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还没结婚的你会着急吗?

发布时间:
2025-01-03 17:54
阅读量:
10

一点都不着急。

着急的那些人,明显就是没有被社会毒打过。

我从25岁开始,身边就陆陆续续有人结婚了。到了28岁的时候,这群结婚的人,已经开始生一胎,二胎了。

到了30岁后,他们的工作,生活已经趋于稳定了。接下来就可以安心的打拼生活了。

在外人看来,这样的生活真是令人羡慕,有老婆孩子热炕头,自己也有干劲。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没人会把自己丑陋不堪的一面暴露出来。

对婚姻特别向往,特别着急的那一波人,对婚姻的“滤镜”特别的厚。原因在于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深入了解婚姻的真实面貌。

像是一个很奇怪的点:身边的人,无论是父母还是长辈,哪怕他们的婚姻再怎么的不幸,他们都热衷于催婚。

明明自己婚姻不幸福,还要小辈进入婚姻?真不知道是把自己当傻瓜了还是把年轻人当傻子了。

眼前“千真万确”的案例不看,非要吃你给他画的大饼?人家不吃,你还逼着人家吃?

就像网友说的:地上有黄金你不去捡?婚姻真有那么好,用得着你催?我还不百米冲刺就怕自己跑慢了赶不上了。

如今的年轻人之所以不结婚,就是看的太明白了。画再多的饼都没用,还不如身边的真实例子来的好使。但凡父母恩爱,亲朋好友婚姻幸福,他们也不至于迟迟不肯进入婚姻。

幸福总是极少数,不幸总是大多数。低结婚率的背后还有扶摇直上的离婚率。说明即便是短暂的将就和妥协,婚姻依然无法长久。

有人说,婚姻是需要冲动的。一旦理性回归,这婚必然结不了。

但是有的人就是能一直人间清醒,你想让他冲动也冲动不了,更别说让他着急了。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婚姻的真实面貌,他知道婚姻里大多数都是一地鸡毛的生活。

像是我那些朋友,无论是刚结婚的还是结婚多年的,幸福是有的,但不幸福总是大多数。根本原因在于:对婚姻有太高的期待。

把人生的所有希望都放在婚姻的期待里。把婚姻或者伴侣看成解决自身生存问题的药方。

婚前没解决的问题,婚后就好了,婚后没解决的问题,生了娃就好了。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还叠加了更多的问题,再多的幸福也被后来的不幸释稀完了。

后来终于发现:原来婚姻不能帮自己解决任何问题。婚姻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避风港”。一旦坐上这艘船,无论是面临“暴风疾雨”还是“摇摇欲坠”的危机,自己都得承担。

如果你有更多的资源,有足够的经济基础,那么婚后无论面临怎样的危机,你都能有更多的选择,不至于让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悲惨境地。

让我觉得庆幸的是,这个道理我明白的很早。因为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了。我对婚姻没有期待,自然谈不上着急。

当别人催婚的时候,我在想:如果你不能负责我的人生,那么我就没必要听你的。

因为自己的人生只能自己负责,父母不能帮你负责,丈夫不能帮你负责,孩子也不能为你负责。

那些催婚的人,在你面前画画饼,增加一下你的焦虑,拍拍屁股就走了。当婚后你遇到困境,挫折的时候,连他们的人影都看不到。

有的人就是早早明白了这个道理。

先把自己活明白了再进入婚姻,自己没活明白的结果只能是依附别人过活,不是靠丈夫,就是靠孩子。不是嫌弃丈夫没能力就是不断的鸡娃,一旦丈夫孩子不如自己意,就觉得自己一整个人生失败了。

男性也一样的,没把自己活明白就匆忙进入婚姻,找了一个不爱自己的女人,累死累活也得不到女人的疼惜,最后成为婚姻里的“工具人”。

这样的人能把婚姻经营好吗,不过是让自己的后代重复自己的悲剧罢了。

只看到婚姻的“蝇头小利”却忽略了婚姻本来就需要长期维系,这就是大多数人婚姻失败的原因。

仅仅靠激情/义务是无法维系婚姻长久的。能让婚姻长久的必定是两个人的势均力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很好,我也不差,我不需要依附你,你也不需要活的太用力,你理解我,我理解你,两个人步伐一致,共同抵抗生活风险。

