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乡村教师》碳基联盟为什么这么弱智?
发布时间:
2025-01-05 15:47
阅读量:
3
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老师问班里所有的学生,有没有复习上节课要求的知识点,所有学生都回答复习了。那么老师想要快速检验是不是学生们是不是真的巩固好知识点,最简单的办法是怎样做?
直接问班里的优等生?不行,因为他们极有可能复习好了。
问班里的差生?不行,因为他们有可能没复习。
最简单的做法是,在除了优等生和差生以外的所有同学里,随机抽一个幸运的小可爱回答问题。
——————
其实在小说里,大刘进行了戏剧性处理:
来自太空的生命检测波束落到了亚洲大陆靠南一些的一点上,波束在地面上形成了一个约五千米的圆形。如果是在白天,用肉眼有可能觉察到波束的存在,因为当波束到达时,在它的覆盖范围内,一切无生命的物体都将变成透明状态。现在它覆盖的中国西北的这片山区,那些黄土山在观察者的眼里将如同水晶的山脉,阳光在这些山脉中折射,将是一幅十分奇异壮观的景象,观察者还会看到脚下的大地也变成深不可测的深渊;而被波束判断为有生命的物体则保持原状态不变,人、树木和草在这水晶世界中显得格外清晰醒目。但这效应只持续半秒钟,这期间检测波束完成初始化,之后一切恢复原状。观察者肯定会认为自己产生了一瞬间的幻觉。而现在,这里正是深夜,自然难以觉察到什么了。
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
在后面的文明测试中,小孩们通过测试之后,碳基文明认为地球是应该被保护的文明,而进一步的调查才发现地球的发展比想象中要高。
“天啊!这颗行星上的文明不是3C级,是5B级!!”看着蓝84210号舰从一千光年之外发回的检测报告,参议员惊呼起来。
人类城市的摩天大楼群的影像在旗舰上方的太空中显现。
“他们已经开始使用核能,并用化学推进方式进入太空,甚至已登上了他们所在行星的卫星。”
所以实际的情况是,碳基文明赶时间要炸路,就对有生命反应的地球进行一轮简单的测试。碳基文明分不开哪些是地球生命中的优等生、哪些是地球生命中的差生,那就全员随机抽一个地方的成员来测试,结果很戏剧性地抽到了刚刚学完最后一课的山村学生们。他们学进了老师教导的内容,并因此避免了地球被当作无价值的文明行星而毁灭。
——————
我个人的理解是,对于如果刚好抽到不懂所有这些测试题的人,地球确实会被毁灭。碳基文明不会因为要测试的文明在某一个点上非常强大,而认为这个文明就有价值。
我觉得这一点其实反映的是大刘的愿望:文明发展的成果应该惠及所有人。
不然这样的文明毁灭掉算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