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安卓手机用了那么多年的挖孔屏和药丸屏,却想不出「灵动岛」这样的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1-05 15:49
阅读量:
3

好的设计是有目的性的,而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的。

Android这边逻辑上就是尝试各种玩法,让用户觉得产品一直在变,让用户觉得厂商一直很努力!比如Android玩了这么多年的曲面屏,是不是各种角度的宣传都玩遍了,然后呢?如今近乎一水的直屏。在此之前,每年都会有不少话题鞭尸苹果没能力做曲面屏!

苹果能设计出灵动岛,那是因为苹果的产品迭代一直都是有着长远规划的,更是因为你看到的灵动岛背后,是系统全方位的适配,以及无数app的适配支持。换一个Android手机可以很容易模仿灵动岛的硬件外观,却很难真正灵动起来。灵动依赖的是系统和软件层面巨大的投入,这部分成本是很难直接体现给用户看的。反而是直接升级一点内存,给大一点的存储空间,可以更直观的吹给用户听!

你说折叠伞是好设计还是烂设计?你说是好设计,那我告诉你,折叠伞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伞骨折叠的地方很容易漏雨!外面下暴雨,伞下下小雨。而如果你说是烂设计,那我告诉你,折叠伞确实可以大幅减少空间占用,携带也更方便。

再比如,你说折叠屏手机是好设计还是烂设计?你要说他是好设计,那我告诉你,折痕真的没办法无视,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折痕更会越发严重。更不用说,你折叠屏的屏幕还能有多强的耐摔耐磨能力呢?

所以吧?很多东西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好坏优劣可以衡量的,很多设计也从来都是一定技术限制下权衡利弊之后的取舍罢了!

如果你觉得灵动岛设计不好,那么像样的产品到底在哪里呢?

有兴趣不妨看看大厂近期的UI更新,是不是都很懂灵动岛和实时活动的价值呢?


成年人的世界不是凭努力分配,而是要看效用的啊!

努力和追求,也是要讲技术和成本的啊!

折叠屏玩了五六年了,为什么折痕还那么明显?为什么折痕部分手指触摸的凹凸感依然强烈?边框交接部分更是直接硌手?为什么铰链最起码的180度无死角悬停都做不到?

Android智能手表也玩了这么多年了,为什么基本的60fps动画切换都基本没有,Android手机那都144Hz刷新了啊!这些手表的屏幕亮度又有多高呢?难不成手表都在室内用呢?

Android平板咋不支持外接6K显示器呢?不是号称生产力吗?为什么不支持同时前台运行8个app,不是小窗多app玩的很溜吗?

为什么不和iPad Pro跑的分呢?

不讲技术,不讲逻辑,不讲成本,不讲效用,光说努力有何用?难不成你为别人的努力买单?

你看下面这个概念机,再完全去掉黑边,大概就是苹果追求的真全面屏了!很显然,即便是苹果这种不缺钱,不缺“技术”,不缺想象力的公司,它当下也拿不出这一样的手机!

这是我手上的iPhone 15 Pro,是不是已经有点那个意思了呢!

但是如果纯粹从观看的视觉角度来说,苹果倒是已经有了这样的产品,只不过那玩意叫Apple Vision Pro!


排除技术因素和量产成本以外,真正好的设计其实就是确定的!有什么理由变来变去呢?

哪怕是到了今天,iPhone的整体设计依然是延续了2017年iPhone X的设计!如果你今天看到iPhone 15系列觉得设计还不错,那么基本就可以认为苹果早在2017年就已经找到了最优设计了!

而时至今日,2017年的iPhone X就已经有了的R角设计,也基本没有其它厂商玩得起呀!你以为Android外观变来变去,是真的不知道R角的优势吗?


