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与大陆的生活观念有什么不同?
我在台湾生活了2个月,说几句可能很多人不爱听的大实话。
2016年第一次踩点台北
那儿的人礼貌得让人心情舒畅,整个城市就像是被精心调教过的,处处有着“优雅”。
你知道吗,在台湾,好像每个人的面部肌肉都特别发达,尤其是那笑肌!你还没开口,服务人员就已经在那儿笑得跟什么似的,就差没直接把你带到目的地了。
连路人都不甘落后,问路不仅会给你指路,遇到不知道的还能帮你查手机或拉旁边的行人一起解决。
记得有次晚上我在圆山饭店附近迷了路,一个等公交的小哥放弃了他的公交车,而且陪我一起坐捷运,直到安全送我到目的地。这服务,简直比五星级还五星级!
在台湾,“谢谢”是必须挂在嘴边的,连呼吸都伴随着感谢的声音。那几天下来,我都习惯性地开始对所有人说谢谢了,感觉自己也温柔了好多!
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礼貌热情也有消退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每次回去,那份热情都在逐渐减少!
尤其是后来几次去台湾的时候,遇到的药妆店店员,夜市小贩的耐心明显不如初次!
有一次在迪化街,一个买家问药材产地,店主居然带着一丝轻蔑说“大陆啊,不然还能哪里”。
那语气,哎,让人有点小心塞!
还有次跟一位台湾朋友聊天,她用了一些成语,原以为我听不懂。我告诉他能听懂,他惊讶地说,“原来你们那边也这样说啊。”
我内心是有些悲哀——我们原本就是文化共根,有什么听不懂的呢?
但说到守规矩,台湾人真的是一等一的守规矩大师,地铁排队、公交博爱座,处处有着高效秩序。
记得有一次,我提着大行李在台北搭大巴,自觉地排在了队伍的最前面。
大巴来了,我放完行李回头一看,那整齐的队伍还在老老实实地排着,等着我先上车,那一刻,我差点以为自己穿越了,这尊重,这秩序!让人感动!
台湾的风貌
台北的道路并不宽,但机车如同城市的血管,密密麻麻!小巧灵活的机车,在缓解交通压力上确实有一套。
走在台北的大街小巷,你会感觉这城市的脉搏在嗡嗡作响。市区那些繁华的地带,给人一种小城市的亲切感,那干净整洁的街道又看着出不凡的城市管理水平。
信义区是台北的现代化窗口,那里高楼林立,大街宽敞,是台北人引以为傲的现代城市代表。不过,咱大陆的三线城市早就见怪不怪了!这种场景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台湾的经济发展盛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以很多建筑还保留着那个时代的风格。加上这边是地震多发区,高楼大厦自然也少一些。不过,正是这些时代的印记,赋予了台北一种别样的历史韵味吧!
说到台北,有那么一种说法,觉得其比不上大陆的一些二线城市。
可你知道吗?评价一个城市是否发达,单凭那些耸立的高楼大厦是远远不够的!台北的建筑年岁稍长,但老不等于过时。这边的城市规划,可是把人放在了心尖尖上。
如果你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台北的城市建设以人为本,带有生活气息人情味,教育、养老、医疗、人文等方面的成就,光靠旅游是难以全面感受的!
别说大变样了,这里的建筑,多数还是私人的老房子。屋主不点头,谁都没辙!所以你看,台北的改变不是那种三两天就能见到的。其实,这也挺好,至少有种“岁月静好,我们不打扰”的味道!
来,咱们再说说台北的干净。
你可别小看这点,穿着小白鞋在台北市走上半个月,回头一看,鞋还是那么的亮,让人不禁想起那句“走遍天下鞋不脏”。
在公交站台等车,公交车来来往往,你都找不到尘土飞扬的景象。这种干净,部分得益于四面环海的自然条件!这样的干净,也让人心情都好了不少。
说到城市的细节,台北可是做得挺到位。
比如公共卫生间,你在香港可能得到处奔波才能找到一个,但在台北,是随处可见。而且,台北的商场女卫生间里那镜子,亲切得很,可以让你贴得很近,方便补妆,对于爱美的人来说,简直是贴心到家。
到了晚上,台北的夜市就开始热闹起来!西门町那边,一到夜里就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从小吃摊到大型游乐场,应有尽有,那繁华也不输给香港或澳门。
在这里,大陆游客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亲切感,那些熟悉的语言,文化的共鸣,连路牌上的名字都让人倍感亲近!
保留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台北,到处都是仁义礼智信的教育,从小到大的熏陶让这城市多了几分书卷气。街道的名字,比如忠孝、信义、和平,不就是我们中华文化底蕴么?
曾经,我们沉浸在港台的音乐和电影中,现在,大陆的电视剧,综艺也开始在台湾街头巷尾流行起来。
记得我在西门町看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巨幅海报,旁边的小吃摊还在播放《刚好遇见你》,那一刻,真有种“原来我们这么近”的感觉。
讲真,谈到台湾的日子,那真是个甜酸苦辣都有的大杂烩!
首先得吐槽一下,台湾的最低时薪,168台币一个小时,折合人民币差不多38块钱。
你想啊,如果哪位朋友天天标准八小时,一个月干个22天,这月薪6797人民币。要是肯加加班,一天搞个10小时,月头儿上个26天,那月入才能挣个一万块。
这数字,听着还行,但别忘了,这是蹭蹭蹭加班的结果啊!
