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俄39旅一名雅库特士兵与乌军近身肉搏的视频?

发布时间:
2025-01-05 15:22
阅读量:
4

这可能是我近几年感受最震撼的一次视频。

首先是两个人殊死搏斗的那段视频。

里面淋漓尽现了人类的兽性。

从枪战,到拐角的不期而遇,抬手推开了对方的枪,两人开始了白刃战。

镜头对面的俄军反应慢了一点,没有立刻拔出刀,导致不得不空手搏斗。

墙角的两人不期而遇,枪被推起,白刃战的开始。

但处于弱势的俄军,率先扑倒了拔刀的乌军士兵,并用牙齿死死咬住对方一只手,

他用一只手果断握住了敌人正捅刺自己的刀刃,不让身体受到致命伤害。

事后他说自己当时中了三刀,但因为手握住刀刃,都不深。
但手也受了严重的伤。(两根手指几乎被割断)

俄军握住对方刀刃,俩人争夺匕首

然后用腾出的那只手摸索到一块尖利的石块,插入对方眼睛,让对方因疼痛松开刀,夺刀反杀。

说起来快,实际俩人搏斗了大约五分钟。

两个人在视频最后,还曾经有一些对话。

然后,因为好奇,我去找了这个幸存战士的采访。

想看看他们俄语那部分在互相说什么。

在采访中,他描述自己夺下刀后,第一刀没能击中对方要害,第二刀插入了对方的颈椎部位,

乌军士兵感觉到无法控制身体,放松了下来,但此时意识清醒,还能说话。

他感受到已经无能为力,在生命最后和和俄国士兵说:

“就这样了兄弟。你已经杀死我了。放开吧。请让我和天空、和妈妈告别。”

这位俄军士兵听到后,虽然此时已经身中数刀,半个耳朵也没了,浑身失血。

但也在确定对方没有反抗能力后,松开了握刀的手,离开了他身上。

作为回应,这位乌军士兵在称赞对方是一位“强大的战士”。并在对天空、母亲告别后,说“谢谢”。

然后,俄军做了他该做的事情。

为了降低对方的痛苦,他拉开了一颗敌人携带的手榴弹,放在了乌军的防弹衣里。

“降低痛苦”是俄军采访的说法。
乌军的说法是他有2个战友在房子里被对方手榴弹炸死。

对方感知到了他在做什么,在他离开前,低声说“再见”。

他也回应对方,转身时说:“再见兄弟。”

手榴弹响,画面剧烈震动。为这次搏斗画上了句号。

后来的采访中,他描述自己还回去补了三枪,以免对方还在痛苦。

他谈到,自己从小被教导,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底线的人性。

而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哪怕这种人性的体现只是抑制住搏斗中的本能,没有痛下杀手。

留给对方了几秒,体面的告别,平静离开。

但他们俩依旧在哪怕最兽性的部分中,保持着一点近乎人性的克制。

这在小说或视频里里好像很容易,

但在刚经历一次生死白刃战后,身负伤口面对着几秒前还要杀死自己的敌人,

大部分人可能根本控制不住情绪,会疯狂宣泄所有怒火,很久才能平静。

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情绪激动下会对死人还继续输出。

不长的视频,前面几分钟是人变为野兽的兽性搏斗。

枪械对射,白刃亮起,血肉翻飞。

牙齿、石块、拳头、匕首,

两人用尽一切手段希望致对方于死命。

他们抢夺的那把刀的仿制品

当胜负已分,心脏仍在狂跳,肾上腺素带来的血压还没消退,

两个人又已经回归了基本的人性,

控制住本能,给敌人留下最后的尊严。

在视频里,他们操着相同的语言,称呼彼此为“兄弟”,提醒着观众他们曾经是一个国家的人民。

在死亡降临前他称赞对方的技术,平静告别,迎接处决。

像极了我们在书里才会看到的,古代战场上对手间的礼仪。

在现代文明社会,也只能战场中,能看到这样让人感到战栗的人性演绎。

上次看有这种感觉,还是在看《三体》小说时。

但那毕竟只是小说。

而这不是电脑游戏里的赛手风度,不是小说里的冷酷装逼。

能亲眼目的,真的很震撼,心中五味杂陈。

最后的感觉就是:

1.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太重要了,同室操戈是最可怕的事情。

2.如果一定要战斗,很庆幸我们掌握着先进的武器,白刃战真的很残酷。

3.感激老一辈,把最艰苦的那些仗都打赢了。很多电影里描写的战斗,原来因为过审的原因,还不如真实的战争更残酷。

本文参考视频如下:
只有部分大意的俄文现场的视频俄军士兵接受的采访(中文字幕)
关注也说,阅读更多有趣的思想。
目前国内的经济到底是属于什么状况呢?枪击特朗普的枪手是个什么水平?当年石油工人可以“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为什么现在年轻人连996都不愿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