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黑印度种姓,为什么印度最有权 有钱 有名的三人都不是高种姓?

发布时间:
2024-06-27 15:50
阅读量:
11

很巧,题主说得那三位,国父甘地、总理莫迪、首富安巴尼都是出自同一个名为Modh的大种姓。

在Modh之下又有十几个分支种姓,具体到莫迪则属于其中Modh-Ghanchi(13.6万人) 一支,甘地和安巴尼则属于Modh-Bania(9万人)那一支。

印度的种姓制度比大家想象中要得复杂得多,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是宗教化的瓦尔那(不同洁净程度的阶层归属),另一个是世俗化的迦提(被固化了社区与世袭职业的氏族)。

像是国人所熟知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五个阶层就是被泛化之后的瓦尔那系统。

比如Modh-Ghanchi 里的Ghanchi 就是说的职业,原意为制作和贩卖油的人;Modh-Bania 里的Bania代指的职业则是放贷者。从瓦尔那系统来看,Ghanchi 和Bania 无疑都是属于吠舍阶层。

而Modh则代表这两支种姓都是发源于古吉拉特邦的莫德赫拉镇(Modhera),所有来自莫德拉镇的后裔,无论属于何种瓦尔里哪个阶层何种职业,都被冠名为Modh。

同样,所谓的种姓制度也远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僵化,实际上它是十分“灵活”的。

那如果某低种姓的人改行了有钱了,有很多方法能够提高种姓,可以学习高等种姓的生活方式,来证明你更高贵,这叫做“梵化”;也可以直接贿赂或者迫使婆罗门授予自己更高的地位。

在印度喜马偕尔邦出土的《维瓦陀芮特纳卡罗》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当地一个属于吠舍亚种姓拉百利(Rabari)的世袭农民要娶个小老婆。村社的婆罗门祭祀便来劝阻,告诫他 “一夫多妻” 是不洁的。第二天,它便给婆罗门捐献了 5 莱(相当于 1.3 亩)的土地。没过多久,他的小老婆就欢天喜地地过门了。不仅如此,拉百利在之后的祭祀地位上也提高了。

古印度摩揭陀王国的难陀王朝王室据考证就出自一个世代从事托尼老师的低种姓,其太祖因为长得俊俏入宫给女王理发时成了女王的面首,后来通过暗杀继任国王成了摄政王,最后鸠占鹊巢自己成了新国王。难陀王朝早期,几乎把原刹帝利种姓的氏族突突光了,王室自然摇身一变成了新的刹帝利。

从公元前 4 世纪婆罗门被迫与国王分享权力开始,“瓦尔纳” 内核的种姓就逐渐衰弱,到公元 12 世纪已经成了被外族国王,甚至是地方土财主随意打扮的 “小姑娘”。而之后的 400 年,在 “钞” 能力的迦提面前,宗教属性彻底低头。与其说宗教的婆罗门与世俗的迦提共享地方权力,倒不如说宗教只是世俗的背书而已。

在英属印度时期,种姓财阀化与门阀化的特征除了更世俗外,还有 “低种姓” 的特征。这得益于分别在 1850 年和 1872 年颁布的《排除种姓无能力法》和《特别婚姻法》。前者确立了低种姓对私有财产的所有权,后者则废除了不同种姓间不能通婚的陋习。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得更深入的地方,例如西部的古吉拉特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南部的泰米尔纳杜邦、东北部的西孟加拉邦,吠舍、首陀罗这些低种姓对地方的影响力反而大大超过了婆罗门与刹帝利。

古吉拉特邦的Modh-Ghanchi和Modh-Bania种姓,就是当地典型的土地、人口众多,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有强大的支配力的低种姓氏族。前者在17 世纪马拉塔帝国早期就通过繁荣的榨油业而积累了不少财富;后者更是金融业混得风生水起,在二战爆发前夕,就垄断了信德、旁遮普、古吉拉特、拉吉普他那,4个土邦的英署专员一职。

你说甘地属于低种姓,但这并不影响他爹在英属西印度政治中心的任内政部长。如果没有政治权势,甘地也不会获得前往英国留学的机会,更不会出现在南非,亲眼目睹为独立留下的血泪。

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的祖先来自克什米尔,属于印度教的最高种姓婆罗门。莫卧儿帝国时期,皇帝把运河边的一座宅邸赐给这个家族,家族因此在姓氏里加上了“尼赫鲁”,意为运河。

但是尼赫鲁的女儿受到国父赏识后,被国父赐姓甘地,从此就把家族名改成了尼赫鲁·甘地家族,所以尼赫鲁的女儿才叫英迪拉·甘地,外孙叫拉吉夫·甘地。

“低种姓”的甘地和高种姓的尼赫鲁,哪个姓氏更加高贵?高判立下。

莫迪把自己的种姓列为低种姓,也无非是为了塑造自己 “草根” 的形象拉选票。

“我出生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我小时候经常在火车车厢里卖茶。我的母亲曾经在别人家里洗器皿和做低贱的家务活来谋生,”他在2015年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说。

莫迪传记作者、资深政治观察家尼兰詹·穆科帕迪亚伊(Nilanjan Mukhopadhyay)则说:

“他出身于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这一点实际上已经被大篇幅地讨论过了。莫迪先生也对此大肆宣传,因为这让人觉得他是个局外人,不属于印度精英阶层,但他的父亲有足够的钱确保莫迪先生和他的兄弟们上学。上学意味着他没有在其他地方工作。”

