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抗战究竟是打光了精锐,还是打出了精锐?
国民党被骂的一个很重要方面,不是他坏,而是他蠢。
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国民党的军官,尤其是高级军官竟然没有一个人好好研究过究竟什么样的装备适合国民党军使用。
换句话说,你让国民党的这帮人自己去买装备,你来付账,他们都不知道买什么装备适合自己。
做个对比,你看日军是怎么搞装备建设的。很多人都吐槽过日本的装备很奇葩。但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哪怕忽略重装备的差距,就是单纯的轻步兵对决,国民党军都输多胜少。而且后期国民党军能赢,往往是自动火器大量装备导致的。并非国民党军本身的步兵战斗水平和日军相同。国民党军包括后来的果粉们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日军步兵这么能打。他们总是归功于,日军装备先进,拼刺刀厉害,枪打的准这种很肤浅的层面。
其实这个问题中共搞明白了。中共很早就意识到,在轻步兵作战中,日军是怎么作战的。这个日军作战,是以小队为基本单位,核心围绕掷弹筒展开的。重机枪也好,日军的刺刀冲锋也好,还是三八式步枪,都是用来保护掷弹筒输出的。所以尽管三八大盖和歪摆子机枪很多人都说设计的很成问题,但是这两者射击精度极高,相互配合。三百米内任何小股部队的零星进攻都无法摸到掷弹筒。这样,日军的掷弹筒就可以从容地对高价值目标进行炮击。而且这些武器装备对后勤要求小,日军使用训练也容易。
后来四野总结战术的时候,就强调轻步兵应该练习什么,五个科目,射击、投弹、刺杀、爆破、土工。步兵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己方的基层重火力单位。
但是国民党就没有想过这些,他们总是觉得,自己输了,是因为机关枪不够多,火炮口径不够大,而从来没有考虑过,你的这些士兵,有没有能力驾驭这些武器。或者你的后勤能不能允许你,端着个机关枪随意去突突。
有人会说,这种小小的步兵战术有什么用,我用大炮一轰,飞机一炸就完事了。有句话说的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连个步兵战术都玩不明白,专业性更强,对组织技术能力要求更高的炮兵空军你就能玩明白了吗?你更玩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