现在咱们聊聊买菜。
在台湾,买菜不是按斤卖的,而是来个200克、300克的,搞得你每次都感觉自己是在做化学实验。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喜欢吃各种各样的蔬菜,或者觉得这样买着便宜。
像我这种,每次都问菜多少钱一斤,然后买个一两斤的,在台湾简直是异类。
水果蔬菜的价格也是挺呛人的。水果大概70到80台币一斤,差不多16、17块人民币。四季豆这玩意儿,有时候能卖到120到150台币一斤,27到30块人民币,听着都觉得钱包在发抖!
但有趣的是,家里做饭能省钱,很多人还是去“吃到饱”的自助餐厅。花个100人民币,能吃到各种进口牛肉、羊肉、海鲜,还有哈根达斯冰淇淋,吃得你怀疑人生。
真不知道这是奢侈还是实惠,反正比家里炒个菜划算多了。
说说台北市的房价
那可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一般住宅价格在60到100万台币。按他们那坪数来算,大约4.5万到8万人民币每平米。要是豪宅那就更别提了,价格天高云淡!
台北市是个热闹地方,但如果你去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这些地方,房价就亲民多了,大概只有台北的六七折。
再聊聊台湾的社会风俗
那些从大陆嫁到台湾的“陆配”,大概有40万人,有时候感觉被看不起,本地人有时对她们不太友好,自以为是的态度不少!说实话,大陆现在哪里差了?甚至条件更好!
至于老年生活,台湾的老人觉得把孩子养大就算完成任务了,他们的晚年生活是想干嘛就干嘛,尽量不给子女添麻烦!
这和大陆的老一辈想尽办法帮忙照顾孙子的情况不远。看来,有的人生活得潇洒,有的则忙碌不已。
这不,我都开始理解台湾老人的想法了,成年后的孩子就应该自己担起责任,父母也该享受自己的晚年!
在台湾,养娃这件事
得先从找保姆说起,你以为随便找个人就能带娃?哪有那么简单!
这边的保姆得像上大学一样,去专门的培训机构攻读育儿学位——学习怎么应对宝宝厌奶、了解点儿医学常识。
学完了还得考试,及格拿证后才能正式上岗!不是有证就能行,得是政府认证的那种,保证了才能让你心安理得地把宝贝托付出去。
大多数父母是这样操作的:
早上把孩子送到保姆家,下班再把孩子接回来。一个保姆通常同时照看一到三个小家伙。
如果你雇个保姆到家里来,那花费可不是小数目,除了高昂的人工费,还得给保姆配个房间!
想来想去,多数人还是把孩子送去保姆那儿。
带娃真不轻松,工作一天已经够累的了!回家还得全身心投入家庭。
年轻父母们说,他们不怕辛苦,就怕小家伙一不小心感冒!小宝宝体质弱,一遇到天气一变,就容易生病。
好在这边看病不贵,挂个号才50台币,其它的大部分费用也不用自己掏,除非需要特别的进口药物。
等孩子两岁了,就可以送去幼稚园了!
这边的幼稚园分公立和私立。公立的便宜,但得靠运气抽签入读,而且下午四点就放学了。
私立的贵一些,每月费用最少也得2000元,不过他们可以照顾到六点。要是你晚了,超过六点接孩子,那可得额外掏钱!
台湾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不过,小学一到三年级只上半天,中午12点放学。因此,安亲班就应运而生,帮助忙碌的双职工家庭照顾孩子!
安亲班不仅接孩子,还辅导完成家庭作业。晚上家长只需接孩子回家,检查作业,签个名确认即可!
九年义务教育本身是免费的,可是安亲班的费用可不低,一个月最便宜的也要1000多块人民币。若是还想让孩子参加额外的英语、数学补习班,那花费就更高了!
这样看来,在台湾养育孩子的花费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幸好,如果家庭经济条件真的很困难,还可以申请政府的贫困援助,至少在资金上能得到些许缓解。
总之,台湾养娃的经济负担不小,但看在孩子可爱的份上,大家还是乐此不疲,毕竟,谁叫是我们的小宝贝呢?教育养育,口袋瘪点,心里却是满满的幸福骄傲。
在台湾,考试不是勾选ABCD那么简单。
这边的考试有等级划分,A代表你可能是小神童,D则意味着你可能需要多复习一下。
台湾的孩子从初中升高中不只靠考试,还得看你平时怎么表现!这不仅仅是说你的考试成绩,还包括你在学校的全面表现,比如你有没有参加社团,做过公益没,还有你的出勤率等等。
这些都算分,考试成绩只占了总分的三分之一,其余的得看你平时怎么表现。
这就意味着,做父母的除了得督促你学习,还得关注你是否足够活跃和有责任感,这是在一起培养孩子的同时考验父母的管教能力!
台湾人在公共场合讲话都很小声,怕打扰到别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他们的教育方式对礼貌的重视。
在台湾,丢东西还能找回来的几率比较高,因为有所谓的“侵占罪”。这意味着捡到不是你的东西不还,那就是非法占有了!
所以,捡到东西最好还是还给人家,否则你会因为一个不小心而触犯法律。台湾人对此非常认真,街上难得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或随地吐痰。
遛狗的人也会随手清理狗狗的排泄物,确保不会污染环境。
不过,和内地比起来,台湾在一些方面还是不太方便。我们出门一个手机就能搞定一切,台湾这边还得随身带着现金。在一些高科技应用上,台湾的确落后了一些!
长期住在台湾,你会发现生活节奏没有我们那么紧张,看起来更悠闲,生活质量也更被重视,很适合退休生活!台湾人的性格比较稳重,不那么急躁,竞争也没那么激烈,因此,社会的整体进步速度不如大陆快。
说到最后
台湾的日子,甜的时候甜,苦的时候苦,总归是五味杂陈!
每个人的生活哲学不同,不过不管在哪儿,知足常乐嘛,这不是挺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