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人如何看待广东人和广东文化?

发布时间:
2025-04-18 11:35
阅读量:
1

广东其实是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漏网之鱼,它从未经历过系统性拆分。江浙一带,吴越文化中心已经被打乱拆散了,它们分散于苏南浙北皖南和上海,甚至江西一部分。封建王朝拆除同一文化区域,然后各自并入不同行政区域的理由非常简单,分而治之

由于拆分管理,文化意义上的江南,也就是现在的江浙沪,才有资格成为经济高地。无论这块区域经济多强,文化关联度多高,相互仍欠缺认可度。浙北人觉得苏州人是江苏人;无锡人认为黄山人是安徽人

此外,这个区域的方言已经被弱化掉了,更进一步导致文化认同感的降低。我们没有《广州话正音字典》。我说,这是好事,只有投名状递交了,才有资格在经济方面堪以大任,京爷才信任

再说广东。广东由于开发晚,让他在近代浮出水面之时,以一个非常完整的主体保存了下来。虽然有客家话和潮汕话,但是粤语白话仍然非常强势。哪怕出了珠三,到DeepSeek老板梁文峰老家湛江,粤语仍然通行。要往海南方向进入雷州,才会有雷州话这样的非粤语的出现

除语言外,不止广东,整个南中国对于广州的认可度都极高,广西和湖南尤甚。广州的地理位置优越,顶层对其的定位就是南中国门户

可以发现,广东的岭南文化和行政区划高度重合,省会认可度极高,地方语言极为强势。以上理由,解释了漏网之鱼四字,已经无法说得更明白。换个说法,苏格兰经济人口都不如,爱丁堡作为首府认可度也不高,境内盖尔语已经濒临消亡,仍然谋求脱离英国

广东的朋友也不要沾沾自喜。江浙沪因为让渡了文化和团结,所以京爷信任。而广东,在深圳出现之前,没有这份投名状。有兴趣的可以检索九十年代的南方系媒体和94年分税制改革

广州在南中国的认可度过高,所以需要深圳的出现。粤B并不真的是粤B,而是京B(不是出租车哈)。在强势的岭南文化区域中,需培育一个讲普通话的强势城市来融合当地文化。要知道,97年以前渝本来是川B,深圳现在完全可以做深A,继续做粤B的目的就是在省内跟老广battle经济,融合文化

巴蜀文化也很强势,由于经济总量不够,川A不需要制衡,川渝可以塑料兄弟齐心向前。有时候弱也有弱的好处,广佛这两年经济失速,也可以理解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