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举行年度记者会,称俄愿在乌克兰问题上妥协,如何看待这一表态?俄乌冲突 2025 年会结束吗?

发布时间:
2025-01-05 20:56
阅读量:
3

普京说了实话,也说出大多数俄罗斯人的想法。俄罗斯不能击败乌克兰几乎是心照不宣的事实了。

俄罗斯舆论对这次《连线普京》中普京的一些提法有很多负面评价。

比如普京讲俄罗斯通胀,他解释是俄罗斯人吃肉多了,达到人均80千克每年,是世界平均水平两倍。但是,1990年,苏联解体前夜,苏联人均吃肉量已经是76千克每年了。老百姓对普京这个解释非常不满意。

战争打到第三年,表明“希尔维克集团+寡头垄断企业+皇俄十字军+进口替代”这个模式的上限,已经到顶了,不足以打败乌克兰。

现在俄罗斯经济存在结构性问题,而且是普京政府这个架构难以解决的。

1,能源企业巨幅亏损。北溪一炸,俄气就巨额亏损。为什么俄罗斯在库尔斯克磨磨蹭蹭的,就是因为苏贾天然气计量站是俄罗斯往欧州输气的最主要的枢纽。最懂俄罗斯软肋的,还真是乌克兰。如果打急眼了,乌克兰暴走炸了苏贾计量站,那么俄气就玩了。

因此,乌克兰炸北溪和发兵打库尔斯克,占领苏贾,是非常非常高明的战略,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这是定论,不容置疑。苏贾天然气计量站的战略地位,要比红军城和巴哈穆特都要高。而且俄罗斯还不敢强攻。苏贾,未来大概率是拿乌东地盘换回来的。

如今,俄气已经实质性放弃了往中国铺天然气2号管道,当然俄气也不会铺贯穿伊尔库茨克到海参崴的远东天燃气管道了。俄气和俄高经的内部报告说,这些东方管道是金管,相当于把金子埋到地下,亏本。实际上,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天然气入户铺设,都停滞了。有人交了钱了,3年都没有铺管道。有老同志气不过,打电话去投诉,还被俄气的管道承包商骂了一顿。

俄气为了找补亏损,对国内涨价,因为俄罗斯天然气发电量占到全部电力的1/3,所以电力涨价。电力涨价驱动了整个公共事业的涨价。同时,俄罗斯农资的基础是天然气,天然气涨价,化肥农药都涨价。南俄平原的小麦种植户已经抱怨利润大幅降低了。

2,俄罗斯政府财力不如大型私有银行。现在俄罗斯大型银行的收入是俄罗斯中央政府收入的4倍。俄罗斯存款利率搞得那么高,居民存款暴涨。银行对外贷款利率也暴涨。银行利润越来越好。俄罗斯银行乐开了花。俄罗斯政府财力持续衰退,银行实力持续增强的态势。到最后,国家和银行谁是主人,都不好说了。

3,俄罗斯财政部拿财政盈余吃利息。俄罗斯财政部手里有很多钱,大概是3000亿美元的盈余。但是财政部和央行互相不配合。你央行为了压通胀,把利率搞得那么高。我财政部怎么花钱搞产业扶植,肯定是投一个亏一个啊。我财政部不如把这些钱购买理财、债券吃利息,至少我管理的钱也在涨,是我的政绩。所以,财政部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减弱了。

4,军工利益集团膨胀加剧。俄罗斯在2024年投给军工企业的政府投资,翻了一倍,同时通过命令要求军工企业完成生产订单。于是,军工企业就开高价找人。一个车工,在民营企业能拿8.5万卢布月薪,在军工企业能拿到16.5万卢布月薪。那么民营企业就留不住工人了。民营企业没办法,也只能涨工资。

