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宦官集团、东林集团、皇室宗亲,哪个对大明的损耗更大?
我这个回答,可能要把全国各地的人都给得罪一遍。
我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特别是唐宋以后一直在玩一个固定的模式,当这个模式玩不转的时候,朝代就崩了。
这个模型,把我国分成三大块,第一块是边疆地区,是战略缓冲地带。第二块是华北平原地区,是政治核心地带。第三块是江南地区,是经济核心地带。
历朝各代的中央政府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在边疆地区,用江南人的钱,卖华北平原人的命。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江南人民花钱,让华北人,去边疆人民家门口打仗,拱卫整个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它的顺序是,要砸就先砸烂边疆,只要战争不烧到核心统治区,死多少人真的不是很严肃的问题。
如果没有边疆地区,就让江南人掏钱,用华北人的命,在华北地盘上搞血肉磨盘。
如果华北沦陷,江南就自己掏钱又掏人,自己去卖命。
比如大唐,对外战争的胜率只有对半开,但是地盘越打越大。到了北宋,没有边疆地区可言,对外战争的胜率非常高,就输了一次,直接没了。
满清下江南的时候,江南豪绅们以为可以继续大元时期的包税制,结果被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还被满清追缴大明时期的欠税。
东林党、宦官和皇室宗亲,他们属于乌龟对王八,同一个鳖样。
问题不在于这个模式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承平日久以后,这个模式会由于内发的原因从内部发生崩坏。
经济和政治,一直以来都是被有意分开的。
包括现在的网络上,北方人对政治和战争,往往比南方人更敏感,南方人对经济和舆论权往往比北方人敏感。这是上千年来,被塑造出的一种四维。
我曾经在魔都工作的时候,认识一个杭爷。现在网上那么多人批判浙江,都不如杭爷当年的一句自我批判来的尖锐。
当年我和这位杭爷讨论浙江人搞经济的特点,我说我觉得浙江人搞经济,很有商周时期的分封制的特点,我自己搞自己的事,别人别插嘴,等我发达了,还要找周天子问问九鼎有多重。
杭爷说(这是杭爷说的,不是我说的,你们要骂娘就去骂杭爷):浙江的那群土老帽搞不懂分封制这么先进的东西,他们搞的是奴隶制。
后来知道了明末还有一场江南奴变,真给我整笑了。边疆一闹就是要搞分裂,北方一闹就是农民起义。到了江南,居然成了奴变。
原先很多解释不通的东西,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为什么上述那个模式最终一定会玩不下去?为什么战火烧到江南的时候,江南人又能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为什么南方向北打统一战争几乎都行不通?
因为在边疆在北方打仗,砸的是边疆人的家,死的是华北人的命。仗打到自己家门口,那死的可真是自己家的奴隶。
王朝初年,由于新朝起于军事集团,能残酷打击江南奴隶主,就能绕开所谓的贵族阶级、士绅阶层,从底层直接收到税。朝廷有钱,这个循环就能开启,这个循环开启,就能维持个百八十年的。
随着发展,当士绅阶层形成,接过王朝的税收权的时候,事情就要发生质的变化。中央政府必须要向江南奴隶主们解释一个问题,万里之外的事情,和江南有什么关系?
加上士绅阶层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一旦涉及到钱,就会出现套利空间,于是,中央政府和底层彻底脱节。
有一个很吊诡的东西,(我前几天才看了一个数据,忘了截图了),大概意思是,越到王朝末年,全国各地的税收全部都会越来越重,但北方地区提供的税收占比反而会变的越来越高。于是,大量的农民起义就会首先爆发在北方。
那么问题就来了,全国各地的税收都变重了,也就是南方人交的钱变多了,但是到朝廷的钱的占比却少了。钱去哪里了?
这种情况到21世纪的今天依然存在。要我说,各位也没必要批评浙爷,这是承平日久以后必然会出现的问题。
当然了,这也不是我在这阴阳浙爷,这是江南地区的普遍心态。连蛙蛙在知乎发贴带节奏,都明确的说,大美利坚天兵登陆的第一天,沪爷和浙爷是第一批投降的。
有一点是要给浙爷正名的。现代战争发展了变化,不再是单纯的陆军作战,而是更依靠海空军,先前江南作为大后方的经验不能硬套到现在。因为现在,沿海才是第一线。
换句话说,现在的边疆和华北,反而比江南更加安全一些。这也是现在江南人民,家国天下思想有时候变得比北方还极端的其中一个原因。大家都懂,打架最好打群殴,打仗最好一起上的道理。
骂完江南当然也要骂华北,主打一个不偏不向。
华北平原在江南开发以前,既是经济腹地也是兵源腹地。江南开发以后就变成兵源和政治腹地了。
南方人有钱。但搞政治的人,北方偏多。曾经我国还有南人不可为相的传统呢。
家国天下情怀重的人,和奴隶主们有一点是非常相似的,那就是从来不把人命当命。唯一的区别是,家国天下那批人,不把抽象上的人命当命。奴隶主则是不把具体的人命当命。
网上一说打仗就喊打喊杀,死个几千万都不在乎的,往往是北方ip。开个黑工厂,死他百八十个人不当回事的,南方ip居多。一丘之貉,殊途同归。
因此,北方人的死穴是明摆出来的,北方人其实不是太在乎小日子的,北方人特别在乎所谓的意义。搁现在说,那就是净整虚的。
这个死穴往往会引发一个非常坏的结果。当他觉得意义破灭的时候,他的反扑也是最残酷最激烈的。今天可以为你舍生忘死,不耽误明天回头就敢端你的京师。儒家思想入骨,但凡意义发生转变,行为就会随之发生转变,他没有一点思想负担。
以前私下里和朋友聊天,我说岳飞这个人就是典型的河南人。从国家角度来说,这是悍将,是国之干城,死都不怕,死的真冤,回头端了临安我都支持他。但是从为人处世的角度说,这就是个一根筋,死的一点都不冤。
那边一群从龙之臣,拥护完颜九妹上台,君臣一心偏安江南。你收复旧都还不够,还非要迎回二帝。封狼居胥不够你打的,二帝在哪你就往哪打是不是?你能不能先替九妹和大臣们解释解释,他们到底是顺承天命,还是趁机篡权?后来的于谦为啥也死了?
