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和美国不能合作,从其他国家身上是那捞好处,反而让其他国家左右逢源从中美捞好处?

发布时间:
2025-04-15 18:45
阅读量:
0

中美目前在争夺的是下一个周期的主导技术,当下哪怕让小国占尽便宜,也没有合作的可能,谁拿到了先发优势,谁就是下一个周期主导国,这个利益太大了,远比贸易逆差重要的多的多的多。、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以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周期开始运转。

第一次康波:1780~1838,英国为主导国,德国法国为挑战国,蒸汽机纺织机时代。

第二次康波:1838~1883,英国为主导国,美国为主要挑战国,钢铁铁路时代。

第三次康波:1883~1937,美国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成为为主导国,电气化学时代。

第四次康波:1937~1980,美国为主导国,日本苏联为主要挑战国,计算机汽车时代。

第五次康波:1980~2033?美国为主导国,中国为主要挑战国,互联网时代。

第六次康波:2030前后可能是复苏拐点,2042可能是个重要节点。

从某种程度上,现在的这种对抗就不是坏事,在疯狂对抗后,中美的科学技术发展会甩其他国家一大截,最终成为合作伙伴,一旦技术上尘埃落定,无论是谁主导,这个世界就只有G2了。


最后就是创新这个东西,并不是灵光一闪,绝大多数的创新可能一百年前就有理论基础了,五十年前就有雏形了,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无数工程师不断努力下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这个过程更像是在刮墙皮,直到某一天,墙倒了,技术周期就到来了,新技术的产能扩张伴随着无限的试错,所以它是缓慢而持续的,贯穿整个周期,并不是说这个技术有多厉害。

AI和新能源大家都比较熟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24年是中国创新药井喷的一年,康方的依沃西单抗在三期临床中打败了全球药王默沙东的K药,百济的泽布替尼登顶了全球BTK抑制剂,恒瑞的GLP-1类创新药组合还没上市就被Hercules以60亿美元买走了除中国外的全球代理,2024年国际市场引进中国创新药资产在全球引进市场份额占比35%,2025年可能会突破45%,引进金额2024年相较2023年增长60%。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