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即将过去,你今年「认真过」的一件事是什么?
今年最认真的事,应该就是给老家政府编了个小册子。
三月,县人大开24年文化工作调度会,把我薅了过去,本来以为就是凑数,没成想到地方一看座次就感觉有事,果不其然,九个任务分给了俩半,其中一个叫《古今历史地图集》。
散了会,领导开小窗拉我过去私聊,烟都点上了:这项工作难度很大,但意义非凡,以前咱们这儿没人做过,估计以后除了你也不会有人做,政协史志办、社科联那边,县里市里我都问了,没人敢接,像我们这种老家伙肯定也是做不来,你回去拉个单子,看看需要什么东西,需要协调哪些部门,该去拜访的咱去拜访,该找的咱们找,可有一点,六个月,你得弄完。
有一种革命年代被领导委以重任打阻击战的使命感。
那就干吧,先拉单子,把这本图集的大致框架构思好,第一部分是什么,第二部分是什么,每部分需要哪些地图,这些地图哪些我有哪些我没有,没有的应该哪个部门有,如果他们也没有怎么办。方案做好领导一看,提出个问题:光有图不行,得加上注释文字,这张图的怎么回事,出自哪儿,作者是谁,跟咱们县什么关系,你得加上。
工作量翻番。
最终在六月,把最基础的工作给做完了——所有的地图弄成了一个大文件夹,200多个G,包罗万象啥都有,然后开始分类、写作。第一部分是县里的历史沿革,上古时代咋回事、属于哪个部哪个州,夏商周时期有什么方国、 封国,春秋属谁战国属谁,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不同时期分别属于哪个省道司郡路府州县,哪年区划产生过变更,哪年县废了,哪年县改名了,哪年升置了一个州,等等等等,都要考虑到。图也好找,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和《山东省历史地图集》交互补充,前者有统一朝代,后者有五代之类的分裂时期。但两本图都没做的朝代怎么办?比如新莽,比如隋末群雄,得了,自己画一个补上吧,总不能这段历史跳开了不写吧?
然后是古旧地图,宋元时期的,明清时期的,各种古地图上涉及到我们这儿的,都要找到原图的电子版,然后再扩大看细节,再根据细节去写这张图能留给我们的信息。麻烦的地方在于,有的直到名字的图我没有,有的图我有但我不知道这图的名字,还有一部分海外绘制的,比如朝鲜那边绘制的中国地图,则是连作者、时间、版次等信息一概不知,最重要的,如果有遗漏怎么办?那就得广泛涉猎,把各种各地汇编的古地图的书籍几乎翻了个遍,许我没找到,不许我不知道。
但是在近现代地图这儿,还是出纰漏了——近现代的地图实在太多了,比如民国,各家印制地图的到底出过多少种地图集、单页地图,谁也说不清,也没有研究论文之类的用来参考,我自己查阅资料的时候整理的问题感觉都能发论文了也没搜集齐,以至于最后都印出来了又找到了一个版本的民国分省地图。
还有一种图是保密乃至绝密的,就是清末和民国时期绘制的大比例尺军用地图,二十万的、十万的、五万的那种,这种图最操蛋的地方在于它在大陆之外的地区是解密了的,但之内不好找,比如有个1968年台湾当局伪国防部情报参谋次长室印制的一比五万的军用地图,这套图是美国人帮着做的,精确度大概是这样:
能具体到村庄,而且村庄有没有寨墙、是包砖的还是夯土的,道路是单车道还是双车道,是硬质路面还是土路,河流是常年有水还是季节河流,都有标注。这图台湾那边公开了,但咱们这边就不好找,我手里有几张但是不全,于是只好联系那边的老师,讨了份全套的材料。跟这类似的还有39年制版、47年复制的一比五万山东省陆测地形图,这图网上就有资源,随便下载,但问题是武装部那帮人看了之后直嘬牙花子表示这玩意肯定涉密,虽然它是个民国时期的老图,你自己下载、使用都没事,但真要是上级查问起来就一堆问题,我凑你们玩的太大了溜了溜了别说我们参与过。
好在档案馆的同志们非常配合,清库存一样几乎把所有的地图资料翻了个遍,“哎这里有个这样的图……哦你已经有了”“我凑居然还有这个时间的地图吗?哦你也有了”“这个我听都没听说过哎我日为啥你的电子版这么清晰?”233333但最终还是发现了县里很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老地图,主要是46年之后的,尤其是50年代行政区划变动异常频繁的时代,三两年区划归属、辖区就要变一遍,能找到这种时代的地图简直太不容易了,比如这个1956年的地图。
其实这种老图还好说,毕竟大致方向知道,接下来的专题图就有点儿费劲了,比如军事战争图、教育文化、水文水利之类的,我们这种平原小县不是交通要道,在古代没那么多可歌可泣的战争,能排得上台面的也就是李存勖当年在我们这儿跟后梁一场恶战,然后南下灭了后梁。可是抗日战争不能不提啊,我们这里是冀鲁豫边区的驻地,抗日战争时期我们这儿一大堆战役,但问题就来了——几乎找不到一张正确的、完整的展示我们这儿抗战历史的地图。有人说《中国抗日战争史历史地图集》里肯定有啊,是,我没你知道的晚,但它没有。37年范筑先坚守黄河北岸死不撤退,和八路军合作创建游击队,并在徐州会战期间组织兵力反攻济南,这事涉及到我们县了,稍靠前的37年12月日本人追击撤退的29军从我们这儿过并在观城县打了一仗,进城之后屠杀了一百五十多人,稍靠后的38年范筑先战死后我们这儿沦陷,按理说这事你得放一张当时的抗日形势图吧?没有,或者叫有但我没找到。革命纪念馆、展览馆里的图错误百出,放还不如不放。
然后有人给我说了一个方向:日本人的军用地图。
日本人当初在侵华的时候是有一种月报性质的地图的,每个月一张或多张,他们情报掌握的中国军队驻扎在哪儿、主官是谁、大概兵力都有标注,可能会提供一些价值。然后:
嘿!
就这样,磕磕绊绊到9月初,基本上弄出来了初稿,地图、文字、排版都差不多了,所需的就是挑错和找茬,因为保不齐哪里就有个错字之类的。每回去汇报进度的时候,负责其他项目比如照片集、诗话的一堆人给挑刺,这不行那不行,这里得调那里得改,结果该我汇报地图进度的时候投屏让大家参谋参谋这图怎么样那篇文怎么样,会议室里一片死寂,然后传出“挺好挺好你看着来”的声音……最紧张的九月份,基本上我每天的作息就是随时睡觉,睡醒了爬起来写文字、核对地图,困了定好闹钟倒头就睡,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起来接着干,饿了去弄点儿吃的,没黑没夜的,五点钟的鸟叫我听到不知道多少回。
10月,交付。
正八开240*340尺寸,全册六斤半,给大领导送去的时候我说“我们编成了一本小册子”,然后掏出来咣当砸桌子上了233333唯一可惜就是没书号,这种图没办法正式出版,或者说正式出版的费用不是我们这种小地方衙门能负担得起的,所以只好走一种内部读物的方式,不予公开售卖流通,相当于存档了。交付之后的那几天我觉得很累,只想睡觉,整个人萎靡不振,想吃肉,想吃辣的,不想睁眼……
好在国图没嫌弃我们。
再这么认真,大概就是现在在做的洪武地图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