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举一些“曼德拉效应”的实例吗?
示字旁的“被” (虽然不算“曼德拉”,还是想强答一波) 我一直记得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反复强调过示字旁的“被”与衣补旁的“被”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被动”中的“被”(如“我被感动了”应该用示字旁),后者则指被子,与衣物有关。 但我目前问过的所有人都说没有见过示字旁的“被”,翻阅的出版资料也显示只有一种“被”,小学的手写资料早丢了找不到,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么坚定地认为有一个示字旁的“礻皮”

历史上有哪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实例?
2011年4月,奥巴马在白宫记者晚宴上纵情开涮一批人,包括作为嘉宾出席的地产大亨特朗普。 在晚宴上,奥巴马入场登台的背景音乐是“真美国人”,现场大屏幕上闪动着他的夏威夷出生证明。这是对特朗普质疑奥巴马出生地的反击,奥巴马在现场还神秘兮兮地表示自己要播放一段“50年来首次公布的自己出生视频”,结果放出来却是《狮子王》动画片里的辛巴降生。随即他表示现在没有人比特朗普更开心和自豪,因为他终于逼出了我的出生证明…