为什么经济基础好的人婚姻生活也特别和谐。因为金钱帮他们抵御了大部分的风险与危机。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所有问题都被金钱覆盖了。

而经济基础不好的人,生活中一丁点小事都能刺激两个人敏感的神经,从而把金钱的压力转移到对方无能的攻击上。

一个扎心的事实就是:工作稳定,朝九晚五,双休,双方父母社保齐全的这部分人,是最早步入婚姻的,也是幸福指数最高的(身边案例)。

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有足够的条件抵御婚后的风险,早结婚一定比晚结婚好。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面临未来太多的不确定性,如果没有很好的资源可以给自己的未来“托底”,那么对于婚姻的态度他们一定是谨慎的。

因为幸运是极少数,而不幸是大多数。规避更多“不幸”的发生,其实也相当于“幸运”。

明知道自己没有结婚的欲望,明知道自己并不具备“结婚”的条件,还是进入了婚姻,这就是不幸的开始。

越是看清社会底层的真相,对待婚姻就越没有期待,越不会着急。

所以,面对大龄未婚,着急是没用的。想想自己的工作稳定了吗,收入提高了吗,父母的社保安排了吗,自己心智成熟了吗,能当一名合格的配偶与父母了吗?

婚姻还是先积攒对抗未来风险的能力后再考虑吧。毕竟一个人都过不好,更别说两个人,两个人都过不好,更别说四个人。

当你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其实有没有婚姻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你有了不婚的底气和抵抗未来风险的实力。

婚姻不再是你的必选项。


更新。

这篇文章并没有叫大家不结婚的意思,我只是希望大家面对婚姻大事,要慎重,不要儿戏,更不要着急。

因为越着急越容易被骗。

像是网上一些被骗彩礼,被骗婚的负面新闻背后都有一对着急的父母。

觉得自己的子女大龄未婚不值钱了,没人要了,像是完成任务般的匆匆忙忙找人介绍,来不及考察人品,家庭背景,就直接三件套(领证,订婚,结婚),结婚后才发现被人骗了,可钱都被搜刮完了。

还有一些听了父母说:超过25岁就没人要了,匆匆忙忙的就嫁了,结果到了35岁离婚还带着个娃。

咱就是说,万一婚姻失败,父母能否帮你承担这些后果?不能承担的话,这些后果是不是得你自己一个人承担?

为什么有些人宁愿受尽委屈都不离婚,因为离婚她就无家可归了,比起25岁后没人要,更可怕的是35岁离异带娃无家可归。父母除了让你一味忍让,啥都帮不了你。

婚姻之所以要慎重,不能着急,是因为一旦失败,我们承受不起失败的代价。所以我们谨慎一点,保守一点有什么不对的吗?这就被冠上“眼光高”“看不清自己”的罪名了?

我在想,如果不是父母催婚的话,这些年的离婚率也不至于那么高。如今的结婚率/生育率压根就不是90后的主场,是50后/60后的主场。

你问问你自己到底是真的想结婚还是因为迫于压力想结婚,你到底是真想结婚还只是想利用结婚解决某些问题?

对婚姻有期待是好事。但是不要盲目自信乐观,要基于现实。

多看看底层的生活,多看看身边人真实的婚姻生活。看多了,你自然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

当然我也不反对有些人选择婚姻,因为我说了,结婚幸福的人是有的,但我不敢保证自己会是幸运的那一个。我只是希望自己心智能更成熟一些,经济基础更稳固一些,从而能做出更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罢了。

父母不能负责你的人生,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也不能负责你的人生,我也不能负责你的人生。能为你人生负责的只有你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最佳选择就是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