供两辆车、养白富美、生一儿一女、喂一猫一狗。
只有卖金融产品和房地产可以(此处应有狗头)。
这个事情嘛,它当然是不对的。但是在某个时候,这就是现实。
其实现在,我觉得很多中国家庭也是“快乐教育”。虽然孩子需要上很多补习班,但是除了学习,孩子在家里为所欲为。
以前,就算是贫穷的农民家庭,也会教孩子礼仪。知道怎么吃饭、说话、写信、拜访。
但是现在,很多孩子连正常参与谈话都不行。和同龄人不行,和长辈也不行。
20多岁的人,经常会手足无措、面红耳赤;无法给自己准备营养均衡的饭菜;无法销售出任何东西。
如果这些孩子都是学习天才,这样当然没问题。可是有时候我不禁想,如果他读不完博士,你们打算怎么办?
对大多数资质的孩子来说,“鸡娃”的方向错了。不是所有人都有做科研的潜力,更别说苦练钢琴和背题,你们给他预想的出路到底是什么样的啊?
当然,不是咋咋呼呼就叫“社牛”。让别人喜欢才叫社牛。
很多60岁以上的人,到现在也无法理解“产能过剩”,美国已经产能过剩三代人了。一个销售导向的市场是让人憎恶的,可是长期产能过剩,必然导致销售人员成为企业核心。
人们只能看到别人路径依赖,看不到自己路径依赖。你依赖一条40年证明有效的路径,别人依赖的是一条150年证明有效的路径。
这导致了很多问题,并不是其他答案所想的“不会数学的笨蛋毁灭世界”那种问题。因为100个傻子凑在一起,并不会毁灭世界。
100个销售代表同时说话,真的能毁灭世界。
如果说印度的流毒是“辩经”,中国的流毒是“内卷”,那么美国的流毒就是——“煽动”。
现在的LGBT、DEI、BLM等所有问题,其核心都是,销售人员就业不足。李自成失业,出现农民起义;图书管理员失业,推翻封建主义;销售代表失业,出现颜色革命。
小销售卖产品,叫皮包公司;中销售卖金融产品,叫炒作;大销售煽动社会运动,叫总统。
这当然是严重问题,但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中后期,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所谓“快乐教育”,是因为那些父母只想让孩子快乐吗?难道他们故意想让孩子死得很惨吗?
还是说,通过过去几十年的观察,这些父母发现,搞什么都不如搞魅力,整什么都不如整容,学什么都不如学说话,有什么都不如有自信,做什么都不如什么都不做。
并且,不要以为20年如一日给孩子喂鸡胸肉和西蓝花很容易。不比辅导作业容易。
这里不是说,我们的孩子在未来都要变成直播带货员,而是说大家参考一下别人的60分答案。
比如我最近看到一种娇妻培训班,让十来岁的小女孩学习矫揉造作地走路、吃饭,学跳舞什么的,以后嫁大款。
就是很迷惑,一个连长带整达到8分的美女,有优雅的仪态和得体的谈吐,她竟然只想嫁大款?她就随便搞搞女权,都能去联合国演讲好吧。因为这种类型的中国人和女权人,都很少见。就主打一个填补市场空白。
还有那种不上学,读深山老林里的国学私塾,出来以后竟然抱怨不能高考。你说你都邪门到这个地步了,随便卖卖健身操都是个瑜伽大师,你竟然去考公务员?
内卷,是把石油卖到阿拉伯;销售,是把鞋子卖给不穿鞋的非洲人。
一个快乐长大的人,能把快乐带给大家,别人就喜欢和他说话,他说话就有说服力。这才是“快乐教育”的真相。
而且,美国市场和新加坡、日本、加拿大这些市场完全不一样。小国是给做题家准备的,大国大市场完全不是那个感觉。
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非常相似,高活力、高收获、大开大合,每一次转弯都压扁一大批人,刺激极了。
只有在极端环境中,这种市场才有注定的因果。比如“数理化毕业生一定被社会需要”,只是在特定发展阶段才发生,并不是永恒真理。
你为什么不乐呵?除了坚强和傻乐,你还能控制什么?达则华尔街之狼,穷则麦当劳之狗。麦当劳之狗醒来看看励志演讲,心里还是一个念头“冲鸭”!又自信又美丽,这才是资本主义深度社畜风范。
可是除了这样,你还能怎么办啊?
我就看不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言论。别人都是愚民,都不如你懂。
你看我就是个普通人,你来愚我一个看看,你让我花5万买一个郁金香看看。
当然,是有人肯花5万买一株郁金香。这些人不但不蠢,还是那个时代身段最灵活、消息最灵通、心思做通透的聪明人。
用你说这是“博傻”,每一个参与的人,谁不知道这是博傻?玩的就是个博傻。
一个持续五年的房地产泡沫,你都不能保持冷静。一个持续10年的鸡娃泡沫,你也无法保持冷静。20年的留学潮,没冷静。6个月的考公潮,也不冷静。
路径只要一出现,就没冷静过。是你傻吗?不是,是没别的路啊!
然而这才到哪?资本主义故事也就进展到1902年的程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