穆科帕迪亚伊认为,这些关于莫迪给火车乘客送茶的故事和图片“被严重夸大了,主要是因为向印度公众推销这些是很不错的点子”。

在2021年疯传的一段视频中,莫迪的弟弟普拉赫拉德(Prahlad)说,纳伦德拉·莫迪一直在夸大他作为一名孤独茶贩的成长经历。“纳伦德拉不是一个人卖茶,我们兄弟五人,我们都卖过茶。因此,纳伦德拉应该被称为茶贩之子,而不是茶贩。这是记者们的错误。”

怎么去判断一个印度人是不是“高贵”的婆罗门呢?从名字、肤色上下结论都不靠谱,最靠谱的就是看他的生活方式。

在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里,身为婆罗门的男主帕万捡到一个失语的小萝莉,帕万一家一开始看小萝莉长得又白又可爱,猜测准是个婆罗门,小萝莉在帕万一家也有了不错的待遇。可是当这个小萝莉毫不犹疑跑去了邻居家,自顾自地拿起鸡腿吃了起来,而印度教中认为吃肉是不洁的,所以印度高贵的婆罗门是不吃肉的,帕万对小萝莉是婆罗门的幻想就这样无情破灭了。于是,帕万退而求其次,开始祈祷小萝莉是刹帝利,可这个小萝莉在帕万拜猴神庙时,却跑进了清真寺,裹起纱巾,念起了古兰经,眼前的一幕残忍地告诉帕万,面前这个可爱的小萝莉不仅不是刹帝利,甚至不是印度教徒。帕万家人的态度开始转变,甚至不愿意继续把女孩留在家中。

甘地终身食素周所周知。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同样也是一个铁杆素食者,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读书时,他就一直吃素,不吃任何肉类,而且滴酒不沾,日常饮食很简单,比如米饭、扁豆和薄饼。

不论莫迪是不是出身低种姓,成名后的莫迪一直在恪守婆罗门式的“洁净”生活方式,即使在接待外国元首的国宴上也不见一丝的荤腥(把无肉不欢的大统领特朗普气得罢餐抗议),俨然将要成为毗湿奴的第十一个化身。

要保持洁净自然不能碰“脏东西”

苹果前CEO乔布斯虽然不是正统的印度教徒,但自从去过几次印度后几乎也成了“精神婆罗门”,他原本身患的不是什么绝症,可因为坚持吃素跟不上营养而把自己活生生折腾死了。


另外,在实际利益面前,种姓的高低之争其实就是浮云。

在新版本里,原来的瓦尔那分层已经被印度官方更新为先进阶层 (Forward Classes)和落后阶层(Backward Classes)两大类,其中落后阶层又被划分为:

  • 表列种姓 (Scheduled Castes, SCs)即贱民、达利特
  • 表列部落 (Scheduled Tribes, STs)即少数民族
  • 其他落后阶层 (Other Backward Classes, OBC)即首陀罗和小部分吠舍

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印度政府制订了一些旨在从经济上保护和照顾低种姓阶层的政策,联邦和邦两级政府为他们保留了专门的大学入学名额和政府职位,使之不至于因为种姓和经济等原因“输在起跑线上”。最初这种照顾面很窄,仅限于首陀罗和贱民阶层中最困苦的族群,但随着时代的前进,加上联邦和各邦当权者上台后极力利用OBCS的特权搞权力寻租、利益交换,导致许多有争议的种姓、族群也被列入,并享受上述种种特殊优惠,在一些邦,OBCS的比例已达到公务员和大学生入学名额的半壁江山,消耗了大量财政款项。

为了争取低种姓的“低保”福利,一些贵如刹帝利的高种姓氏族都不惜自降身价纷纷要求政府将它们列入落后阶层甚至表列种姓之列,以至于在遭拒后发动暴力骚乱。

而低种姓人群确实经历了一段时间才开始懂得如何充分享受政府的配额,甚至懂得如何利用自己人数上的优势,在印度的政治生活中咸鱼翻身。现今的印度,选举就是选种姓。各个种姓的政党时而合纵,时而连横,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成立了各种看似奇怪的联盟。比如,在印度的一个邦内,曾经出现过婆罗门政党与贱民政党的联盟,不过,当你了解了这些联盟不过是为了对付共同的政敌(比如穆斯林政党或其他非印度教政党)时,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是,低种姓政党之间也并非团结一致,不同的达利特政党之间、达利特与“其他落后阶层”的政党之间彼此排挤,不希望“他姓”挤进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冲淡自己的权力。因此,一个政党一旦掌握了邦内重要职位,都会马上利用自己的职权,在政府部门内塞进亲友,并拉帮结派地搞裙带关系。在一些邦,为低种姓群体保留的政府职位占到三分之二,但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而竞争上岗的职位很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职位都由相关种姓的领导人分配,由他们的亲信担任,或者公开出售,卖给出价最高的“投标人”。

一些步入“上流社会”的低种姓政客上台后,其贪污受贿状况比高种姓政客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将自己的住宅打造得豪华无比,并毫不掩饰地将这种奢华展示给来访者。他们不仅按照婆罗门的排场进行装饰,还在家中雇起佣人、司机、厨子、甚至专门的扫地工和厕所工,追求起婆罗门式的生活。

在印度,种姓虽然是一道鸿沟,但财富、权力、名望远比原生种姓更重要。就像美国普遍存在歧视黑人,可是奥巴马、NBA非裔球星会被歧视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