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以后有钱了要去巴哈马看看,巴哈马有那么好吗?
巴哈马,亲历1对1服务,各种真实体验令人一辈子难忘。
如果你是个厨师,或者已经把工作抛在脑后,准备过着那种只有在电视广告里才会出现的退休生活,那么巴哈马就是你的梦想之地。
对于来自国内的退休人来说,巴哈马就是度假养老的好地方。
别担心语言障碍,更不用担心在岛屿上迷路,因为这里的旅游就像定制版的“小保姆”,会有专门的导游陪着你。
她们通晓多国语言,学识渊博,能带你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一对一的服务,在别的地方可遇而不可求!
若是你是个厨艺高超的大厨,那你在巴哈马简直能赚得金山银山!因为当地人对中国美食情有独钟,只要你愿意大显身手炒锅技巧,就能让你成为当地的饮食界明星。
我自己就有幸在巴哈马拿骚的港口逗留了几天,那里的每一餐都让我发现,这里是个中国厨师能大展拳脚的地方,也是退休生活的选择之一。
当我第一次踏上拿骚的港口,我马上被这的美景震撼了!
这是我去过的100多个国家中,唯一一个能在码头就能看到海底的地方。
清澈的海水让人可以数得清楚水下的鱼儿。
我们的船刚一靠岸,当地的引航员和海关人员就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欢迎我们,临走时还每人发了一张地图,并留下了联系方式,让我们在遇到任何问题时可以随时找到他们。
更让人兴奋的是,海关给我们的登陆证居然允许在这停留整整30天!与美国只给我们5天停留的吝啬相比,巴哈马的慷慨简直让人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从港口到市中心只有一路之隔,出了港口过马路就能融入当地的市井生活。
对于喜欢探索的船员们来说,这简直是完美的安排。
巴哈马的气候是真正的度假天堂
在阳光照耀下,这里的大海、蓝天、五彩的房屋,一幅迷人的画卷。整个国家都处于亚热带气候带,由700多个岛屿组成,而拿骚是首都,也是这个岛国的心脏地带,生活节奏悠闲又活力。
我在巴哈马的那些天,是在夏季,气温舒适,最高不过28度,就算是冬天,温度也徘徊在20度左右,正适合逃离寒冷的北方。一年年四季都在那令人舒服的20到25度之间,连羽绒服和雪都是电视上的事情,天天都是负氧离子的健康好天气。
说来也怪,虽然环境简直好到爆表,当地人的平均寿命却只有45岁。
这可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谜题,下面让我带你一探究竟。
先聊聊这里的物价
我第一次到这里,和同事们一起逛了当地的市场,那可真是一个让海鲜爱好者狂喜的地方。
你能想象吗?一只五斤重的活龙虾才58元人民币,一条四斤重的石斑鱼只要36元,还有那个大得像足球的海螺,只要28元!
在这里,吃海鲜就像是在家门口随便摘果子一样便宜!
海鲜资源丰富得令人咋舌,龙虾占了海鲜出口的60%,也难怪这里成了许多中国大厨的天堂。
如果你曾为在东南亚的餐馆里花大价钱,只换来一顿勉强算得上中等的饭菜而感到郁闷!
那么,巴哈马拿骚会让你大吃一惊!而且是字面意义上的大吃!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一家当地餐馆花了一百多块钱吃海鲜,等于国内至少得花一千块。
谁料到,这家餐馆的大厨居然是我们中国人,那一刻,我简直感动得差点儿掉眼泪,原来在这遥远的岛国,还能吃到如此家乡的味道!
不过,海鲜便宜是一回事,这里的其他东西就贵得吓人了,尤其是那些全靠进口的商品。
在超市里,猪肉一公斤15元还算可以,羊肉一公斤60元,但那些蔬菜和水果就真的是天价了。
西红柿一公斤竟要50元,柑橘45元,一个西瓜49元。椰子虽然在街头随处可见,几乎不要钱,但市场上卖的椰子才2元一个。
还有当地的手工艺品,价格美丽得让人难以置信。一个精雕细琢的大象只要10元,一个手工雕刻的人偶仅需6元。
巴哈马的饮食
在巴哈马拿骚,美食如云,环境优雅得不像话!我和我的同事们有一回漫步在美食一条街上,每家餐馆门口都挂着诱人的美食照片,看得我们一个个都饿了。
当我们无意间路过一家别墅式餐馆,看到门口广告的海鲜自助,决定进去尝一尝。
这家餐馆背靠着沙滩,面朝着蔚蓝大海,吹着海风,吃着新鲜海鲜,美哉!而且你猜怎么着?
这顿丰盛的海鲜自助竟然不到一百元。说实话,这样的价格在国内的海鲜餐馆里,可能连个海鲜汤都喝不到。
来聊聊巴哈马的海螺沙拉吧。
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尝试的凉拌海鲜沙拉,主料是大块的海螺肉。
海螺在经过紫外线杀菌后被剁碎,与新鲜西红柿、菠萝等水果混合,再撒上一些当地的香料,比如桂皮和八角。
香料的加入神奇地去除了所有的腥味,让人第一口下去就无法停止!
