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罗恩会被分到格兰芬多学院?

发布时间:
2025-04-15 18:46
阅读量:
0

我们要理解霍格沃茨分院的底层逻辑。

理解这个底层逻辑要绕个大圈子,不如先看结论:

霍格沃茨四大学院,从来都不是能力学院、技术学院,而是政治学院、立场学院

格兰芬多要勇气,斯莱特林要实力,拉文克劳要智慧,赫奇帕奇要美德——

发现了吗,分院帽分的不是你魔法天赋的三六九等,而是要你回答“你怎么看待世界”的问题,即考察认识世界的首要方法和对人生价值的主张

相比之下,美国伊校旗下的四大学院,水蛇要智者、雷鸟要斥候、猫豹要战士、地精要医生,这是典型的能力学院、技术学院的考察方式。

既然是政治学院、立场学院,十岁出头的小巫师特质到底如何,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至少不如门阀世家重要。


“你怎么看待世界”这个问题,在麻瓜世界有另一个说法,众所周知:

意识形态。

我的个签“五毒俱全”说的是我英国留学+法学硕士+传媒从业的背景,从业过程中,有一次讲座专门说了“如何理解意识形态”这个话题。

课上,授课专家举了一个特别通俗的例子:

你觉得豆腐脑应该是甜的,他觉得应该是咸的,这些“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主张就是意识形态;而当两个“应该是”碰撞时,就是意识形态冲突。

而当你决定将你构想中“应该如此”的世界和自己付诸现实,这个决定就是你的政治立场和主张。


霍格沃茨的四大学院源自四大创始人。学校草创之初,四人立场不同,各自收徒——

这意味着,在那个年代,你被谁纳入门下,就是在为他/她的立场服务。

分院帽则是将四个立场的形而上学化的工具,让四巨头的抱负超越他们的生死,继续有人为之服务。

因此,分院帽的主要任务,可以被归纳为调查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分析其最适合服务的立场阵营,将其送入政治同盟者圈子。

这名青少年在7年的集体生活中稳固、强化其立场,形成该立场下的主张和行动纲领,成为戈德里克·格兰芬多、赫尔加·赫奇帕奇、罗伊娜·拉文克劳、萨拉查·斯莱特林其中一人意志的实践者。


然后问题就来了,人的阵营立场是会变的,更别说小学5年级的小孩哥,有什么要素会让一个人不叛变,牢牢待在一个阵营里呢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成分不能成年再管,面对这个难题,英国的分院帽和中国的《魔法晋书目录》(魏晋史)找到了同一个答案:

世家门阀。

一大家人在那呢,能由得你小子犯混账,最后把九族搭进去?

是可忍,叔不可忍;叔可忍,婶也不可忍啊!

因此你会发现,各学院里都有常驻的“纯血二十八圣族”:

赫奇帕奇有麦克米兰家八代纯血,艾博家源远流长;

拉文克劳有不列颠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奥利凡德;

斯莱特林的圣族有一大堆,毕竟学院主张纯血,纯血家族自然抱团;

格兰芬多有逢战必上头、兑子不眨眼的狂战士普威特,物法二合一、誓死不投降的职业武斗派隆巴顿,以及满门忠烈、无需多言的韦斯莱。


注意,这种世家扎堆抱团的现象,用分院帽的表面逻辑是解释不了的。

大部分小巫师(除了小天狼星这样的人格极端偏科生),明明拥有不止一种性格特质。

那为什么同是既勇敢又崇高,隆巴顿就长在了格兰芬多,斯卡曼德焊死在赫奇帕奇?

