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觉得申论好难?

发布时间:
2025-01-08 18:28
阅读量:
2

在单位写了五六年大材料了。

大多数人根本没搞懂申论的本质。(可以关注我的知乎live)

申论,不是考你定国安邦。不要指望撸出一篇让考官直冒冷汗拍案叫绝的《当代过秦论》。

那申论考察啥?

两点,“表达能力”“归纳能力”。简而言之,你干净简洁地把一篇议论文三个点一个中心说清楚,那就成功了。

注意:不考文采!

然后你又会问了,我表达很好啊,申论为啥不行。

不,你表达不行。优秀的表达“清晰”和“简洁”

举个例子。我上厕所手打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申论例子,其中第一自然段

虽不见得多好,基本上做到了干净简洁。

而“除杂草”“种优苗”“施好肥”,三个比喻,不是为了文采,是为了清晰,阅卷人一目了然,知道我想说啥。

三个分论点:

1.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拔杂草”,整治就业市场乱像。

2.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种秧苗”,培育多元就业渠道。

3.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施好肥”,出台更多就业政策。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以上的什么整治市场乱像、培育就业渠道、出台就业政策,都是从原材料中提取出来的,而非事先背的什么模板。申论大作文写作都是以大材料为基础,我是最讨厌模板化写作的)

不信各位去看看党煤,有生僻字吗?有拐弯抹角吗?有大量的形容词副词花花草草吗?

没有吧。

大量的短句,就是为了浅显易懂,简洁明了。

这就是公文。


要学好申论,道理也是一样的。

千万别以为,申论写的是啰啰嗦嗦废话,更不是比拼文采。

第一句交代背景就老老实实交代背景,用短句简单明了直接说明即可。不要又是感慨,又是回忆,又是墨迹。

各位可以拿几篇申论范文,体会一下人家是如何表达得干净简洁明了,然后好好模仿。

再把你自己写的申论拿出来,一句一句改得清晰简洁。

此外,我再分享一套公考资料,主要粉笔的申论真题演练的一些讲解资料,几乎包括了所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也包括了应用文的写法等待,我传到了夸克网盘上面,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公考省考的朋友,可以多用这个app。真的。网盘不用充会员下载材料也不限速,最高5倍速看视频,公考刷课都可以倍速看,国考温习倍速播放都没问题。

链接:

pan.quark.cn/s/ce210651


网上很多文章都喜欢提到“申论思维”

“写文章要有申论思维!”

“多看报、多看新闻,培养申论思维!”

“你这写出来不行,没有申论思维!”

……

那么问题来了,道理啥的,俺都懂,但是……

那啥是申论思维?

申论思维,鄙人看来,就是“站高一个层面”看问题的思维。

举个例子。

比如最近吧,肺炎闹得慌。

如果你弟弟问你,咋防肺炎,你会肯定说:戴口罩、少出门、勤洗手……

这是肯定没问题滴

但是,如果你是社区主任,眼里就不能只有弟弟啦。

脑子里,应该是俺们社区有几个小区、多少人、多少超市、多少电梯……甚至于哪条路口进进出出的人最多,大妈们最喜欢在哪里跳广场舞……

然后,防护措施:

1,高密度人流区域要疏散劝导(比如广场啦、大街啦)

2,重点部位要经常消毒(比如小区电梯、超市啦……)

3,还要一个小区一个小区查看物业公司是否宣传到位……

不简单吧?

同志们,社区主任不好当啊……

基本上,你能达到社区主任的考虑问题水平,就可以说具有申论思维啦~

想想看,如果你是社区主任、镇长、县长乃至市长,具有站高一个层面看问题的能力,你写申论肯定是这样的:

提到教育:从社会层面看……从学校层面看……从家庭层面看

提到养老:一,国家兜底政策不可缺……二,社会养老产业要跟进……三,家庭传统养老要发扬……

只要掌握了这种看待问题的能力,申论分论点的归纳总结才够味。

话虽如此,那么这种思维能力哪里买得到呢?

看《新闻联播》?看《人民日报》?

还是算了。

我敢说,90%没当过公务员的人,看这两大媒,品不出任何有助于申论的东西。

个人推荐《半月谈》,我们单位常年征订,我个人也喜欢看。或者关注半月谈的公众号也不错。

有条件的朋友,哪怕是旧的也可以掏来,每天翻翻感兴趣的内容。不用看太多,每天一两篇文章就够了。

三五个月,基本就会有提升。

但是,有人可能会说了。

还有一个月就考试了,咋办……

别急,好在,申论那十几页的材料,基本已经把观点给你提炼好了……

那大段大段的材料……你品……细细品……

第一个材料往往先跳出来吓你,甩出现实问题?

第二个材料是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卧槽有个A市做的很好啊,他们采取了一二三四五的措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第三个材料对于全国来讲,这个问题很严峻哦,某专家发出肺腑之言~

第四个材料发出畅想,除了一二三四五,我们还可以做六七八九十啊!

……

是不是大体都是这个套路……

那些专家说的肺腑之言啊,那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啊,不都是你的分论点么???

实在没时间锻炼申论思维的朋友,要抓住材料好好利用啊!

把真题练够了,也就差不多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