到如今的灵动岛,软硬件R角早就玩得炉火纯青了!注意iPhone四个角的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UI!没有硬件的R角,软件怎么学怎么尴尬!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iPhone的刘海屏也不怎么样啊!是的,这就说到我最开始提到的技术因素了!

iPhone未来理想的状态,必然是真全面屏,超窄边框。但是量产这样的iPhone,需要技术迭代,也需要量产工艺的改进。

当年苹果在iPhone X这么个小刘海里面实现的东西,可谓是满满的黑科技!这里面塞进去的元器件一定可以惊艳到你,从左到右,红外相机,泛光照明器,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扬声器,麦克风,前置摄像头,以及点阵投影仪。

用户每次拿起iPhone,会有30000多个红外点打到脸上。通过读取这些点就可以绘制脸部的深度图和2D红外图像,而这些数据则被用来创建一个2D图像和深度图序列,在进行数字签名以后,最终会被发到安全隔区验证。

当然,这些点正常是看不到的。但是如果是晚上使用Face ID,稍微注意一下刘海屏,其实是可以看到有小红点的。

而至今苹果依然坚持不移到屏下的摄像头,愣是让iPhone成就了极致的自拍能力。总听说Android手机各种后置拍摄牛掰,可是前置自拍却基本干不过iPhone这个12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啊!

更不用说iPhone前置摄像头一样可以Apple ProRAW、Apple ProRes、4K 60fps杜比视界HDR视频拍摄了吧!

而什么叫技术进步呢?或者说什么叫技术驱动产品开发呢?

第一代iPhone X用上了Face ID人脸解锁模块,迭代了一代以后,iPhone XR就用上了Face ID模块!

iPhone 11的Face ID人脸解锁依赖A13的神经网络引擎提升,解锁速度直接提升30%!

iPhone 12以后机型直接支持了戴着口罩的人脸解锁,而且还是支付级别的,本质上就是可以依赖更小的人脸区域采集更多的特征点实现人脸识别!

从iPhone 13开始,已经做到把听筒上移至边框下方,缩小了刘海的尺寸。是的,这里的进步仅仅是让刘海变小!而iPhone 13这一代的听筒开孔其实还是比较明显的。

到了iPhone 14那一代,听筒开口已经很小很小了。

而iPhone 14 Pro更是把环境光传感器移到了屏幕下方,造就了更小的灵动岛。这玩意吧?真正用上了,就知道有多好用了。随着大量的app适配,如今灵动岛是真的相当灵动了啊!


iPhone 15 Pro系列的边框呢?是不是已经小的很不可思议呢?而且四边等宽,还是手感媲美曲面屏的2.5D超瓷晶面板。

而Face ID人脸解锁的安全性嘛?即便是和苹果自家的Touch ID指纹解锁相比,那也是50倍的安全性啊!

反观Android这边,这些年从背部指纹识别到侧边按钮指纹识别,再到屏下指纹识别,安全性到底是降低了还是提升了呢?更不用说,你要使用Android手机的第一个动作实际上是这样的,得先解锁,而iPhone可是从兜里拿出来就玩。

而少部分屏下摄像头的手机,前置拍摄的效果就不用多说了吧!

当然,我并不是要评价谁好谁坏,而是想单纯聊聊大家做事方式上的区别。苹果这边一直都有着长期的规划,有一个确定的产品进化路线图,技术达不到的咱就先不做,老老实实做技术研发,技术成熟了再应用到产品上。这叫啥?这就叫技术驱动设计,技术驱动产品创新!比如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

比如灵动岛交互。

而Android这边,很多时候都是先立一个Flag在那,然后玩了命的往上靠。比如就是要做120Hz高刷,就算是显示一张静态图片也要120Hz刷新,就算GPU压根没能力8ms、16ms渲染一幅画面,也一样8ms刷新一次屏幕。

高刷屏、5G网络带来功耗增加怎么办?加大电池呀!电池大了充电速度跟不上怎么办?做超级快充呀!超级快充机身发热严重咋办?做一个可选的充电模式甩锅给用户选择呀!

这叫啥?这叫水多加面,面多加水!想到哪做到哪!做不到的就各种妥协!妥协过分了咱就推倒重来!比如,刘海屏的新款Android手机!再比如,越来越直屏化的Android曲面屏手机!


Latest Answers

iPhone 16和iPhone 16 Pro硬核对比!看看哪一个才更值得买!


2024年苹果手表 Apple Watch选购攻略,一次性选到最合适的智能手表。材质、尺寸、表带、款型、蜂窝网、续航、防水,所有的纠结都有答案哈!


2024年iPad购买攻略,超详细解读不同型号到底有什么区别?


苹果电脑M1/M2/M3/M4芯片全面解读,Apple Silicon M系列芯片终极篇!


2024年苹果电脑MacBook Pro M3/M3 Pro/M3 Max选购指南,尺寸、芯片、内存、存储空间选购建议一应俱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