还有那道酱香龙虾,简直是别有洞天。因为菜单上的一堆高大上的专业术语我是看不懂的,我就随便点了这道。
龙虾经过高温烹煮,切开后淋上当地特制的枫香松露酱,加上香叶和柠檬汁。
吃起来,你会觉得这龙虾仿佛还在活蹦乱跳,让我一口气吃了三只,感觉还意犹未尽。
说说莫克卡德卡马劳,这名字是我瞎翻译的,大意是用巴西对虾和椰奶做成的一道佳肴。
巴西对虾巨大无比,每只有半斤重,搭配特制的椰奶和香料一起炖煮,飘散出的香气足以让整条街的人流口水。
这道菜虽然是自助形式,但最好是现点现做,保持食材的新鲜和美味。
巴哈马的生活
巴哈马,听起来就像是个天堂,对吧?阳光、沙滩、海浪,还有那不穿长袖的日子。但你知道吗?
这个看似乌托邦的地方,人们平均只活到45岁!是的,你没听错,四十五。为什么呢?
原因之一是这里的“性福”生活!巴哈马有许多红灯区,虽然不像欧洲那样显眼,但艾滋病在这儿却相当流行。
但别担心,绝大多数来这儿的游客或者定居者都对那些地方不感兴趣。
他们来这是为了美食和环境,不是为了找麻烦!
讲真,巴哈马的环境确实一流。
全国高山都不要,全是丘陵,最高点勉强离海平面60多米,想爬山的话,可能得带着梯子。
不论你是本地人还是外国来客,大家都体验着大自然的恩赐。想象一下,每天只工作八小时,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去海边嬉水,或者和家人一起大快朵颐。或者,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一家人划着小船出海,感受钓鱼的乐趣。
特别是当地的女人,真的很会享受生活。周末的时候,她们穿上比基尼,带着孩子在沙滩上晒太阳,享受慵懒的周末时光。
生活在这样的地方,谁还愿意呆在家里呢?
这里每天都有大型邮轮和各种船只停靠,游客们一下船就能和当地人打成一片。
你可以和但都热吻一起拍照留念,或者雇个当地导游,体验一次正宗的巴哈马文化之旅。路边导游很友好,不会带你上当受骗,因为这里的人素质普遍较高。
巴哈马的旅游业也非常发达,基本上支撑起了半个国家的经济!大多数当地人,工作都和旅游业挂钩。
我有次和一个当地的导游聊天,人家非常热情,虽然没有小费文化,但服务得好,你会情不自禁地想给点小费。
巴哈马的收入
巴哈马的居民收入在西部国家里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墨西哥。
普通的导游月收入能达到9000元人民币,餐饮服务员大约8000元。如果是中国大厨过来,月薪能达到30000元人民币,这可是在海鲜自助餐吃到饱的时候听来的内幕哦。
而这里的渔民,收入更是让人眼红!普通渔民一年能挣到50万元人民币,有大型捕捞船的,年收入能达到180万元。
看来,抛网捕鱼不仅能捕到鱼,还能捕到金子啊!
如果你以为海员的生活就是航海冒险,那你得见识一下巴哈马的引航员,简直是海上的白领精英。
记得那次,我们的船长在船上和一个引航员聊天,一聊到月薪,才知道人家月入12万元人民币。
更有趣的是,引航员还是个从美国跑来的移民,看来美国梦换了个地方继续。
巴哈马历史上先是印第安人的天下,后来黑人成了多数。但到了20世纪,全世界的眼光都投向了这个小岛,连中国商人也没能免俗,都想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分一杯羹。
当然了,我们这些海上的工作人员知道,这里的货物大多从欧美和日本来,你说国际化不国际化?
巴哈马是投资者的好地方。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一些诱人政策,营商环境好到不行。
治安问题?政府把它看得比什么都重,目标就是让每个踏上这片土地的外国人都能安心地把钱花在这里。
所以,游客愿意来这里放松,全世界的商人也纷纷拿着钱过来开工厂。
机智的商人大发其财,主要靠的是这的免税政策。把半成品运来加工,然后再出口到美洲的其他地方,从中赚取可观的利润。
来,看看还有哪些巴哈马的小秘密:
- 这边的生活节奏慢得像乌龟爬,当地人生活的主旨就是享受,大部分居民是黑人,希望在这里体验天堂般的气候和低税负。
- 教育也不错,从小学到中学,都有免费的公立教育。巴哈马大学还吸引了不少外国学生。
- 医疗体系健全,但这里的艾滋病问题让人头疼。政府正在努力控制,希望能给居民们多几年好活。
- 对于退休的全球游客来说,这里是好地方。英语作为通用语,交流毫无障碍。别担心语言问题,住久了自然就会。我见过的很多中国人在这里做生意,证明了这里的国际化程度。
说到最后
总巴哈马是个适合投资的地方,更是个适合晒太阳、晒月亮、晒寂寞的地方。
只是,记得远离那些不该去的地方,别让“性福”生活变成“性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