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鸿蒙系统?

发布时间:
2025-01-03 17:18
阅读量:
3

小米宣布启用澎湃OS之后,很多人又开始对华为鸿蒙OS阴阳怪气。我能看懂他们字里行间的意思,无非就是想说小米宣发有啥说啥,嘲讽华为满嘴跑火车,把套壳愣说成是自研。更有甚者还对余承东进行人身攻击,话太脏我就不放出来了。


我在这里忍不住要替鸿蒙OS说两句公道话,各位可以自己去认真看下鸿蒙OS发布之初余承东的介绍,我给大家截几张图(都是媒体公开新闻稿,有据可查),我们至少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点信息:





第一、鸿蒙OS的相关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该新闻稿的发布时间为2019年),华为先做了鸿蒙内核,但还在用安卓。

第二、微内核并不是要推翻宏内核,而是与外核相互隔离,主要用途是从源头提升安全级别。

第三、形式化验证的验证目标是内核。

第四、余承东希望未来整个操作系统都使用他们的微内核。

上面这三条介绍外加一条愿景已经说得够清楚了吧?我就问哪一条是吹牛?咱们不吹不黑有一说一,鸿蒙OS论项目体量、落地速度、用户数量和反馈质量,甭说和国内友商比了,就算放到国际上那也是教科书级别的案例啊!

而且鸿蒙OS自发布之初就明确了目标,要从ASOP双框架逐步向单框架发展演进,而且必须要在此阶段中把用户的切换体感降到最低。如今几年过去了,华为日拱一卒,动作丝毫没有变形,替代框架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分阶段搭建起来。这种体量的项目涉及那么多机型、那么多用户,单就这操盘能力就值得业界敬佩。

再说自研层面,我把目前国产厂商的自研动机分为三大类,分别是:

第一、外面定做的产品终端厂商并不满意,需要自研产品满足特定需求。

第二、迫于外界压力无法通过正常途径采买产品或服务,只能自研求生。

第三、防止未来正常采买途径被切断,未雨绸缪进行自研。

就华为的业务模式而论,我认为这三点兼而有之(尤其是后两条)。华为的自研真不是营销作秀,而是客观需求,美国那边儿恨不能动用一切手段对华为赶尽杀绝,咱们总不能说那边儿一使绊子,这边儿直接关门吧?无论是麒麟还是鸿蒙,都是中国科技破局的奋力一搏,现实情况就是如此,这真没啥可黑的。

熟悉华为的朋友都知道,他们这几年真的是越来越不屑于向外界解释什么了,有时候明明已经有了成绩,却还是选择尽量低调,埋头苦干就完事儿了。但同时华为对合作伙伴又十分看重,他们甚至有非常专业的团队不停对产业链同行者输出自己的技术理念与业务方向,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认为华为的选择是正确的,对内部团队强调技术立业,对合作伙伴普及尖端理念,对广大用户手拿产品说话。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不同厂商操作系统的发展,华为的鸿蒙OS是这样,小米的澎湃OS亦如此。轻信乐子人阴阳怪气,陷入情绪化分析问题无异于给自己制造信息茧房。

余承东说希望未来鸿蒙内核可以替代Linux等所有内核,这目标时至今日听起来仍然颇显宏大,以至于很多人根本不以为意。但我们不妨回想一下早年间麒麟芯片最初面世时大部分人持什么态度呢?如今再看是不是沧海桑田?

顶着外界强压破土而出发芽开花,在质疑与诋毁声中汲取养分不断成长,这是大时代下华为的宿命,也是中国科技新力量崛起的序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