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国女患者移植 130 天后出现排异反应,移除猪肾,刷新猪器官在人体内最长存活的纪录?

发布时间:
2025-04-15 18:29
阅读量:
1

好新闻,甚至在我看来,这才是异种器官移植未来主战场。

过去我们做移植总想着把异种器官当做灵丹妙药来一下子解决问题,这种思路其实多少不大合适。

为什么?我们要来看看新闻里最大的隐藏bug是:这个患者本身病情相对较轻。

这一点很关键。

一、个体差异是移植的重要因素

在医学里,有句话叫“病人不会按指南来生病”,其实背后的道理就在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实在是太大了,同样的操作、同样的技术和用药,有的人活蹦乱跳恢复如初,有的人就出了问题,以至于医疗上,对于这种个体差异导致的医疗效果差异一般并不会认定为医疗事故。

移植更是如此,个体情况差异对于移植效果影响十分明显。

就以最简单的肾脏移植来谈,肾脏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器官,结构简单,功能也相对单一,因此也是现实中进行移植的最主要的器官之一。

但是肾脏出问题对于机体影响很大,作为核心排泄器官,肾脏负责全身的代谢废物的过滤功能,而一旦肾脏出问题了,那么就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

比如,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毒素滞留会直接导致尿毒症,进一步引发多系统紊乱,如心血管系统紊乱、血液系统、骨骼系统以及神经系统损害和免疫系统崩溃。

因此,肾脏坏了,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肾脏坏了,而是全身都跟着出问题,最后导致了不良后果。

所以,肾脏的问题轻重和个体状况差异其实影响非常大的。

出现肾脏问题初期,甚至都无需要处理,机体的代偿会让另一个肾来解决问题,虽然有些影响,但是不至于那么严重。

但是出现严重的尿毒症后期,这个时候你换了肾脏也不见得好,因为机体其他部位已经产生了不可逆影响,尤其是心脑血管系统,这东西出问题了,目前医疗条件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受体差异对于肾脏移植后果其实差异很大

二、肾脏移植,越早越好

过去异种器官移植的人2个月出问题,因为这些人往往已经是重症患者了,他体内的器官也多个出现了衰竭,这种情况下,移植肾脏其实并不能解决其他器官问题。

比如去年首例人体猪肾移植成功

这个案例里,患者Richard Slayman是一个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而且已经62岁了(在器官移植中,年龄是一个非常显著地相关因素),这种情况下,不只是肾脏,他的其他部位都出问题了,可不只是单纯的来关注免疫排斥问题。

而目前已经进行的猪异种器官移植案例:

2022年,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57岁终末期心脏病患者

2023年,第二例心脏移植:58岁心力衰竭患者,且存在血管疾病和内出血并发症,无法接受捐赠的人类心脏进行移植。

2024年,首例活体肾移植,62岁终末期肾病患者

第二例肾移植,54岁,同时患有终末期心衰和肾衰

第三例肾移植

2024年,全球首例活体肝移植:71岁肝癌患者(未全部切除肝脏)

可以看到,这些患者都本身几乎要走到生命终点,哪怕是移植一个健康的器官不一定解决问题,唯一例外就是53岁患者Towana Looney,也就是新闻中的这个案例,她是病情较轻。

比如,science报道提及:

Looney went back on dialysis and immediately started to recover her health.
鲁尼重新进行了透析,并立即开始恢复健康。

USA today上报道:

Looney recovered quickly and was discharged home five days after the procedure.
鲁尼恢复得很快,手术后五天就出院了。

其他报道:

早期参与这类移植项目的患者往往是重症患者,随着所移植的器官出现衰竭迹象,患者随之去世。近来,医学界开始尝试给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做这类手术,卢尼就属于这种情形。


事实上,器官移植是越早效果越好,越晚越难以解决其他器官的连锁问题

别看目前人类最长4个月,在非人灵长类上,早就以年来计数了。

之前猪肾移植到猴子身上,生存长达 2 年 (758 天)【2】。

而且,你猜,它们编辑了多少个基因?

而这个猴子是个健康猴,可见异种器官,其实效果还蛮强大的。

目前世界上走的器官移植都是对于终末期患者为主,妄图用一个异种器官来解决问题,说实在的,有点难,这种情况下,正常器官都不一定解决问题。

因此,其实就像本新闻里的患者,发现肾脏出问题,且处于早期的情形下,直接移植异种器官,反而是个好选择,因为她身体足够好,其他器官也没出太大问题,这种情况下,移植过去只需要器官发挥功能即可,而不需要考虑移植过去的其他心、脑之类的器官本身已经受损的情形。


三、还是有个bug难以解决。

早移植,效果好,预后好,

这里的难题就是:目前异种器官移植其实走的是“同情用药”思路。

对于一些“无药可救”的终端患者,使用尚未得到批准上市的药物或医疗器械。

但是,这里本身就是个问题,无可救药,意味着在现行条件下都无法治疗,可是真到了这个阶段,其他治疗又有多大效果?

可是如果你提前介入,比如肾脏已经不可避免走向坏结果的路上了,那这不符合“无药可救”的要求,毕竟还有透析嘛。

所以也很惆怅。

这次美国做的是个突破,接下来如果这么下去,提前介入,那么其实异种器官移植的效果可能会大大改善。

1 First pig kidney transplant in a person: what it means for the future Nature 628, 13-14 (2024) doi: doi.org/10.1038/d41586-

2 Anand, Ranjith P., et al. "Design and testing of a humanized porcine donor for xenotransplantation."Nature622.7982 (2023): 393-401.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