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米造车,花销并不巨大?
主要原因在雷军组建的这个核心团队够好
汽车这行水很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不是真懂的话,就很容易像纯真少女进了渣男群,每天上一当,当当不一样。几亿几亿的交学费。几个新势力都有这个问题,李想的团队不怎么懂硬件研发,第一款车造出来了才知道这玩意儿根本拿不到上市销售的资质,全交学费了。小鹏的团队不怎么懂供应链,下属当着他的面贪污,他都看不出来。这也是交学费。蔚来应该也交了不少,但很多信息没披露出来。
雷军这个团队凑得比较整齐,他本人是比较少见的对研发体系非常了解的董事长,从金山到小米,对操作系统研发、应用软件研发、数码硬件研发都非常懂,这种董事长非常少见。我印象里只有余承东有这么强的研发背景。小米还挖来了吉利研究院的院长,这位对国内外的多套研发体系都非常清楚,这就避开了大量的坑,省了一大笔钱和时间
雷军自己还很懂营销,同时小米已经是国民品牌,小米汽车不需要从零开始做营销,这又省了一大笔。
小米自身的供应链很强,跟芯片、屏幕这些关键零件的供应商的关系都很好,甚至有直接或间接的参股,这又避开很多坑。换成全新品牌的话,跟这些供应链大佬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只能被迫去用二三线的零配件,参考锤子手机
小米的生态也成熟,软件应用和硬件周边都不需要重新做,直接基于小米手机的生态就行,这样的资源全球都没有几家。
小米汽车的基础设施投入也少,不需要大量建设补能网络,这算是起步晚的好处吧,坑都让先行者趟过一遍了。现在又跟蔚来和小鹏签了合作,共享他俩的充电网络,能签这个协议是因为他们之间有深厚的投资关系
再加上这几年北汽越来越拉跨,北京这座城市急需在新能源车上出现新的龙头,从政府到媒体都是一路追捧小米。真是时来天地皆同力,不服不行
小米这团队最不熟悉的应该是生产环节,所以在产能爬坡和制造成本优化上现在还比较弱,看雷总明年怎么整合资源吧
综上所以速度快花钱少,小米汽车真是先天圣体。倒也不完全因为友商全是傻逼。期待 YU7 上市,准备冲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