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冬萍事件,说明了什么?
先静下心来,思考一下
社会运转的核心中坚力量仍是三十至六十岁的中年男女,离现在网上所谓的“觉醒男性”主体还有点距离
现在生育率结婚率的逐年下滑仰赖的是90、95后,而不是借虎皮扯大旗的00后、05后,00后男性都才刚刚可以到结婚的年龄,离生娃都还远着呢
包括互联网博主鼓吹“舔狗经济”的衰退,是舔狗没了?还是舔狗没钱了?这两个因素哪个是主要的因素?哪个权威机构出具了论文支持他们的看法?
用脑子想想也知道,如果一个时代中,家庭内的财权掌握在女方手里是一个常见甚至是被鼓励的情况,靠所谓的三四年“男性觉醒”,就能把财权收回?你在开玩笑,人家甚至都不一定知道男性觉醒了
这还只是理论上转变速度最快、最小的共同体,想要突破路径依赖都如此的困难,更何况是公司?社会?
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觉醒男性”的尴尬地位,似乎是代表了未来男性的趋势,又似乎是小团体闹麻了纯纯信息茧房共振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
由上述导致的一个现象,即:随着“觉醒男性”在各种社会事件中屡屡发声,只会以极大的声量创造出极小的战果(例如京东事件),或者干脆就是贷款唬人,于是新一批唱衰的博主登场了
与无脑吹捧“觉醒男性”的博主作为一体两面的存在,他们不会直接批判男性的觉醒,这批人在通常扮演理中客的角色,一般站在保守或者保进步主义的守的立场
无论是传统大男子主义还是上个世纪的←经,都以“女性为弱者”为前提,且在建构过程中都存在女性视角的缺位,叠加上自媒体时代人人可以发声的特点
性作为了解起来最简单、传播能力最为广泛的观点就成为了观点的底层逻辑
incel、性压抑是他们的起手式,“你”需要性且“你”一定被性所驱动;同时,性专营时代下,你对性资源的获取只能通过恋爱、婚姻
由这一逻辑链条可以推得,“你”的“觉醒”是对自己不负责的,是必须要批判的
不恋爱结婚,难道去~吗?
而且你不结婚生娃,你老了大概率会被社会折磨,基因则一定会被自然淘汰,这注定是一条死路
归根结底,你的“性”不属于你自己,要么用彩礼/工资洗白,要么变成孩子为社会做贡献,要么干脆阉割
总结下来,围绕“觉醒男性”,双方都无法及时的验证自己的看法,只能不断的造牌,一方在喊自己“未来可期”从而企图塑造新的共识,一方则据有维护者的地位对其进行打压,这么多年都是这样,你凭什么说他是错的?又怎么保证你是对的?
两者哪个是对的,甚至说对自己所在阶级位置相对比较好的,都要几年十几年后才能看见效果
但是,但是,如果你看了庭审直播,你或许会有疑问
为什么一个男性可以如此的卑微?如此卑微的他又换来了什么?
一个木讷的、不善言辞的老实供养者,血汗钱都可以不要,只是要求探视孩子的权利都要被反对
一个处心积虑的女性,早早的准备好了证据、话术,在最后的最后,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当一个人基本的尊严都被践踏,被迫付出了自己的全部而无所得,你再怎么论证男性的性压抑导致的“不得不”,再怎么描述女性的被剥削、一个夫妻和谐积极的愿景、一些有关于民族的宏大叙事,都有些苍白无力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留下来的只会是蜷缩在传统中同样处心积虑的男性,与打破枷锁迷茫的走向未知的新男性
资本压的你直不起腰已经很无可奈何了,无论怎么选择,至少要记得爱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