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四界,为什么只有问界成功?
鸿蒙智行注定走不远,这是他的合作模式注定的。
看问界m7先后推出了22款,24pro版、24plus版、24max版、24ultra版,为什么短短一年他要更新换代这么多版本?
因为华为要销量,每销售一台就可以拿到提成。但售后呢?他不需要,因为他拿不到钱。他也没那么多精力,没那么多员工去维护,而且会摊薄利润,划不来。
他也不需要回头客,不需要维护品牌粘度,因为品牌都不是他的,他只是一个技术提供方,像博世一样。你见过博世OTA他卖出去的技术方案吗?没有,华为同样也不会持续提供。
所以22款问界m5、m7都有停止ota的黑历史。同样都叫m7,但每次ota都分三六九等,更新内容都不同。推出时间越长的车型,更新内容越少。
最可怕的是,华为参与度越高,车企参与度越低的车型,都将是一锤子买卖,根本不可能常用常新。因为车企没有这个技术力量,华为也不愿意投入。
比如说赛力斯,这个车企的技术力量就很低,他和华为的合作只是执行者。
所以我们看到智己为了提升品牌粘度,可以给他的老款车型增加智驾功能,因为这是他自己设计的,他能改,他知道怎么改。
但赛力斯不行,他不知道怎么改,他没这个技术。他的确可以让华为帮忙,但这是另外一个交易,需要额外付钱,资本家愿意吗?永远不会的。
随着鸿蒙智行合作的车型越多,他提供服务的难度越大,他从销售量提取利益的欲望也越高。最后,他可能像博世一样,只是研发、卖货、不提供OTA。
但不提供OTA行吗?短时间换代升级用户受得了吗?换代产品硬件不通用用户没有怨气吗?
任何品牌车企都会因此损失信誉、品牌粘度,甚至会因为一个品牌导至整个集团品牌,这样的车企还活得下去吗?
最后的结果就是车企受伤,消费者受伤,而华为赚得盆满钵满,还不受影响,因为他会说这不是他的品牌,他只是技术提供方。
当合作厂商信誉受损之时,华为不造车的限止时间也到了,那时候他将重出江湖,收编车企,打造自己的品牌。那时候就没有鸿蒙智行了,只有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