你说两家人勇敢和美德的比例不同,那我问你:

野心勃勃、削尖了脑袋往上爬的韦三爷,在争取波特问题上算无遗策的韦七小姐,为啥不去斯莱特林?——七小姐可是鼻涕虫俱乐部的座上宾哦。

机巧无双的韦四爷、韦五爷为啥不去拉文克劳?——弗立维可是爱死了这俩机灵鬼,专门留着他们的反乌姆里奇沼泽呢。

可见,世家门阀影响分院,分院服务政治立场的思考方式,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信口开河。你把这层考虑加入阅读理解,英国巫师界才能真正融入英国社会的整体环境,《哈利·波特》这本书才不像一本幼稚的儿童读物。

同时能想通很多问题。


比如极罕见的门阀叛徒,正传里,独一份是小天狼星(罗琳考虑过把一个韦斯莱写进斯莱特林,后来放弃了),勇敢、机智、赤诚,四家学院有三家合适。

此时开展分院,核心因素早就不是因为他勇、因为他善,而是既然家里管不住他,要让他为谁服务?

结果证明,分院帽功能强大,安排得非常好:让他服务狮院世家,他跟老波爷詹姆处得“像亲兄弟一样”——第三部里弗立维评价道。

再看韦六爷,典型的复合型人才,要胆量能单挑巨怪,要智谋能把巫师棋玩到业余九段,要美德能陪波爷冒死看蜘蛛,哪个学院都可以;

同时,六爷又对家里言听计从,家里的事儿办得干净漂亮,还主动加增量(具体看我写的这篇有涉及到)。

为什么《哈利·波特》里赫敏会看上罗恩,放在现实里这可能吗?

——显然不是“九族与我何干”的罕见病例。

既然如此,那就让老韦家再添新丁,继续深耕格兰芬多啦。


铺垫了一大堆,答案总结已经非常清晰了:

分院,其实是圣族老爷们对英国巫师界权力资源的初次分配;

罗恩·韦斯莱被分到格兰芬多,真的就是因为他姓韦斯莱。

从分院帽的实操看,你也能发现对门阀世家的路径依赖:

被一秒完成分配,分院毫无体验感的,绝大多数都是世家子弟。

比如德拉科·马尔福,分院帽碰下他头发完全是走过场;韦六爷的情况也一样,书里说“一眨眼的工夫就被分到了格兰芬多”,电影里给帽子加了一句“卧槽又一个韦斯莱”。

行了行了戴过了就麻溜儿滚,不要妨碍老子下班。

要想一会儿的,基本上是大门阀末裔和小门阀。

比如纳威·隆巴顿。老隆家没啥人了,那就必须得多看一眼,看家族对你还有多少约束力。

少波爷哈利情况类似,也是老波家没人了,所以分院帽要多聊两句。

真正的分院困难生,基本都是杂姓,在没有世家门阀约束的情况下,必须要慎重考虑。

一方面是以免学生反水,祸乱阵营;另一方面则是衡平力量避免过于明显的强弱悬殊。

比如米勒娃·麦格和菲利乌斯·弗立维,表面上,俩人都是拉文克劳—格兰芬多选择困难,帽子线程超载想到冒烟;但几十年后俩院长坐在一起开玩笑,当时咱俩互换也没啥问题呀。

——分院游戏的底层逻辑,做到院长就看明白了


题外话,分院玩了1000多年,霍校的仪式也在不断迭代。

到90年代,已经有一套成熟方法,罗琳写了一堆,看似对情节没啥帮助,其实都是帮新生不多瞎想,无痛入局的套路。

红火车一跑,先被花花世界唬得五迷三道;大黑湖一过,再被迷航险恶吓个七荤八素——哪个十岁出头的小孩经得住这一套啊。

紧接着,根本不给你机会犹豫,学校大门一开,你二门一迈,帽子一扣一摘,宣布:得嘞您哪,后半辈子就姓狮/蛇/鹰/獾啦。

然后,你看哪个小孩不是魂不守舍——根本搞不清状况就被决定好了——跑向一个长桌。

桌子边上,有个看着很棒的学长学姐向你伸手,说欢迎欢迎,未来七年你会很喜欢这里的。

再然后,邻座告诉你,这个前辈叫韦斯莱、马尔福或者别的什么,哎呀总之就是巫师界的老辈子,我跟你说,流水的级长院长,铁打的韦家马家,凡事心里有数,寸着点哈

你盯着星空天花板似懂非懂地点头,大银盘子上突然蹦出食物——

四大学院的新菜,这不就上来了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