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去日本一些凋敝的县城旅游,而外国游客一般不会去中国的县城旅游?
这个问题,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当然是很关键的一部分。
但最现实的问题其实还是「基建和服务供给」水平不行。
-
我应该算是去过比较多日本乡下的,已经去过大部分都道府县了。
我去日本很多凋敝乡下旅游的理由,一是寻求「清净」,因为出去玩,大多默认去人特别多的地方,中间要穿插点清净的体验,作为一种调和。
特别是社交媒体时代,大家都被各种社交媒体指挥着往少数地方挤,很多以前体验很好的景点,比如镰仓 or 河口湖,现在的体验已经被烧焦了。
二也在于,日本乡下的基建和服务水平一点不差,我说一个点,日本只要是有便利店的地方,无论是东京大阪还是那种只有 10000 多人口的温泉乡,便利店提供的都是一样的 SKU,品控特别一致。
这个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国土面积小、供应难道要低很多,另一方面也在于日本食品工厂的品控水准就是相对高一些。
对比国内,北京和上海的 LAWSON 都提供不了一样的商品,更别说小城市了。
-
当然,我说的乡下,也不是夕张、鬼怒川那种已经完全凋败,甚至地方政府走向破产的小城。
日本大部分小城,最大的问题还是人口稀少,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老龄少子化冲击,处于一种泛意义上衰败。
这些小城,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基建老化」,你的第一眼,当然是很容易看到的就是各种老化的房子,但实际上,日本只要有人的地方,你往里面去看它的「软件」,都不会很差。
比如日本最南端的指宿,我当时去的时候住的温泉,已经至少 40 年没全面翻新过了,房间虽然旧,很便宜,但依然很干净,住的很舒服。
包括这个地方中心地带还有一个老的看板,已经破败地不成样子了,当地可能没钱翻新,也没太多人来,但这对旅行体验的影响并不大,对吧?
国内一个县城要做旅游开发可能第一就是要把看板做得又新又大,供领导视察,但实际上酒店的卫生、服务的水平,这些细节,咱不是第一天当老中,就不需要我多说了吧?
包括街道,很少有车路过,但依然是修得非常平整的沥青路,修建的方式、质量和东京并没有区别,不会一踩一个泥坑,也没有不好的气味。
自贩机、便利店都有的,我在走之前还吃了一家拉面,水平不低。
又比如 2023 年夏天,我去了爱媛,去了那边一个秘站,就是一个很偏僻的车站,下滩。
那个车站一天只有几班车停靠,可以说是乡下中的乡下。但在那个附近,有一个小学,小学旁边有个商店,在卖一些小吃。他们卖的这个汉堡,里面夹的是本地捕捞上来的一种特别的鱼,做的天妇罗,特别好吃。
我们去的那天,刚好是那个小学的家长带着小孩组织了一个海边戏水的活动。
几个家长,还有老师,应该都是本地的熟人,开着 K-Car,在学校旁边的海滩上搭了个帐篷,弄了烤肉、沙拉、意面,还有饮料,小孩就在海滩下面玩水。我偷看了下他们吃的肉、虾,都是一看就质量很好的食材。
去日本小地方玩,经常会有这种体验,就是偶尔能吃到远超你预期的一些吃的,因为东京大阪这些大城市,很多餐饮业可能早就预制化了,只不过是水平质量比较高的预制菜,想吃到新鲜手作的东西,就得去高级店,或者是苦苦寻找。
但反而是在小地方,在乡下,有很多新鲜的吃的,而且水平一点不差,甚至很高。我在出云吃过一个特别好的面包,在宇治吃过特别好的意面,更别说每个地方都有的本地特色的拉面……都是例子。
-
我觉得可以这么说,日本的地域不平衡,其实主要是人口分布的不平衡,而不是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就是说,日本小地方的人,他们的收入、消费相比大城市,其实并没有那么悬殊,东京社畜多赚到的钱,其实更多也是在支付一些「大城市税」,而并没有转化为绝对的生活水平的优越。
日本大部分小地方人,在生活方式、品质上,其实和大城市并没有那么本质的区别。
这种平均不只是体现在吃、喝上,更体现在文化和精神上。
今年去北海道,这种感受尤其明显,北海道每个小地方,可能只有几万人的地方,他们本地的吉祥物设计都特别可爱,比如这个知床自然公园的吉祥物 TOKO 桑。
以及还有一个我特别喜欢的,釧路艺术馆的这个小海鸥,momo 酱。
这个差距,很难准确反映在经济数据上,包括要统计一个国家之内的地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涉及的数据和口径差别就太大了,我也没时间去查这些数据了,但这个意思我觉得不难理解。
-
最后我想举的一个例子,是武雄市。
这是九州一个,不算偏僻、落后,但规模确实很小的小城,全市 47136 个人,人均 GDP 23800 美元。
去年夏天我偶然路过这个地方,在这里呆了半天。他们这里有一个图书馆,是茑屋书店承包修的。
这个图书馆,我毫不夸张地说,即便在全世界,也是第一梯队水准,和上海上生新所的茑屋书店很像,放在上海也会成为一个网红打卡点那种感觉。
但这个图书馆就是一个 50000 人不到的小镇的图书馆,地方政府修它的初衷,不排除有吸引游客的考量(武雄本地主力产业之一是温泉观光),但实际更主要的,还是从本地市民使用出发。
我去的那天是周六,里面基本都是本地人在读书、喝咖啡、自习。
这我觉得也是一个很大的差别,一个「县城」,想要吸引游客,最重要的方式其实就是把本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提起来。
因为所有旅游,到最后都是「体验另一个地方的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