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能否扛得住饱和攻击?
最近小米的事故,引发一个猜想,最近被带的最凶的节奏有几个关键词,“捂嘴”,“全网OTA”
你们有没有想过,想要捂嘴和全网OTA需要小米投入多少人去做PR?作为抠门,性价比员工调侃的小米,舍得花这么多钱雇佣这么多PR人员么?
好了,问题抛给你了。我试图给你解释下。
很多花粉或者说不是花粉的人经常给你截图一张,多少视频被删除,用来证明小米在OTA,我想大家都看到过吧。
首先,抖音每天上传的视频数量有多少呢?接近1亿条。B战平台没有数据,但是B战有400wUP主,假设每人1天发一个视频,那么也就400w的视频上传。我们就按照1亿去算。
你自己想想,想要每天从1亿条视频中,精准定位涉及小米车祸的视频,需要多少人去干这个事情。你自己想想合理么?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为什么上传车祸视频之后,视频会被删除呢?
以下是我的解答
第一,抖音的所有视频都会经过评估审核,也就是流量每次达到一定波峰的时候就会评估一次,流量越大的视频,经历过的评估审核次数越多,基本你看到的所有全网爆火视频,基本都有人工专门去审核过
第二, 抖音是通过机器学习+人工的方式,对视频进行审核,机器负责前几轮,人工负责后几轮,机器负责审核的广度,人工负责深度审核。
第三,在机器审核的过程中,有一项评估指标是防网曝和谣言,抖音有专门的防网爆团队去做这个事情。
第四,每个视频都会根据机器分析出视频特征,并给与他一定的数字签名,当多个同样的视频重复上传,那么他的数字签名是相似的,所以当机器发现某个时间段有多个重复视频出现的时候,会删除重复的视频内容。
第五,当视频流量达到一定值,就会有人工负责审核,而这个环节会针对谣言类视频处理,比如未定性,涉及品牌的话就是品牌方未通告,涉及刑事就是警方未通告等等等,反正经历过疫情事情,你们应该懂为什么要有防止谣言传播的机制在。
以上是我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很多视频内容被所谓的OTA删除并不一定是小米做的,因为小米的PR团队只可能针对部分视频去处理,或者针对部分媒体,比如xx新闻媒体去处理,要么高流量视频去举报处理。根本不可能有人力去针对海量的视频去做举报处理,很多视频内容也是没有关键字的,你是没法通过搜索去搜索到的。而且抖音的搜索只会固定给你展示一定数量的视频。
所以小米只能有限的通过PR举报的方式下架一定数量的视频,无法做到大批量删除视频达到捂嘴,这大批量操作一定是平台方去做的。
那么又有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如此强的机器+人工审核防网曝机制下,依然你能刷到车祸视频?
那只有一种解释,上传视频的,也不是通过人工上传的方式,而是选择机器上传方式,以毒攻毒,这也是机器人的由来。用机器上传+机器人点赞转发+机器人评论来对抗机器审核机制
能通过机器批量上传多个平台的车祸内容。这已经不是普通的米黑能做的事情了。这就涉及到灰色产业了。那为什么有人说小米可以选择去报警处理,制裁造谣的人啊。
因为现在灰产的发展已经形成产业链了。这也是为什么“广东IP”会成为一个梗,被央视点名作为水军大本营,他们现在已经通过比特币支付,匿名社交软件去沟通信息了,你已经找不到源头了。很多无法追踪。
当然,能追到的比如我们看到部分新闻媒体,经常发xx新闻,然后再由部分所谓的KOL去转发评论带节奏。引发舆论,这个是可以操作的。我们拭目以待。以前有个案例,就是某新闻报社主编,让记者去挖掘某企业的负面新闻,然后主编去和企业沟通,你下个季度要再我这里投放多少金额的广告,否则我就把这个负面内容曝光出去。
好了,我说这么多,相信你们自己应该内心有一定的理解
总结下
小米出车祸,正常,毕竟没有车能保证自己不出车祸
有人发车祸视频,也正常,毕竟车祸视频导出有第三方视角
小米公关举报视频,也正常,毕竟这种事情基本上企业都会做吧?娱乐明星都会公关,何况大公司了
但是,有大批量账号不停的转发某些特定企业的车祸视频,引发舆论讨论,这就不正常了。
这可能就是大家说的饱和式攻击。当然,我们提到这类攻击,首先会想到某个品牌,这就是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