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5.8mm子弹的优势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5-01-10 22:35
阅读量:
3

运气好(不开玩笑)

一款保守到不能再保守的设计,夹杂很多莫名其妙的技术指标,比较着不是一个赛道的选手,用十分落后的生产工艺造出来的廉价子弹在服役几十年后迎面撞上了世界先进军事潮流(摊手)

本质上就是用一个缩小化的53式弹头塞进了缩小化的56式弹壳里,装一堆廉价发射药打个280膛压的小口径机枪子弹(就这破玩意)

各项指标直接对比56式,部分对比53式,既没有5.45系列完善的需求调研和前期实验,也没有5.56系列的长期改进,拿各方参数照猫画虎,结果整出了一个整体而言还相当不错的东西(这都没翻车,可见设计有多保守)

侵彻力比肩7.62x54,空腔效应远好于7.62x39,初速高弹道平直,极远的失稳距,极远的翻滚距,便宜的让人死心的价格,兼容旧式机床的生产工艺,直接让TG一步走出了放弃中口径的大跃进(无贬义)

实际上三种小口径弹并没有比较的意义。俄系5.45作为冲锋枪弹的延续,越近越强,距离越远越拉跨,导致俄军放不下中口径,否则300米外就抓瞎。美系5.56作为猎枪弹的延续,磕完药在优势距离(150-450码)各种美好,不磕药或不在优势距离就各种拉。中系5.8作为机枪弹的延续,追求在各方面都过得去的情况下,尽量拉长弹药稳定距离,导致离了长管打不了,对无防护目标的杀伤力也不够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