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存不下钱?
我爸特别会算账。
假设我收入5000,房租2000,我爸就会算:
那你一个月应该至少存2000,一年就该存24000。
你吃饭一顿10块钱嘛,一天就是30,一个月就是900,我给你多算点,一个月1000够了吧?
那你不就是存2000?一年不是24000?
我反问他:
那我上班不用通勤吗?电话费网费不要钱吗?
那他又说,那就一个月给你算500嘛,这样你一个月存1500,一年就是18000。
我又问他:
那我住的房子没有物业费吗?没有电费、水费、燃气费吗?
他又说,那给你一个月再减200嘛,这样你一个月存1300,一年就是15600。
我又问他:
那我不用洗脸、洗澡、洗衣服吗?不用买清洁用品、生活用品吗?
那他又说,那就再给你算一年一千够了吧?这样你一年就是14600。
我又问他:
那我不用买衣服买鞋买内衣内裤吗?不用换手机、换电脑、耳机吗?
那他又说,那就一年再给你算3000吧,这样你一年就是11600。
我又问他:
那我没有社会活动吗?不用跟朋友吃饭喝酒聊天打牌吗?
那他又说,那就一年再给你算1500吧,1600好了,这样你一年就是10000。
我又问他:
那我不用回家吗?回家不用给你们买东西吗?
他不说了。
所以我让我妈跟我爸说我都是5k一个月。
这样他就觉得我生活已经很难了。
————————————————————这是房租到底要不要2k的分割线
唉!
我就不明白,为啥总纠结5k的收入,租不租2k的房子呢?
我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
很多家长认为月薪3k,一年就应该最起码存3w。。。
而这是不现实的。
就如同,我列举的10块钱一顿的饭,现在在城里已经很难很难实现了,除了早饭。
而且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开支。
月薪5k也不一定是到手5k。有些人月薪5.5k到手5k,有些人月薪6k,到手5k,有些人月薪7k到手5k。
另外,有些岗位也不是每个月都有5k,可能这个月3.5k,下个月就6k。
还有可能生病了,请了病假,扣了钱,不仅到手不到5k,还要给医药费。
一年到头还是要回一下家吧?
偶尔可能还是要出去走走,社交一下吧?
手机、电脑可能还是要换一下吧?
都是钱呀。。。
父母辈很喜欢算,算完然后问:为啥我们以前能存到钱,你们不行?
因为他们大概率不用交房租、不用几个小时的通勤、不用回家、不点外卖、不用交学费去学新技能,甚至不用买电脑、买手机。(我周围的朋友的父母的电子产品基本上都是孩子在买)
曾经他们也辛苦过,也觉得钱难挣过,但是人一旦走过了,很多细节就忘了。
就像我们有时候也不明白,为什么钱就不见了呢?然后拉开账单一看,发现其实也没掉也没怎么花。。。
——————————————————————这首老有人纠结我的列举的问题的分割线
首先:
我收入不是5k,月租不是2000。
我只是举个例子。
每个人都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生活压力不同,因人而异,OK?
比如有些人吃家里住家里,通勤就是走路,工资就是给自己零花的;而有些人虽然也住家里吃家里,但是每个月要交生活费和住宿费给父母,两者就算工资一样存钱不一样不是很正常么?
比如有些人家很近,回去时间还少,是不是回家的费用就少了?而有些人家在一两千公里以外,一年就算回去一次,回家的费用都不少了!
比如有些人说自己公司包吃包住,所以能存到钱,那很好呀!
但是有很多公司不包呀!别人就是要租房呀、要吃饭呀、要通勤呀!
比如有些人的公司要发生活用品或者给购物卡,那他们就不用另外给钱去购置生活用品,这也很好呀,但是生活中不只是都是这样的公司呀!
有些人社交费用很高,还有点小爱好,所以这一部分费用就是会上升!
有些人可能还有车有房,得还房贷车贷,扣了这些啥也不是。
有些人可能身体不好,今年去做了个手术,住了院,所以这方面费用会上升。
大家都在社会求生存,出门就是钱,住在家里躺着不动也是钱。
很多人说:
你看父母就能存钱!
我妈最不喜欢城里的一点就是:一根葱一根蒜都要钱!
我要是回老家,我一个月也花不到几个钱呀~
一千块可以买900斤水稻,打600斤米,我一个人能吃两年。门口种一块地的菜,养两只鸡,一年给我一万块,我能把自己养得好好的,甚至我还能存几千。
可是在城里呢,租房子要钱,那一万块说不定都不够给房租的。
就算全款买的房子,你还得每个月给物业费呢,有些新房子,要是你为了以后一家人住的,那1万块说不定都不够物业费。
这就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存不下来钱的原因呀。
我不知道为啥有这么多人不能理解。
我们在城市里就是啥都TM的要钱!可懂?