有些事,不在于事情本身怎么样,不在于有什么好处坏处。在于这个事会被怎么理解。据抓到的舌头说,二帝已经惨死于敌手,大宋的天上就只有九妹一个太阳,只有秦相一个月亮,大宋的柱国能臣都在临安。你要干一个事,不是非要把真实想法想法表现出来。
一根筋,用的时候是真好用,他要回头干你的时候,也真往死里干你。所以,北方不能有钱,北方要是有了钱,比江南有了权还恐怖。
不是说没有家国情怀的人才能混到社会的上层,而是这个社会不允许一根筋们混到社会上层。因为一根筋们改变社会规则的手段非常血腥,不论高中低层人口,统一受害。而有些人改变社会规则,只以底层为代价。人家自己赚麻了好吧。
边疆地区的问题我不敢过多的讨论,我明说了,这个问题我是比较怂的。
骂一骂江南,骂一骂华北,无非是中东部地区的网友在评论里骂回来,我都骂完人了,没道理不允许别人骂我。反正我这人心大。除了受不了知乎六艺,别的东西,我的接受度都比较高。
有些问题,是真容易把自己弄进去。
更新,我解释一下岳飞的问题。我自己在评论区的评论被吞光了。
南宋武将,想安享荣华富贵,只有一条路可走。仇要报,但不能真报。仗要打,但不能真打。别人拿着作战不利参你,参你劳师糜众的时候,麻溜的卷铺盖回家抱孩子去。以后哪天老赵需要你,你就又回去了。学会耐心等待,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能力。
他老赵家的天下,他老赵自己不心疼,掏钱的人不心疼。你一个外人给你能的可不轻,瞎凑什么热闹?在公司打工你都能懂手不能伸太长的道理,临安行宫里就不是这个道理了?
九妹要报仇,那是因为靖康之难是九妹的家事,他不报仇就站不住脚。秦老爷不让你报仇,那是因为打仗是国事。打输了大家去哪里偏安?打赢了,一个国家整出来俩太上皇,俩太上皇就没有旧部?就没有支持他的地方豪族?太上皇归来,你让一群人怎么办?搞内斗?到时候是死你还是死我?
打,但是不要真打,给天下一个交代就行了。秦相矫诏杀岳飞,矫诏可是诛族的大罪,九妹那么支持岳飞,怎么不借着这个事把秦相给诛族呢?
你就想想,假如你是一个家族企业里的销售总监,这个家族企业遇上了老赵家这种事情,你敢学岳飞吗?新董事长喊几句恢复家族荣光的口号,你还真敢当真啊?打着恢复公司荣光的口号,开展新业务混日子才是你该干的事情。你头上就只有新董事长一块云彩,董事长多了,谁都保不住你。
知乎上有很多学生,有些话说出来有托大的嫌疑。算了,我也不怕你们骂我了,我就好为人师一次,干脆点说出来,或许对你有一些帮助。
就这种一根筋的臭毛病,我自己在职场上是吃过亏的。书上跟我们讲了很多大道理,它也就仅仅是大道理而已,你敢拿着它当行为准则,你不死谁死?
我当年也黑着脸,把上上下下得罪了一个遍,给东家干过力挽狂澜的事情,部门稳定以后,我是第一个出局的。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那些打横炮使邪力,混日子的,后来都升职加薪了。我被迫辞职了。这是一样的道理。
岳飞是我河南老乡,他身上那点毛病,很多河南人身上都有。我经常说河南人一根筋缺心眼,那是因为我真的了解河南,毕竟这是我出生和长大的地方。
我特别喜欢京爷和津爷的一点就是,凡事能不较真就不较真,没啥坏事落人家头上,但好事大多都少不了人家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你不要非得等到自己吃完了亏,才真的知道自己错了。那不就晚了?
知乎上关于职场问题的回答那么多,有些回答可谓是字字珠玑,可是听进去的人有几个?
已经进入职场的网友,我没资格教育他们,大家看了我这些话就当我无聊,开个玩笑供大家乐呵乐呵。但你要还是个学生,少建政,多去职场问题下看看众生百态,那里才是你悟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