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家庭一到过年就吵架?
猪肉白菜炖粉条大家伙基本都吃过吧? 那如果是里面加了蘑菇木耳丸子排骨豆腐土豆冬瓜茄子以及北方冬天大部分的菜,无论荤素,各位吃过吗,如果有人觉得这不就是大乱炖吗很下饭很香的,那我再加点炸馒头麻花油饼,另外灶台上的调味品百分之八十以上都会放,我是指盐和糖,胡椒面和花椒粉,酱油和醋,加起来放锅里,各位吃过吗? 我吃过,或者说每年都吃 我姥姥,小县城里没啥文化的妇女,那个年代多半都是这么过来的,但她喜欢说…
多家餐企放下身段卖「穷鬼套餐」却越卖越亏,为何降价这招不灵了?餐企的破局方向在哪?
知道啥叫穷鬼套餐吗? 河北八线小县城,饭店炒菜一般家常菜肉菜30元一盘,比如鱼香肉丝,凉拌菜素菜大概20元一盘。 地处工业区,最近比较忙,没时间做饭,就去门口两三家小吃糊弄一下。 面条,10元管饱,就是北方常吃的凉面,西红柿鸡蛋卤、炸酱、茄子、土豆、肉丁卤、花椒油、芝麻酱、黄瓜豆芽豆角子。 馒头、大饼、米饭、自助炒菜,10元管饱,一般是5热一凉,就是我上面说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一个土豆丸子、一个西红柿炒菜…
为什么中国有很多家庭父母与子女关系最后都成为了彼此的仇人呢?
01最近,有这样一条视频,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一位妈妈,晒出了自己做的一锅白菜炒饭,配上苦情催泪的背景音乐,文案是这样的: “儿子一天在学校吃饭花30多,买20多一杯的奶茶,我们两个老的在家吃剩白菜炒饭。” 她的本意,不知道是不是想通过反差对比,来营造出“ 孩子吃香喝辣,做父母的只能吃糠咽菜”的氛围。然而,评论区的风向,却没有站在她那边,而是充满了各种嘲讽: “那就别让他上学了,仨人一起在家吃剩饭。” …
有人工资卡转账额度被降到 500 元,多家银行回应称是反诈措施,银行如何在反诈和便利性之间做到平衡?
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 一个女子坐在银行柜台前崩溃了, 1、说为什么转帐要限她额,5000块一天,她转几十万要转多少天? 2、转帐限额为什么不通知她,为什么不经过她同意,这是不是她的钱? 3、既然你们解决不了,那她取钱不犯法吧,全部取出来,为什么不给她取? 4、这么大银行,这点钱还没有吗? 视频中银行人员隔着玻璃说话听不清,女人愤怒委曲音量大,但还是非常有条理。根本的问题,存在银行的钱,是银行的还是储户的。 不…
多家银行调整个人账户非柜面交易限额,这反映了什么趋势或现象?
那些吐槽国内银行的,不说100%,起码也有99%没在国外长期生活过,没用过国外银行。 但凡用过不难发现,之所以阴阳怪气的多,就是被国内银行惯的。 拿美国举例。 我来哈佛访问这半年,开过三个户,HSBC,BOA和Chase。 其中后两个在东海岸可以算是top2了,HSBC号称布局全球,存个几十万变成卓越账户,汇款就没有手续费了。 先说HSBC这个,我在国内就是卓越账户,客服告诉我权益世界通用,来美国可以直接开户自动就是卓越。 来了之…
多家上市公司否认煤油食用油混装,称不存在此行为,煤油罐车装的食用油到底流向了哪里?
马逆团队这次立功了。 新京报爆出油罐车拉完煤油拉食用油。 但是没有点名油罐车拉着食用油去了哪些厂家,而且还给油罐车号牌打码了。 但是,百密一疏,马逆团队成员高渐梨对视频逐帧扫描,发现打码漏帧了,并看清了罐车牌号,这个号牌还上过某博热搜。这种罐车轨迹数据联网可查,通过查询罐车轨迹,发现这辆拉完煤油拉食用油的罐车去过金龙鱼工厂。这一下就实锤了。 马逆秽土转生号睡前视频基地在某博发布了调查视频,目前播放20…
多家媒体爆料小红书开启新一轮裁员,比例或高达 20%,具体情况如何?
怎么说呢,2年前我就猜到小红书迟早要出事。当时包开的太离谱了,认识好多50w水平的朋友,小红书直接给100+。p7跳槽过去小红书甚至敢给200+。 乱开价的方式,赌的就是商业化能做好,利润能大幅度增加,那多发的工资自然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这几年国内互联网并不景气,少数做的好的,也都是靠海外市场。小红书出海做的一塌糊涂,商业化变现也依然一团糟,电商方面更加是毫无进展。 今年又打算融资或者冲IPO了,那肯定是要狠狠裁一…
为什么很多家庭里扫兴的都是妈妈?
之前看到一个故事。 说小情侣去看房。 男的说一定要有一间自己的书房,能在里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不能打扰。 然后就分手了。 女生分手的原因很简单。 在家里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意味着随时可以逃避家务。 以后孩子的日记里面就会写。 我那温文尔雅的父亲和歇斯底里的母亲。 扫兴是因为她身上的压力太大了。 要是生活一直很美好,谁愿意整天负能量满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