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樊振东退出世界排名事件结果,让很多人感觉价值观崩塌了?

发布时间:
2025-01-05 18:24
阅读量:
3

1、从十佳运动员说起

巴黎奥运会上国乒包揽全部金牌,在年度十佳运动员评选中,必然要有一席。按理说,最有实力的竞争者,第一是陈梦、第二是樊振东。因为手握单打冠军和团体冠军不能成为十佳很难服众,更何况陈梦的单打冠军是蝉联,而樊振东独守国门、鏖战张本,更是超燃荡气!

最后,十佳的结果却是马龙,这就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了!

马龙虽是队长,但自巴奥周期开始基本退居二线。在国乒男队中,樊振东凭战绩、素质、国际知名度,27岁的年龄,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核心、领军,接马龙的班是理所当然且众望所归。

但樊振东接不了班,因为他不是被选定的“接班人”。

那个“被选定的接班人”是谁呢?是王楚钦。

王为什么是“接班人”而樊不是,就不去考证了;但王的成长实在太慢!近四年来国际、洲际大赛成绩乏善可陈;本来寄希望他巴奥夺冠接班马龙,可又止步32强。

阴谋一下,王重点研究的应该是张本,因为张本最可能阻挡樊,与王争夺冠军。

如果樊打进决赛对阵王,王不怕,因为届时国乒一定会想方设法“说服”樊顾全大局,甚至不排除用盘外招。

唯一没想到的是,王难堪大任,意外翻船。

另外女队那边,陈决赛对阵孙前或许就被“说服”了一番,因为钦定的女队的“接班人”是孙。

这也就解释了巴奥后,陈、樊不仅得不到应有的荣誉表彰,反而被有组织地网暴、声讨、谩骂。

2、WTT的作用

女队还好办。孙颖莎战绩足够,陈梦岁数摆在那里,新周期陈退孙上已是定局。

男队就难了!

巴奥前,樊如日中天、王望尘莫及,只好用马龙挡住樊,盼着王尽快成长;

巴奥后,马龙不退就太难看了!但为防止樊上位,就必须要樊也同时退,给王让路。

于是WTT规则就被拿了出来,强制推行。樊要么服从,成为WTT捞钱的工具;要么不堪忍受,自己退出。

3、12月31日的上海之夜

樊果然退出,给王让开了道路;但王要宣誓“加冕”,还有个大短板、大障碍,就是严重缺乏服众的战绩。

如果等到2025年新赛季开始,王获得大赛好成绩后再加冕,一来时间有点儿长,恐迟则生变;二来,如果王再整出个“32”,岂不是机关算尽一场空!

此时,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最近的比赛中打败樊。

于是,这个不起眼的乒超赛事、这场团体半决赛中的相遇,就被赋予了极大的象征意义。

为确保王战胜樊,全部力量都被调动起来!

例如调国家队教练组指导王,让樊的教练指导王。临阵磨枪也好、考前恶补也罢,甚至群策群力查找软肋也在所不惜。

这些还只是战术、战法层面的“正招”。

其他招数就更多了,包括但不限于:

通过樊的老领导、老教练做工作;压上海俱乐部;通过家人、朋友、熟人递话;反复找樊谈WTT,扰乱他的情绪等。

这是一场有计划、有组织的动员,是政治任务。搞不好上海的那个夜晚,相关领导就在现场督阵。

樊在这种重重围剿之下,被搞得身心俱疲、不胜其烦!他不能赢,因为很多身边人的名誉、利益、地位,甚至未来的职业生涯等都与樊的表现绑定在一起了。

4、兵法云:攻心为上!

以没良心攻有良心,以利欲心攻击事业心,则无往而不利。

你有追求吗?有自尊吗?有牵挂吗?有道德底线吗?只要你有任何一项,你就有弱点,就可以被利用、被打击、被伤害。

樊是个有心之人,他有牵挂、有温度、有节操,不会做出偏激举动而牵连身边的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拿起拍子、站在那里,输掉这场必须输的比赛。

运动场上,尤其类似乒乓球这种对抗性极强的体育项目,选手的心理压力很大,而身经百战、脱颖而出的高手都早熟,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大心脏。

樊16岁就参加国际大赛,他的一块块大赛金牌,都是从巅峰期的马龙、张继科、王浩等手里硬抠出的,11年完成超级全满贯,多次力挽狂澜守护国家荣誉,实力固然超群,心理素质更绝非常人的27岁所能比。

樊在上海之夜做出了让步,一场小比赛、个人小荣辱,樊的顾全大局,保住了很多人的体面。

5、最后说几句

樊振东是个极其聪明的人,能看懂周围的是是非非;如今也不是那个时代,可选择的人生道路有很多。相信凭他的智慧与能力,做什么都能出彩。

倒是王楚钦比较难,被强行推到最前沿,承担起与自己能力、素质尚不匹配的重任。

与樊相比,王在技术上有强项有弱点,缺少厚重感;心理上有起伏有波动,是个20多岁普通男孩的样子。

希望樊的退让,能给王多一点儿信心,在万千宠爱中保持清醒,尽快完善自己;实在不行也不要勉强,退一步海阔天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