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哪吒2》在日本上映门票被抢光,这会不会对日本动漫产生深远的影响?
先说结论,不会。
自己在家赢赢无所谓,碰瓷日漫这座大山就是……离谱。
哪吒2某些剧情的情感表达,都赶不上日漫几十年前的冷门番。
举个栗子:
同样是面对母亲被害死,哪吒2又是回忆杀,又是煽情音乐放半天,把哪吒和殷夫人的母子情煽动到了高潮,结果呢?
哪吒切到了炸毛大号,把鼎炸了,把反派揍一顿,取得了暂时性胜利,之后再没有任何关于他跟殷夫人的画面,紧接着就和基友在夕阳下握手了……
他甚至没有回去看变成丹丸的母亲一眼,也不关心刚失去妻子的父亲如何……(当然,你硬要扯人人家看了,导演没拍出而已,我也拿你没办法,只能夸:你说得对!)
殷夫人之死,呈现给观众的在哪吒心里,那个刚生产完不顾自己产后虚弱,替他挡下拂尘,养大他的母亲就和陈塘关被屠城的百姓一样的,没了就没了呗,反正不能阻挡小爷“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步伐。
我请问呢?这反应对么?哪吒对他妈是没有感情么?你能感受到哪吒在丧母后,除了愤怒开大和耍帅有别的什么情绪上的变化么?
没有。哪吒平静得像他爹已经续弦。
反派跑了他还吹着海风,挺放松惬意的哦。
合着他妈一直单向奔赴呢?生他还不如生块叉烧呢!
之所以拿《寄生兽》举例,是因为两部选择了相似的情节,魔童却没有赋予作为一个孩子在面对母亲离世时应有的正常感情,更别提感情递进引导人物成长。
魔童是爆米花电影没错,爆米花电影里边主角就该是木头啊?就该除了喊口号,一点感情流露都不带啊?你搁这儿玩《模拟人生》呢?
而且饺子这里处理明显稚嫩,依稀记得《寄生兽》真人版,上下两部,导演衔接也是用的“为母报仇”为钩子之一。
就这么说吧,国漫还处在饿了吃饭,渴了喝水的平铺直叙手法上,而隔壁小日子早在十几年前就意识到:人在太过悲伤时,人体会触发保护机制。
就像《寄生兽》里的新一从得知时的不敢相信,到被用着母亲长相的寄生兽一击贯穿心脏,重生后追去复仇,没有一刻松懈;
没有假大空的口嗨:我活不活无所谓,我只要你死!(国漫中二起来比日漫有过之而无不及)
简单几句:“妈,妈,你等着,我现在就把这个怪物从你身上砍下来!”孩子对母亲解脱的渴望,对生身母亲的眷恋透出屏幕。
甚至你单看截图都知道男主是因为什么在愤怒。
直到大仇得报,面对已经没有母亲的世界,新一没有大哭大喊,只是问完爸爸,妈妈走的时候有没有痛苦?得到没有的回答后,倒头就睡。(再此之前,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他为了蹲到杀害母亲的凶手和尽量保护身体和心灵双重受伤父母,自己默默承受了多少)
观众的神经才随着主角稍稍一同松懈下来。
而失去了母亲的新一生活有没有变化呢?
有!
新一从此以后不会哭了,心痛到极致也流不出泪来。
直到——
另一只寄生兽,为了保护她用人类身体生下来的孩子而死在了人类的枪口之下,新一的眼泪才重新回来。
“母亲的离开,在他心上开了一个洞;而另一位母亲的离世,堵上了那个洞。”
哪吒:我压根没开,也就不用堵了。
就问这一点情感递进的处理,哪吒拿什么跟日漫打?
原本只是随手一码,没曾想引来这么多“赢学家”,还真是多谢你们看得起我这只知乎小透明!
说点长小日子志气,灭自家骨气的难听话:
票房再高又如何?想要与日漫相提并论,国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看不到自己家短板,所谓“中国动画站起来走向世界的复兴活动”开始即结束。
另外:《寄生兽》是日本1990年的作品……这几年日本动画质量是良莠不齐,但你们“赢赢党”想看到的日漫灯尽油枯,被《模拟人生》吊打的局面,还得往后延延。
还影响深远呢,先追上人家步伐再谈超越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