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给俄制坦克的安全性辩护?
坦克炮塔,航向角的防护,测量与计算方式。
冷战结束后,90年代设计生产的T-90A、T-80UD(巴国),几乎是按照上图的描述,设计炮塔的主装甲布置。
30×173毫米APFSDS穿甲弹,贯穿100+毫米的钢板:↓
步战车机炮发射穿甲弹能否有效摧毁主战坦克?马里乌波尔战役,乌军BTR-4在巷战,使用2A72机炮,伏击俄军,打爆了数辆T-72与T-80坦克:↓
现在步兵战车能否干掉二战时期的坦克?仔细观察视频,T-90M都是1点钟与2点钟方向(30度、60度)被25毫米炮弹击中。
【布拉德利M2A2使用25毫米链炮对阵俄军T90坦克,-哔哩哔哩】 https://b23.tv/3jkI93r
K2坦克的航向角,也是,被乱穿。
但,朝鲜半岛的地形,长这样,装甲部队很难展开,都是狭窄的山谷小路:↓
【[海外军备]韩国陆军部署编制与装备-哔哩哔哩】 https://b23.tv/RYgGHz5
波兰本土生产的K2PL,东欧大平原作战,将K2炮塔侧面的储物箱,替换为几百毫米复合装甲,加强航向角的防护,K2PL全重增加至60吨,K2约55吨。
如何评价韩国的k2主战坦克?很多人,竟然不知道,坦克装甲作战的“反斜面射击战术”:↓
请问坦克首上迎弹和首下迎弹有什么优劣?四种类型的“反应装甲”。勒克莱尔、豹2的炮手目镜的光学通道,“穿透”主装甲的原因:↓
梅卡瓦坦克的防护能力到底如何,之前对T72一打八,为何今天扛不住RPG?前后钢板之间"垂直线"的厚度,M1车体首下约700毫米,是T-90A炮塔厚度(600毫米)约1.2倍,是2A46转盘坦克的车体首上厚度(200~250毫米)约3倍。
苏俄各款2A46转盘坦克的首上,复合装甲的前后钢板之间"垂直线"厚度大概200~250毫米。计算倾角,首上的"水平线"厚度大概550~650毫米,这也是平地对射的防护厚度,不是防护能力。
“倾角”对装甲的防护能力增强,钢板的提升幅度,超过复合装甲的提升幅度。100毫米钢板,60度倾角的防护能力,大于200毫米钢板。200毫米复合装甲,60度倾角的防护能力,小于400毫米的同等工艺复合装甲。
2A46转盘坦克的车体首上,厚度小,200~250毫米,只能布置1~2层复合装甲板,防护能力很是羸弱。
M1豹2的车体首下,厚度大,600~700毫米,可布置多层的复合装甲板:↓
以下图为例展开说明,"勒克莱尔"车首的主装甲,三个700毫米的LOS,上中下。平地对射的情况,上层700毫米LOS防御能力是最弱的,中下层700毫米LOS的防御能力较佳,因为后者堆叠了多块的复合装甲板。
M1车体首下的复合装甲,厚度(近水平线)800毫米:↓
【M1坦克车体正面装甲包厚度的分析与计算修正-哔哩哔哩】 https://b23.tv/CGI8zxn
一些型号的豹2车首处,加挂了一块装甲,所以,这些豹2趴在反斜面(土坡约10度),车体首下的防护厚度超过7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