有人说:那你出去社交、消费的那部分钱可以存起来呀!你自己做饭就省钱了呀!你穿得便宜点、护肤品用得便宜点就省钱了呀!
亲,我不是在讨论年轻人是不是完全存不下来钱,OK?
我是在说:
老一辈眼中的5000的薪资能存4000,这样的存钱水平我们这些年轻人达不到!
另外还需要说一点的是:
我们的父母辈,尤其是已经30岁以上的年轻人的父母,他们在20多岁的时候,大概率是不用交什么税、不用交什么公积金、不用交社保的,社保制度开始真正执行是从九几年才开始的,全覆盖的社保制度是从零几年之后去了。
而他们现在退休了,他们也不需要交公积金了,也不需要交社保了,也不需要交税了。
所以,不管是他们当年还是他们现在,他们都可以说:我100块的工资,我能存80。
而你说不定100块的工资,你到手就没80。当然你跟父母说的是到手工资的除外。
我妈每次听我说我交税,她都要骂人,因为她不明白为啥我挣这么点钱,还要交这么多税(对她来说挺多,其实不多 )。
至于对于以前是农民工或者农民的父母来说,他们就更不理解了。
我爸妈以前也是农民工,他们在工地上大多是住工地、工地有食堂或者附近有专门为农民工提供餐食的盒饭店,便宜、量大、管饱。
工资年结甚至几年结一次,平时都吃老本或者在工资里面预支,能不存下来钱吗?
去城市工厂打工的人也是一样。恰巧我以前去工厂干过暑假工。工厂管吃管住还发洗衣粉工作服,两个月工资1800,我干完暑假工买完回去的车票钱还能剩1500。
有些在校小朋友可能会认为,我在学校一个月1500的生活费都能省下来300块,我毕业后一个月5000块,我就算浪费一点我不得一个月存4000?
想多了,只要你在大一点的城市里,只要你不吃住家里或者有人帮你解决,你一个月大概率就存不下来3500。
——————————————————————这是感叹人类脑回路千奇百怪的分割线
————————————————————————这是不得不承认是我狭隘了的分割线
看到一个网友的评论,说我列举的消费太浪费了。于是我给他做了以下回复:
然后他给我回了两段话,其中一段话的大致意思是:
我列举的这些就像普通人听见:明星说自己最穷的时候卡里只有一千万一样。
另一段话的大致意思是:
我列举的这些都不是生活所必须的,对真正的穷人来说这些都太奢侈了。
我?????
我!!!!!
好吧~_~,好吧~,好吧!
我的错,一个有固定收入且想要存钱的穷人,洗澡洗脸洗衣服洗头用卫生巾都是奢侈的消费,用纸巾擦屁股也是,就应该用毛巾或者破布擦了再洗干净凉着,晾干了再用(我早上跟我老公说的时候,我老公说的不用纸可以这样搞,省钱,我打呼有道理!),买衣服裤子鞋子袜子内衣内裤都是奢侈的消费,即便在拼多多上买来必须要穿的也不行,也是奢侈的消费,因为我列举的预算就不是能买得起几百块的衣服的预算;用手机电脑耳机电风扇就更奢侈了!老板要给我打电话发微信发钉钉发邮件让我写报告画图做方案,那我。。。我也不知道我能怎么办,如果是下班时间就坐公共交通去公司吧,如果是半夜就走路去公司吧,毕竟这些都不用了,那打车肯定更不行。如果去出差,借借同事的用吧,如果一个人出差,那。。。借客户的用吧。要不然总不能让我去网吧吧?!
至于社交,穷人还社什么交呀!请什么同事喝杯奶茶呀!同学来了吃什么串串呀!下班就天天在家做家务或者看书(捡的或者二手书店买的估计才行,新书多贵)或者躺着睡觉好了,毕竟也没手机电脑,就算有也不应该奢侈的开通网络。为了防止有人说那你可以去兼职呀!我决定先回答:
兼职不用手机电脑上找吗?现在大多数兼职都要在手机电脑上微信发消息通知,你都没手机也没电脑,怎么兼职?就算你去人才市场找,找完了人家得手机通知你去吧?结果你没手机,那你怎么知道你自己被录用了?当然你也可以用老式棒棒机,诺基亚你值得拥有。
得,是我考虑不周。
我以为一个普通的家庭条件很一般的年轻人,一个不超前消费也不浪费的年轻人,应该有还算安全的住所、干净整洁合适的衣着、吃饱穿暖的生活、正常的人际关系、基本的社会生活工作工具,为了这些而付出的消费用品应该算必需品。
合着这些算奢侈品。。。。
我的错,网友散了吧,我举例太不合适了!
我举例是一个奢侈的举例,不适合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