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务部长宣称将来有百万美国人能去拧螺丝造iPhone,你认为可能吗?
2024年底,美国东海岸码头工人罢工。最终达成了6年涨薪62%的协议,关键是还达成了另外一条协议:要求十年内不得安装任何自动化设备。
我和同事出差时讨论过这个问题,共同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的工人阶级已经完全被资本驯化,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要争取什么。只要在中国上过中学,学过政治经济学,都绝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跟机器争岗位”,这是工人阶级应该争取的吗?
我对同事说:他们应该要求所有码头都大规模建设自动化设备,同时不允许辞退任何一名工人,就像中国的国企一样。
我同事进一步说:何止这些,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增加企业收入,工人工资应该进一步提高。
肯定会有人说,国内的企业也不都是国企,民企不也是想裁员就裁员吗?我并不是说国内就已经达到了共产主义的水平,这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想讲的是以下这些,制造业在中国突飞猛进,核心的推动力到底包含哪些?
上学的时候学过马哲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非常感谢党和政府无私地把这些“帝王之学”教给我这个无产阶级子弟。这些放在古代,谁要是偷学那是要杀头的。
我们一起复习一下中学知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生产关系就会发生改变。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结论:在生产力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开始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建成制造业大国。
中国的工业发展有哪些优势?人力成本、国际环境、环境成本等等,这些都在某个阶段起到了作用,但是这些条件都在变化,不变的是什么?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
在中国,国企是不把利润最大化作为最高目标的。
比方说国家电网,长达二三十年的时间电费保持稳定,这在绝大部分国家都难以想像。这二三十年通货膨胀达到多少?国家电网如果将追求利润作为最高目标,该怎么决定还用想吗?
再往产业链上游看,电价能平稳,是因为煤价能平稳。煤价为什么能平稳?因为煤矿是国有资产,电厂买煤有长协价。2020年动力煤市场价最高达到3000元一吨,全年在2000元附近震荡,但长协价就是几百元。这在资本主义国家可能吗?(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山西、内蒙、河南、陕西等产煤大省在用低煤价补贴全国),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国一盘棋,转移支付也是这个道理。
还说电价,大概是十年前,最开始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时(不是光伏),电网的收购电价是1.2元。算上杂七杂八的成本,电网是铁定亏损的,上网的电越多亏的越多。如果只算成本账,电网会收购吗?太阳能光热发电还能发展吗?
正是因为矿产、能源、建设、化工、交通等等各个行业的国企没有把利润最大化作为最高目标,中国的制造业才能有低成本的优势。中国才能全产业链自主发展。很多短期内不赚钱的行业才会有人愿意做,才能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坚持不懈直到完成。
生产力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生产资料私有制只会提高成本,降低效率。让企业变得更加贪婪短视,让工人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绊脚石。没有组织和个人愿意牺牲自己,成就别人,更不会为了子孙后代委屈自己。
只要美国的政治制度不变,经济体制不变,它在制造业领域永远不可能达到中国的高度。
最后,我出生在80年代,小时候的理想是当解放军,最爱看的电视是《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无数次自我拷问“假如我被严刑拷打,能不能挺过去?”,每一次的结果都是:哪怕一头撞死,绝不投降。真是红得不能再红。上中学的时候爱看《青年文摘》、《读者》。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也曾不坚定过。现在回过头来,学校里学的马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怎么就给忘了?真的既没走脑也没走心。不过死记硬背也有好处,经历到类似的问题,就能找到答案。
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肯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作为一个上个世纪出生的老人,亲眼见证了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迷茫无助的九十年代,自我反思的新世纪,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在一步一步踏实前进,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一个错误一个错误地改正。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政党,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勤劳可爱的人民,在我们面前,美帝国主义没有任何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