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的母亲,全书没有露面的贾敏是怎样的一个人?

发布时间:
2025-04-16 15:36
阅读量:
1

应该是全书里最幸福的女儿了吧。

我提个细节,贾敏的名字。

跟哥哥们同个字辈,从文,正儿八经的“敏”字,寓意也好。名字是父母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可以对比下书中其他做女儿的人,她们的名字如何?

贾家宝玉这辈从玉,和他同辈的女孩儿们没一个名字有玉。


评论里一直有人拿第二回冷子兴和贾雨村的对话来说事,我就直接把选文放上来:

子兴道:“便是贾府中,现有的三个也不错。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作女史去了。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春;四小姐乃宁府珍爷之胞妹,名唤惜春。因史老夫人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一处读书,听得个个不错。”
雨村道:“更妙在甄家的风俗,女儿之名,亦皆从男子之名命字,不似别家另外用这些‘春’、‘红’、‘香’、‘玉’等艳字的。何得贾府亦落此俗套?”
子兴道:“不然。只因现今大小姐是正月初一日所生,故名元春,馀者方从了‘春’字。上一辈的,却也是从弟兄而来的。现有对证:目今你贵东家林公之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在家时名唤贾敏。不信时,你回去细访可知。”

没漏吧?

评论区质疑的点如下:

1.女儿字辈跟儿子同字辈是上流社会的风俗,甄家也这样。

回复:否。先不提贾雨村“不似别家”的“别家”指谁,甄家的内容写得虚虚实实,以甄写贾,以贾写甄的情况太多,我这里取书中其他大家族的实例。

史家:没写湘云同辈史家儿女的名字,没写史鼎史鼐同辈人的名字,不说了。

王家:上一辈是儿子有王子腾、王子胜(前八十回没出场),女儿却是王夫人、薛姨妈;这一辈儿子叫王仁,女儿叫王熙凤,不一样。

薛家:上一辈没提,这一辈出场的两对兄妹,钗蟠和琴蝌,宝钗是乳名,可没说宝琴是乳名,兄妹名字也不一样。

2.贾府的风俗就是儿女同字辈。

回复:冷子兴原话——上一辈的,却也是从弟兄而来的。现有对证:目今你贵东家林公之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在家时名唤贾敏。

冷子兴怎么知道的贾家取名惯例,贾家人到处嚷嚷的吗?肯定是从晓得的贾府儿女的名字总结得来的呀。

那么他是知道了谁的名字,才推出贾府儿女同字辈的惯例?

——只有贾敏。

总得先有事实,才能依据事实总结规律。

到底是贾敏的名字让他误以为贾府有此惯例,还是贾府把自己的取名原则嚷得无人不知?

子兴叹道:“老姊妹四个,这一个是极小的,又没了。长一辈的姊妹,一个也没了。只看这小一辈的,将来之东床如何呢?”

这里冷子兴提到贾府三辈人,偏偏证明此惯例时只能举出贾敏一个例子,是他不知道,还是根本没有?

然后是四春这一辈。

贾府这一辈的孩子里,元春出生在大年初一,是个吉兆,所以大名就是“元春”。但宝玉的吉兆不比元春更特殊?为什么“宝玉”只是他的小名,不是他的大名?

“元春”这个名字吉在“元”字,而非“春”字,真要沾沾姐姐的福气,妹妹们不是应该跟“元”字,跟个“春”吉在哪了?

好吧,就跟“春”了,迎、探、惜这三字又是什么意思?应叹息是富有悲剧美了,是作为女孩们薄命的谶言注脚了,但是是爱女儿的父母会给女儿取的名字吗?

好,到巧姐这一辈,连这个小名都还是刘姥姥取的,之前一直是“大姐儿”。凤姐没怎么读过书,不懂,可贾琏呢?别说大名,贾琏这爹有想起来给女儿取个有福气的小名吗?甚至贾家的各位长辈们,有哪一个想起给这小姑娘取个乳名的?

这些都是我读出来的,作者确确实实写出来的内容。贾敏就是饱受父母的疼爱,限于时代因素,贾代善贾母二人无法对她抱有现代父母对女儿的期待,但给她取的名,给她在家里的疼宠,给她择的婿,在她去世后对黛玉的关爱,全部都象征着这对夫妻对女儿的拳拳爱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