同时,因为乌克兰人找中亚斯坦人干了几件大事。俄罗斯人非常排斥打黑工的中亚人,不利于弥补劳动力缺口。

此外,军工企业不受账期影响。但是民营企业因为结算问题,现在就VTB一家结算行,国外企业的回款,往往要1个月以上账期才能打到俄罗斯国内。但是民营企业就得找过桥贷款发工资。这么一搞,民营企业日子非常不好过。也得涨价。

对军工利益集团的膨胀,俄罗斯有历史心理阴影。因为军工部门的产品,是回不到实体经济的。打输了,就无了。不打仗,军工产品就扔在那。打赢了,占领的土地还需要进一步的投资才能转化为财富,乌东能直接抢的财富不多了,军工部门不能带来短期财富了。

5,民营企业日子不好过,要求加关税,对他们进行保护。然而,进口替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苏联解体后,整个俄罗斯工业体系躺平那么多年。好比一个劳动力,饿了5年,肌肉都流失了,骨头就酥了,现在立刻让它去奥运会比举重,比拳击,肯定不行的。俄高经报告上说,进口替代是一个长期的工业再投资过程。但是现在利率那么高,民营企业拿不到投资。关税是加了,但是替代的有限,一些重要工业品还得从外面买。于是,进一步抬高了产品生产和流通成本。一个例子就是,俄罗斯舆论骂拉达汽车,把汽车关税搞上去,结果自己车又烂又贵。在土耳其的拉达,竟然只是俄罗斯本土的1/2。

6,民生隐患增加。俄罗斯有3000多万人拿养老金的,相当于全国20%左右的人口。尽管战争以来,俄罗斯平均工资上涨了20%,但是物价也跟着涨了。这些无法工作的退休人员,退休金又不能涨,实际上的财富是缩水的。同时,军队和军工部门在任何部门都跟老百姓争夺资源。比如,俄罗斯很多地区是没有供暖的,同时耐火砖也缺,因此许多老百姓和前线军人冬天只能烧木柴取暖。烧煤会把铁皮炉子烧化了,所以依赖木材。耐火砖的炉子买不起。国防部采购木材,给钱大方又爽快。毕竟木材在俄罗斯值不了几个钱。后果就是老百姓取暖的木材价格涨了16%,穷人就惨了。

俄罗斯普通老百姓的收入不高,如果食品,能源,电力,药品价格压不住,那么民生出现问题是肯定的,好在这帮人是老同志,对政权影响不大,可以苦一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普京政府采取什么策略呢?要经济软着陆,把GDP增长率压下去。也就意味着,俄罗斯在2025年,军工订单减少,从而压低政府支出,压低军工企业工人工资,进而控制通胀,然后再央行降息。军工订单减少,也就意味着俄罗斯没有能力进攻了。

所以,普京想媾和,是实话。

俄罗斯“强力集团+经济寡头”的政治模式,手心手背都是肉,既不能压制能源企业,也不能限制金融寡头,还不能全面动员,妥协媾和是唯一出路了。但是,俄罗斯在战场上又没有把乌克兰打趴下。川普和欧洲不着急,乌克兰也不着急,而普京政府真的着急了。这么一来,川普和欧洲的谈判优势就大了。只要欧洲给乌克兰买单,川普就不再追求迅速压制乌克兰谈判。因为不是美国出的钱,川普无所谓,对内也不算食言。要是川普立刻马上压制乌克兰停战,要么他是克伯格鼹鼠,要么他想拿诺贝尔和平奖,而且是想疯了那种。

俄罗斯当前的实践,又给我们上了一课,提供了宝贵价值。中央政府一定要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天然垄断部门和金融业控制在自己手里。企业大了,跟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企业命运跟国运高度绑定,就一定要讲政治。国家控股,可能低效,但是很难背叛。而且这个政治是要保障民生和国家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政治,而不是富豪和高官的政治。同时,让资本讲政治,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逻辑操作,所以代表人民利益的国资要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最差也是效率低下,但肉烂锅里。

我国成功之处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意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